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雄三」飛彈誤射事件,近兩天引發大陸輿論關注。《環球時報》引述大陸軍事專家李杰的說法認為,如果發生在高度戒備狀態或者在戰時,攔截超低空飛行的「雄三」就容易多了。不過,「不怕雄三打得準,就怕它打不準,偏離目標太遠而落入缺乏防空系統保護的地區。」
環球時報報導,李杰認為,一般情況下,防備巡航飛彈的突襲是個世界性難題。攔截超低空飛行的「雄三」首先難在預警上。由於大陸東南沿海沒有高山,部署在地面的雷達受地球曲面影響,無法在遠距離外探測到掠海飛行的目標。
但所謂「超低空飛彈突襲難以防備」的論點,只是針對和平時期。首先,持續空中巡邏的預警機,或預先部署的氣球載雷達,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發射的飛彈。在攔截方面,預警機提前發布的目標信息,能讓地面防空系統組織起多輪攔截,此外還能依靠戰鬥機利用中距空對空飛彈參與攔截。
由於雄三的飛行高度低,鎖定目標距離近,大陸現有的S-300、「紅旗9型」等防空系統,只能進行一次攔截,加大了攔截難度。因此,若「雄三」飛向海軍艦艇或重要戰略目標,那麼艦載「海紅旗16型」以及30毫米速射砲和保衛重要目標的近防系統,還有攔截機會。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此前報導稱,解放軍在東南沿海部署有大量S-300系列和「紅旗9型」防空系統。其中S-300PMU1和S-300PMU2,對飛機的最大射程分別達150公里和200公里,對彈道飛彈的攔截距離約在30至40公里。
據分析,要對付以3倍音速飛行的「雄三」飛彈,攔截難度介於飛機和彈道飛彈之間,S-300應能在100公里外進行第一次攔截。加上解放軍艦艇上的「海紅旗9型」防空系統,如果準備充分的話,可對高空飛行的「雄三」進行第2次至3次攔截。
因考慮到「雄三」是一種頭體不分離的飛彈,即使是只被攔截飛彈的碎片命中,基本上也可確保其失控墜毀,因此攔截的成功概率相當大。
至於有傳聞稱,此次「雄三」誤射後僅過了一秒,大陸雷達就有反應,但根據誤射點與大陸的距離,除非大陸將雷達部署在高山上,才能探測到這次發射。
不過正如網友所說,真正讓人擔心的是,「不怕雄三打得準,就怕它打不准,偏離目標太遠而落入缺乏防空系統保護的地區。」
http://udn.com/news/story/9989/1807251-%E5%8F%B0%E7%81%A3%E9%A3%9B%E5%BD%88%E8%8B%A5%E5%81%B7%E8%A5%B2-%E5%A4%A7%E9%99%B8%E5%B0%88%E5%AE%B6%EF%BC%9A%E6%9C%80%E6%80%95%E6%89%93%E4%B8%8D%E6%BA%96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