中國的崛起所代表的東方文化正逐漸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治與經濟,其所導致的摩擦與日俱增,保守與孤立主義的復辟代表著西方重商主義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取得了極大的商品經濟成果,WTO的出現,代表著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化新重商主義的巔峰時期。人類透過農業的工業化進程,石油農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豐衣足食,但也面臨過度耗損地利所產生的生態浩劫。而其過度強調金融商品的經濟模式,也在不斷發生的金融危機中逐漸僵化而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而太平洋彼岸的中國,在經歷半世紀的新重商主義的洗禮之後,就其重農主義(Physiocracy)的本質,重新詮釋了新重農主義,而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重農主義(周誠)。強調以各國自然生長的文化/政治/經濟模式為基礎,透過一帶一路與永續發展為前提,包容各族群與國家的方針,試圖透過歐亞大陸整體的互利共生創造出全新的自然經濟模式。
任何主義的演進都與時代的變遷與發展息息相關,中國崛起的背後,正是對於過度商品化的經濟的質疑與維護生態永續發展的需求。我們正在歷史的拐點上,在新重商主義漸露疲態的此時,台灣的永續發展在哪呢?值得國人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