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330/37135515/
核一廢料乾貯場 恐土壤液化
若震塌污染地下水 可能危害數萬年
2016年03月30日
核一廠的一期乾貯場(圖)備受爭議無法啟用,規劃中的二期乾貯場安全性也遭質疑。資料照片
【洪敏隆、許麗珍╱台北報導】環保署環評大會今討論核一廠除役計劃環評案,最新曝光的台電環評計劃書顯示,核一除役後用過核燃料棒的存放地點、也就是第二期乾式貯存場預定地,可能有土壤液化危害風險;專家指出,如果該設施因地震塌陷,貯存用過燃料棒的鋼筒破裂,輻射物質透過地下水脈流入生態系,恐有致癌等健康危害,且鈽、鈾半衰期長,危害恐達數萬年。
--------------------------------------------------------------------------------
台電稱可工程改善
核一廠一號機預定後年十二月五日起停機、二號機隔年七月停機,並將以二十五年完成除污、拆廠等作業,除役後的大量高放射性用過核燃料棒,台電規劃在廠內興建第二期乾式貯存場暫存。
台電的環評報告指,前年進行第二期乾貯場地質調查顯示,該區域地下水位約在地表下二公尺,強震來襲時,可能激發孔隙水壓升高,產生液化。鑽孔調查進一步發現,場址具液化潛勢的範圍分布在地表至地表下三公尺內,液化區危害度是○至九點九三,但可採地盤改良等工程技術加以改善。
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說,土壤液化危害度若為○至五為低度,五至十五為中度,但這份調查卻是○至九點九三,涵蓋低度跟中度,顯示調查不夠嚴謹。
輻射防護專家、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張武修表示,貯放用過核燃料棒的場址,禁不起任何地質風險,用過的燃料棒因為經過中子照射,輻射劑量是未用過燃料棒的數萬倍,且主要元素鈽、鈾的半衰期(輻射強度減為一半所需時間)都很長,會導致骨癌、肺癌等健康危害,若因為地震或沉陷撞擊,造成貯放鋼筒破裂,無論從空氣飄散或是從地下水脈流動,影響草以及動物形成植物鏈,對民眾健康危害長久。
核一廠除役今環評
環保署指,台電核一除役採自願性二階環評,環評大會今討論是否同意,二階範疇會較一階環評更嚴謹,也會擴大公眾參與。
原能會說,台電須通過環評才會核發除役許可。台電表示,二期乾貯場若真有安全疑慮,可評估以工程技術改良或研議更換地點。
-------------------------------------------
離台北28公里
核廢料就放家裡旁邊....
沒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