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鎖國學者、害死產業,反中資 沒專業、只抹紅

國內的IC設計龍頭聯發科被喻為「台灣之光」,聯發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誰?未來面臨哪些威脅與挑戰?和大陸紫光能夠談什麼合作?可因此得到什麼好處?有什麼風險?董事長蔡明介有百億身家在聯發科,他為什麼不怕陸資進來、IP就被偷了?明明聯發科EPS近20元,而且,已經與美國高通的競爭距離正在縮短,為什麼股價的本益比還這麼低?

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昨日一群「反對陸資來台投資IC設計」的學者們,他們真的不太清楚。

而這樣一群沒做好功課的教授們,卻發動民意來決定IC設計業的未來?把政治抹紅那一套用到專業的產業上,除了愚民之外,看不到別的。

荒謬的是,在這場要表演要發動民意、保護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記者邀請函裡面,竟然把金屬機殼廠「可成」列為IC封測廠。在教授們表達台灣IC設計不能讓陸資入股,否則人才、專利會被偷的論述裡,竟把紫光要投資的「封測大廠」矽品,也變成一家IC設計公司。

哈囉!教授們,紫光想投資的是IC封測矽品,想投資入股的是群聯,想談合作、不要再打價格戰的對象是聯發科。這些基本功課都沒做好、做足,就開記者會,恣意抹紅一些專業的問題,這種教授,不知如何為人師表、作育英才?

就在幾年前,台灣的TFT-LCD面板產業,也是被所謂的主流民意,綁住了登陸設廠的關鍵契機,失去了打敗韓國三星的機會,如今,大陸面板業趁勢崛起,還反過來用價格戰跟台灣競爭。別說投資入股、產業合作,台灣的面板業還有什麼資格,能夠和別人談這些?

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借力、使力強化國際競爭力,晶圓代工、封測皆已展開借用大陸對半導體產業的企圖心強化競爭力,做大全球生意版圖,唯獨IC設計受台灣政治選舉影響,被綁在台灣,成為台灣半導體業唯一的「囚鳥」。

套句台積電發言管道說過的話「請不諳半導體產業的學者專攻其專有領域,不要無的放矢,用輿論傷害台灣科技人長年的辛苦成果。」也請這些企圖用自己政治口水抹紅別人的教授專家們,不要再來傷害半導體產業了。

(中國時報)

.............................................................

靠鎖國台灣IC產業就可以保有競爭優勢?

當台積電、聯發科都迫不及待的想往大陸去的時候,
這些教授卻關在象牙塔裡,用自己的意識形態看世界?

大陸早就不用靠台灣的技術,
台灣卻以為大陸還是當初吳下阿蒙?
2015-12-15 16:39 發佈
現在只要看到學者發言就歸懶趴火,只會誤導。

怎不問問實際在產業界專家的意見!!!
其實看這群學者名字就知道了阿,完全不意外會有這種秀下限的記者會...
其實這篇報導點出一個"可成",我相信應該是這群教授的誤植,因為應該是"力成",這是家記憶體的封測廠..
至於這幾位教授,我真的不想點名吐槽,根本從反服貿以來一路的把自己的專業往地上踩...
我相信明年等某人強力主導通過服貿貨貿後,他們的嘴臉和說法馬上就不一樣了

vf726876 wrote:
是台灣某些支持者卻以...(恕刪)




我可以,你不可以




台北、高雄還是一堆陸客



那有什麼變,只是變不罵



明年就會理性很多了
一味限制的結果,
就是大家慢慢的往大陸新成立的公司移動,
因為在台灣賺不了錢..........

之前認識的人待在LCD Driver相關公司的,
早就都往對岸成立的設計公司移動了.

要逼我們這個產業的人全部出走的話,
就盡管多做一些限制吧,
限制越多,
出走越快.......
現在還會 "留在台灣" 的 學者。

大多都是 "剩下的"

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不意外

科科
footprints wrote:
國內的IC設計龍頭...(恕刪)


和中國合作就活的下去嗎??

中國喜歡以狼性自居,現在又在那邊裝好心裝綿羊了

中國很強大,早晚也給發展起來是沒錯,

但台灣產業平平都要死,不必自己跑到中國合作,來加速自己被中國廠商在背後捅死的機會。

紫光建議中國拒買台灣IC零組件,難不成兩岸合作個五年十年後,這招就會失效?

並不會,他一樣能用同一招恐嚇你台灣。

既然這招無論如何都管用,你何必還把自己的技術優勢乖乖的送人呢?

威脅加利誘,向來就是很容易引人踩地雷。

台灣要有活路,不如改去印度算了,人口一樣很多,內需值得期待,數理人才亦多

或許還可以聯當地資源與中國廠商一拼。

像中國這種巳開發國家,再待下去不會製造多少利潤,但同行競爭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sonynx70 wrote:
和中國合作就活的下...(恕刪)

+1 這才是重點!!

sonynx70 wrote:
和中國合作就活的下...(恕刪)


蠻好笑的,人多就市場大、就可以發展起來?
印度不是現在才人多,上個世紀人就很多了,發展基礎甚至比中國還好,怎跑到現在距離似乎沒拉近
要發展需要很多要素,印度以現在的狀況很難發展起來的,印度政府的赤字規模上升非常快,沒控制下一個出事影響比較大的會是印度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onynx70 wrote:
和中國合作就活的下...(恕刪)



在印度你確定拼的過價錢更便宜的展訊?????
印度的消費型態你了解?????
反正4年後就知道你對還是我對.....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