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過歐洲,也常去美國,也常去香港日本購物,總是覺得台灣消費很貴.
台灣汽車是國外的一倍價,為什麼,台灣進口機車也是國外的一倍價,為什麼?
(買國產車也比國外同級車款貴,而且品質更差)
台灣的炒菜用油,雞蛋,洗碗精,洗衣粉,鹽巴,番茄醬,都比美國貴!
(如國際受歡迎的Ecover有機洗碗精在台灣是美國三倍價,所以我定期整箱從美國網購回台還比台灣便宜一倍,台灣國產有機洗碗精比所有美國品牌都貴,台灣最便宜的海鹽都比美國國產還鹽還貴,進口海鹽更是美國的翻倍價)
台灣的衣服除了路邊攤,幾乎所有大小品牌都比先進國家貴很多!
台灣的海鮮食品普遍都比國外Size小很多,其實要吃到好東西,要花得比先進國家更多錢!
台灣幾乎所有的運動用品與藝術用品都比歐美貴一倍!
(如一雙台灣代工大眾品牌直排輪溜冰鞋,從美國買回來,加運費與關稅都比台灣賣的便宜,幾乎兩倍價,如油畫壓克力畫原料等等.)
台灣的電器產品,除了國產,幾乎比各先進國家都貴!
台灣水果多,現今水果便宜嗎? (日本當地草莓三百八十日幣一盒,每顆草莓都比台灣的大一倍)
(上述東西,不只比美國貴,比西歐很多國家都貴,只是美國英國是英語系,民生物品資料比較好查,看得懂,我是不喜歡美國的人,所以發言者不用強加民族情結. 努力上美國超市網站,都可以查的到價格,當然各超市價格也不同.)
如果讓一般人能力範圍內都可以輕易負擔的起體育器材,音樂用品,藝術用品,台灣孩童們能夠更多元化的發展不是更好嗎? 追求生活品質與多元化,不是富裕人士才有的權利,是正常生活應有的權利.
不管是大陸產,或歐美日產,都一樣,所以運輸不是問題,關稅也不是問題.
一個台灣或大陸產的東西,在美國與英國賣同價,在台灣卻可以賣到翻倍的價錢.
台灣該便宜的不便宜,不該便宜的"汽油,水,電"卻太便宜造成濫用,整個社會文化畸形,沒有生活品質,還只會不停虧空國庫.
醫療便宜的全民健保是少數台灣可以站上國際檯面的良策,卻濫用藥物,醫療材料品質低落,健保虧空.
參閱遠見雜誌340期,2014年10月號,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
除了少數低階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把市場上所有產品一一相比,大部份產品的物價比先進國家高很多,然後,我們的薪水卻只能和落後國家比.
我們的幸福指數物價比只是明確指出,台灣只配過最低階的基本生活,而不能有額外的娛樂與生活品質,不然就要面對極貴的代價. 這樣的社會形態對嗎?
如果只是盲目的愛台灣,那我們的生活品質永遠不會進步.
-----------------------------------------------------------------
有幸的,台灣只有"外食"價格合理,但是我們吃的不是有毒加工食品,不然就是垃圾,外食一點都不值得驕傲.
香港不管吃的喝的住的都不便宜
而且我還不是去尖沙嘴那個觀光客逛的地方吃喝
我是在香港地鐵站附設商店街用餐
連旁邊的四海遊龍(香港地鐵有)
都比台灣貴
台灣有些東西不比國外便宜
但是至少飲食方面有比國外好
你說你曾住國外
那歐洲稅率高
人事成本高
請問飲食有比台灣便宜嗎?
食尚玩家也很常去歐洲做節目
他們也有舉出當地人的薪資跟稅率
建議開版大大 有時間看看
wo haha~!
CrystalandClear wrote:
我住過歐洲,也常去美國,也常去香港日本購物,總是覺得台灣消費很貴.
我去年才去英國及法國自助旅遊了1個月,也時常前往日本自助旅遊,
就我的觀察除了英國的Superdry、法國的Longchamp、LV、日本的電器用品外,我不覺得他國的日常生活用品比較便宜,
詳細金額我不記得了,不過我印象中我在
英國買6顆雞蛋好像就要接近3英鎊(因為餐廳太貴了,所以很多餐都自己煮);法國路邊的三明治大概就要5歐元;日本隨便一間拉麵店都要600日圓起跳(這些應該都是很日常生活的開銷吧)
所以或許我住的不夠久,不過跟這些國家比起來,我真的不覺得臺灣生活必需品的物價貴.....
如果樓主要指的是汽車、電器、名牌運動用品等東西,我覺得在台灣這些東西貴也沒什麼關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