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經濟成長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國發會:2015繼續連莊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導
國發會23日表示,過去14年新加坡經濟成長率為5.6%,在亞洲四小龍當中,排名第一,不過台灣已在2014年後來居上,以經濟成長率3.7%的表現,取代新加坡,成為四小龍之首,且2015年可望「連莊」,繼續維持龍頭地位。
國發會23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台灣經濟表現。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等人,皆出席參與。
高仙桂指出,台灣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在2000至2007年,一度落至四小龍之末,2008到2014年間,雖然略有改善,但僅優於香港;不過,我國經濟成長率在2014年衝上3.7%,終於在睽違多年後,再次重返四小龍之首。
高仙桂說,根據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預測,201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望維持3.7%的表現,依然優於新加坡(3.4%)、南韓(3.0%),以及香港(2.9%),繼續保有龍頭地位。
符銘財分析,台灣經濟應採取更開放的態度,積極推動農業、醫療等產業的升級轉型,提升觀光業在GDP中的占比,才可能保有經濟成長優勢。他也說,台灣的製造業在技術方面相當強,不應輕言放棄。
王健全認為,台灣必須加速與世界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擴增出口市場,才能帶動經濟持續發展,且台灣不應滿足於現有的雲端及裝戴工具技術,應進一步培育高端服務人才,才能軟硬實力兼具。


原文網址: 台灣經濟成長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國發會:2015繼續連莊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ETtoday

=====================================

以台灣當前的現況, 不管哪個大國的FTA應該都吞不進去吧.
2015-03-24 10:00 發佈
jgs wrote: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恕刪)

台灣的GDP成長都跑到資方,勞方分配到的很少。
台灣的國民所得是最低的。

jgs wrote: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恕刪)


連續慘敗14年
經濟成長率有比較好點就這樣敲鑼打鼓不怕被人笑嗎?

國發會怎麼不比一下這14年來人均所得?
所以說只有不爭氣沒有不景氣
沒簽fta 也安啦

獨覺禪 wrote:
去年三月說服貿沒簽...(恕刪)


上者的眼睛看的是十年後

劣者的眼睛只看一兩年
安啦安啦~~
----------------------

韓FTA效應 我傳產業萎縮

318學運滿一周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顧瑩華警告,韓國與美國、歐盟和大陸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效果已顯現,台灣傳統產業廠商在國外市占率逐漸下滑,可能危及台灣傳產生存和勞工就業。

中經院研究員顧瑩華日前受訪時表示,兩岸服貿協議遲遲在社會上無法達成共識,全體社會成員將共同承擔風險,雖然電子業受ITA等國際協議的零關稅優惠,但台灣其他傳統產業和勞工,將會受到國際競爭力下降、外貿市場環境不佳影響,面臨發展和就業市場萎縮的窘境。

顧瑩華說,台灣織襪業已受到美韓、歐韓等FTA影響,台灣廠商在動輒出口國10%至20%的關稅要求下,與韓國廠商競爭。如果服貿、貨貿協議和各項FTA遲遲沒有進展,中小企業和勞工將成為最大受害者。
韓國一定是笨蛋
一直推這種沒用的東西

韓中日外長會談 加速化協商3方FTA
韓擬推動與拉美多國FTA談判
南韓與紐西蘭簽署FTA
南韓與土耳其今簽訂投資與服貿協議,繼貨貿協議於近2年前生效後,使兩國間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為全面性的高層級協定,亦為土耳其首度對外簽署非貨貿協議。


這都是2015的消息
不到4個月韓國在FTA上的進展
希望太陽花青年能持續監督政府,即使明年換人執政,也要力擋服貿貨貿,
這樣台灣才有公平正義喲!加油!
philosophy2468 wrote:
韓國一定是笨蛋一直...(恕刪)



中韓FTA拖拖拉拉十幾年都沒簽好,不知道是哪一方的問題喔。

------------------------

中韓FTA草簽 開放不如預期
中國大陸與南韓昨天草簽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經濟部初步評估,大陸開放給南韓的程度不如預期,且汽車業絕大部分不開放,面板業從第九年才開始降稅,工具機大部分不降稅。經濟部長鄧振中說,「不需驚慌失措,但還是要謹慎注意」。
獨覺禪 wrote:
中韓FTA拖拖拉拉...(恕刪)


不知道你講這要幹嘛

韓國這10年來簽幾個FTA了?

下面字太多不想看的話
我用白話簡單說
韓國一直都在布局
就算這個棋對現況沒有明顯幫助
等哪天用到就水到渠成

台灣是幾顆棋擺著看而已
----------------------------

韓國近年來戮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已使韓國成為全球少數FTA版圖橫跨歐洲、亞洲及美洲的國家。韓國迄今已生效FTA共9個,除了與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東協、歐盟等多邊區域貿易協定簽署區域貿易協定之外,另與智利、新加坡、印度、秘魯、美國、土耳其等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區域貿易協定涵蓋國家已達47個。此外,韓國目前積極在亞太地區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中日韓FTA、中韓FTA、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等談判,積極落實韓國成為連結由中國大陸為中心的東亞區域整合市場,以及由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市場核心軸角色之目標。

韓國積極洽簽FTA不但成功拓展經貿版圖,亦降低產品關稅及非關稅障礙,使得促進出口成效顯著。以美韓FTA為例,依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表的分析報告顯示,美韓FTA生效兩年,已使韓對美出口成長10.3%,其中享有美韓FTA優惠之貨品出口大幅成長15.7%;

另外在外人直接投資(FDI)方面,美韓FTA生效兩年,韓國來自美國之投資成長82.5%,累計美國投資韓國FDI金額占比達24.5%,已成為韓國最大的外來投資國。 韓國出口競爭力因洽簽FTA提升,進一步影響台韓在全球市場市占率此消彼長。

若觀察台韓在美韓FTA生效後、雙方在美國進口市場占有率之變化可發現,韓國在美國市占率從2012年的2.6%上升至2013年的2.7%,2014年1至2月進一步成長至2.8%;同期間台灣在美國進口市場占有率則一直維持在1.7%。

韓國受惠於美韓FTA,美韓貿易成長已對台美貿易造成壓力。 除了在美國市占率已經低於韓國之外,台灣在世界主要市場的市占率均低給韓國。以2013年為例,台灣在日本市占率為2.8%,低於韓國的4.3%;台灣在歐盟市占率為1.3%,低於韓國的2.1%;台灣在東協六國市占率為5.0%,低於韓國的6.3%。

中國大陸是台韓第一大貿易地區,韓國在中國大陸市占率,早於2005年起便超越台灣,並在近十年間持續呈現彼長我消的趨勢。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占率自2005年降至11.3%,韓國升至11.6%,兩國在中國大陸市占率差距0.3個百分點,爾後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占率不但逐年下滑,且與韓國在中國大陸市占率差距愈來愈大。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風暴發生後,2009年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占率破9%,2011年市占率破8%,2014年首2月更進一步破7%,而台灣與韓國在中國大陸市占率的差距,則在2014年1、2月擴大至2.3及2.7個百分點,並被美國超越。

在中國大陸經濟穩定成長之際,台灣在其內需市場上節節敗退,從中國大陸第三大進口國降至第四大進口國,韓國卻在這十年間,超越台灣及日本,從中國大陸第三大進口國揚升至最大進口國。

倘若中韓FTA進一步完成簽署,韓國將是全世界第一個同時與美國、歐盟、中國大陸完成FTA的國家,可以預見韓國產品不但將持續運用FTA擴張美歐市占率,且進一步在中國大陸市場作享中韓FTA關稅減讓的好處。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