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有去過香港的話,
應該隱隱約約有聽過人提到,香港的馬桶水是使用海水。
大家都知道,民生用水最大宗就是馬桶水,
大約佔一般家庭用水量的三到四成。
而近年來缺水最厲害的區域,
就是桃園林口的台水第二區、與北縣西部的台水第十二區。
如果,這些地方的靠海的新開發重劃區,
比如說八里重劃區、航空城特定區等等,
趁重劃時建立海水的供水網路,
並在都市計畫中規範所有建築必須使用海水沖馬桶,
這樣可不可行呢?成本高嗎?
這樣子省下來的水量,相較於海水供水網路成本不知划不划算?
又,海水沖下來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
會讓污水處理成本上升嗎?
ALPHAVILLE0215 wrote:
你這方法關鍵在進水時就須分管路進大樓(房子)
要有一條獨立的管路引進海水來給馬桶使用
香港就是這樣,有兩種供水管路,
一條叫食水,一條叫沖廁水。
沖廁水絕大多數都是直接使用海水,
海水沖廁水免費,不用繳水費,
如果用淡水沖廁所的話就要繳水費。
zohar wrote:
海水是有鹽份的,會造成管線銹蝕
香港假如真用海水沖馬桶,那一定要先淡化處理
沒有喔,他們海水沖廁水沒有經過淡化處理,直接使用的。
有興趣可以參考:香港供水維基條目
ALPHAVILLE0215 wrote:
如果這系統能成立
那離海邊遠的地方,還可以衍生出將每天的洗澡洗碗等廢水,再回收從同樣的系統管路,進到馬桶再次利用
這個俗稱為"中水系統",
很大的集合住宅或是辦公大樓,
可以自己設簡易污水處理設備,
然後供應給馬桶水使用。
比如說台北101就有中水系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