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1 01:23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陳欣文、呂清郎/台北報導
前7月金控自結獲利年成長前8名
15家上市櫃金控公司7月自結獲利出爐,根據金控自結前7月累計稅後盈餘,合計正式突破2,000億元大關,但年成長卻大減至個位數;法人認為,基期墊高加本業獲利動能有限是主因,以年成長居第一名的新光金控來說,前7月年成長44.88%,但扣除數十億元現金股利進帳,本業獲利僅小幅成長。
觀察前7月金控獲利,股票股利的貢獻不小,年成長率居前三大的新光、富邦、國泰金控等,都有豐厚的股利收入。
今年台股股利發放年成長達2成之上,也凸顯金控本業的獲利動能只能穩定小幅成長,不易創造更高的亮眼佳績,甚至因為連續兩年高成長後基期墊高,及一次性獲利大減,部分還出現大幅衰退的情況。
新光金控累計前7月稅後獲利70.8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44.88%,每股盈餘(EPS)0.68元;其中子公司新光人壽7月有數十億元現金股利進帳,但也趁台股回檔出售一些表現不佳的個股,大幅實現虧損,但新光金每股淨值仍維持在11元以上。
新光金子公司新壽前7月稅後獲利36.8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3.9%,獲利已有改善,帳上未實現虧損原本在首季有明顯減少,但因台股6、7月大跌,未實現虧損仍在200億元以上。另外,新台幣匯價回貶,新壽7月增提15.2億元的外匯準備金,目前帳上外匯準備金已累積達61億元。
開發金前7月累計稅後獲利62.03億元,EPS為0.42元,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開發金強調,扣除一次性獲利部份,本業續創佳績,其中子公司凱基銀行7月單月獲利5.23億元,創今年新高,主要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穩定成長,加上金融操作收益在股息挹注下明顯增加。
台新金延續年初本業穩定,前7月稅後盈餘達97.7億元,仍排名金控第5名,但受到去年底失去彰銀經營權效應,較去年衰退5.79%;合庫金前7月稅後盈餘75.77億元,EPS為0.73元。
民營金空確實績效比較好,政府還一直要推公公併是有什麼其他原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