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華爾街日報說得好!連能源都要從大陸進口,台灣廢核就是「自願變弱」

商頁周刊 專欄作家寫的一篇文章 2015/08/04

亞洲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台灣選擇脆弱」,批評台灣廢核,不知事態嚴重,由於對進口能源依存度大,容易遭到大陸脅迫。

該文直指 「幻想」可以增加昂貴、不可靠的再生能源,取代占台灣能源比重18%的核能。另外,也提到日、韓增加核能占電力生產比重,台灣卻是東亞唯一放棄核能的國家。

在此同時,工業總會發表產業政策白皮書,警告台灣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呼籲新領導人明確說明能源政策,否則未來產業只能「告別台灣」。

工總表示,世界各國都在推動「再工業化」,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台灣既不要核電又不要燃煤,但沒有想未來電從哪裡來,「在公平正義的大帽子下,大家都只強調分配,沒有人在意生產。」

另外,上周金門和福建簽訂供水合約,預計2017年實現。這會讓台灣經濟更加依賴大陸,未來可能還會建輸電、輸油管,這代表我們未來連最基本經濟要素,都必須依靠中國大陸。

綠色的台灣是否能解決分配問題?首先我們需了解這是世界問題,非台灣獨有,但卻被政治化。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灣各政治領袖如今都寧走「大眾歡迎但短視」的路線

台灣投資環境不好,產業轉型不佳,所以企業出走。由於大部分人還是要「上班」,當工作少,薪水一定不好。

台灣創業環境也不好,多半停留在小吃形式的傳統經濟,所以需要創新。創新可能導致「創業」,但創新不會提高傳統「就業」,只會削減。

=======================================================================================
原文在奇摩那
我只截錄 跟台灣比較有關的部分(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看原文)
希望大家多多了解能源問題
因為台灣的電力多半靠進口原料 所以有成本上的問題
能源與產業密切 也跟工作機會習習相關
請理性討論

抱歉 我將原文做些變動(人名刪減) 單純想討論及瞭解能源部分
2015-08-04 19:30 發佈
這一定是國民黨在恐嚇人民,蔡主席一定會帶領我們走向無核家園。
有蠟燭產業可投資嗎?

以後沒電 晚上點蠟燭

蠟燭產業 應該不錯歐
starseven wrote:
商頁周刊 專欄作家...(恕刪)


新聞事件有兩邊就要看兩邊。

Renewable Energy Is Not Dangerous for Taiwan
再生能源不會為台灣帶來危險

http://www.storm.mg/article/59189


starseven wrote:
商頁週刊 專欄作家寫...(恕刪)


選擇脆弱也不是只有這事

兵役怎麼改的?

炒房十年的影響是什麼?

其他?

脆弱點以後統一的過程應該會順利點?




starseven wrote:
商頁周刊 專欄作家...(恕刪)

才佔18%的核能?
相信可以用趕走80%的企業來彌補。
那核電廠發過電的要送到那邊?

能出口到那?

那算什麼呢?
日 韓 的 核能

日本311之後核電廠停多少年了

韓國的核電廠怎麼蓋的離首爾那樣遠?

skistosais wrote:
新聞事件有兩邊就要...(恕刪)


目前民進黨正推動一套完整的能源政策,經過能源及產業專家仔細琢磨,
希望結合節能措施與再生能源的發展,達成能源供給與需求的整體平衡。
我們想做但我們還不知道怎麼做

台灣是全世界生產最多高品質太陽能電池的產地之一,
只說我們會做電池,不表示我們有能力靠太陽能發電過活!
並且對發展風力、沼氣等再生能源有巨大的潛力。
同上,我們想做但我們還不知道怎麼做
我們的長程計劃中,也會善用其他節約能源的新科技,例如智慧電網和智慧電錶。
同上,我們想做但我們還不知道怎麼做
結論,打高空,一堆廢話。
三重水素 wrote:
目前民進黨正推動壹套...(恕刪)

這篇我也去看了
感覺不知實際效如何?

如果能取代核能也不錯
搞不好還可以當外銷產業
如以色列外銷他們的水科技
不知有無大量產電的示範區可參觀
wo haha~!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