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趁油價低檔時,將燃料稅隨油徵收是不是最好時機呢?

油價難得再回到歷史低檔區

如果維持固定油價,現在中油應該可以荷包滿滿,

但現在回歸市場機制,中油應該也是荷包滿滿。

是否能趁這時,中油應該大買原油(期貨or訂低價合約)

或者將燃料稅隨油徵收,使人民生活更方便公平呢?

如果這時隨油徵收,油價上調。

台灣小客車約算400萬台,燃料稅均5千。可收200億。

一台一年約耗1000公升,

約上漲5元。大家能接受嗎?

2016-02-01 10:59 發佈

kaigg wrote:
是否能趁這時,中油應該大買原油(期貨or訂低價合約)

不太可能有改變

石油又不是普通貨品
本來就訂有長期協議

不然為何油價一跌 中油跟台塑馬上巨額虧損?
就是因為存貨必須按會計原則採市價與成本孰低來認定
而這些存貨就是基於長期合約而來
不可能說嫌貴所以不要

中油最重要的任務不是賺錢 而是維持國內用油的穩定
所以不會忽然多買或少買 真多買也沒地方存放

若指的是期貨 在金融市場操作獲利也不是中油的職責
而且 若油價進一步下跌 不就完了?

國營事業要講績效沒錯
但把他當一般營利事業 希望他能多賺錢
恐怕也是不妥




kaigg wrote:
油價難得再回到歷史...(恕刪)

那一堆沒開車的為什麼也要被收燃料費?不是只有汽機車才會用到汽柴油的.
當然改變不容易,這會破壞得利者(高用油者)

但要前進,只有改變


石油當然有長期協議,不然如何穩定貨源。

但既然政府以把油價回歸市場機制,那何來穩定可言?

如你說油價一跌中油跟台塑馬上巨額虧損?那油價一漲,不就巨額獲利。
這是商人(台塑)因該要承擔的商業風險。中油(以回歸市場機制這也是商業模式),他因該也要承擔

中油最重要的任務不是賺錢 而是維持國內用油的穩定
這話說的非常好。但已回歸,就不說什麼維持的話了

使用上當然不會忽買多忽買低,要由中油去判斷,目前的市場與未來的市場情況。
不是叫你真的要買原油來放,可以用其他方式(合約、期貨)

中油使用期貨當然不是為了獲利可言,只是以現在的油價來說,他至少可以穩定油價和獲利

國營事業如果要用獲利來當績效可言,那就直接開放算了。
重點是國營事業能幫助國人什麼?

回歸重點,燃料稅隨油徵收符合使用者付費的精神,
此時拿出來討論,也是因為油價較低,這時如果能做,大家可能比較可以接受。

畢竟物價漲了,也回去不了,能在這時分批調整,相信這是一大進步。




那一堆沒開車的為什麼也要被收燃料費?不是只有汽機車才會用到汽柴油的.

沒錯,我想說的就是一堆沒開車的人,為什麼也要被收燃料費?



當然,可能怪手、船,等等等…都需要用到油。

但燃料費的用意不是在於,用多少燃料,就繳多少稅!

你買石油來燒,也沒人管你,但你燒多了就要繳多點稅。
說真的,這個問題沒有急迫性,可以等5月新總統上任,她再決定要不要這樣幹。

現任已經被罵得夠慘了,沒必要再辛苦種樹,讓後人乘涼。
美軍連茂伊島野火都不救,還指望他來臺海千里送人頭嗎?

kaigg wrote:
油價難得再回到歷史...(恕刪)


1. 法源

2. 受補貼的人的配套
(其實我覺得補貼不一定都是對的)

kaigg wrote:
油價難得再回到歷史...(恕刪)


這影響大大。很難啦。
不過樂觀其成。
建議520之後馬上改成隨油徵收,
看看物價會不會大漲,
看看基層民眾生活會不會更苦,
講再多也不信,
只有切膚之痛才會覺悟。

狗子2008 wrote:
建議520之後馬上...(恕刪)


物價不是已經漲到油價36時的水準了嗎!

現在油價19,大家有感覺物價變便宜了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