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上月底行政院科技會報傳出,將擬定「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條例」並聚焦「基因作物種植、動物養殖」的貿易輸出,鼓勵國內基改動、植物研究與生產,搶攻國際千億元市場」,
這實在太無腦了,
先別說什麼基因污染的問題,
美國是因為地大適合發展畜牧業外銷,基改作物是因應畜牧業而生的,
台灣地這麼小,畜牧產品能有多少產能?內銷都快不夠了,憑這樣的量撐得起基改研究產業?
更何況,就算是美國這樣惡勢力龐大的國家,基改技術也推銷不出去,只能在國內種植,
台灣在國際政治與貿易上都是極弱勢,你要外銷基改產品、基改技術,根本入不了別人的海關,
行政院要發展這種產業根本是腦袋有問題!
最基本的:假如你的產品在台灣都沒人買,你會不會想賣到國外?
國人不買有很多因素,可能是你的產品很好但國人不願意出更高價,所以你賣到國外(這種蠻多的)
也可能是國內市場本來就沒那麼大,所以要把多的產量賣給國外
也可能假設台灣品種的稻米原本在國內長很好,到國外以後水土不服長的不好
那就賣基改過在當地可以順利成長的幼苗或種子出去
國際最大的基改作物公司大概就是惡名昭彰的孟山都了
掌握很多農作的基改種子。不只是吃的,還幫含觀賞用的經濟作物
而且客戶買到後別想養大結果後也來種,因為都設定好大約兩、三代就會完全喪失基改特性
因為效果很好,所以你就只能一直和孟山都買種子,等於是他們的提款機
台灣蘭花在國際市場蠻有名的,搞基改蘭花種子賣的話也許有很大的市場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作物都是
另外基改食品有什麼致癌毒性等等很多都是以訛傳訛,和說核電廠會核爆差不多
yuffany wrote:
新聞說「上月底行政院...(恕刪)
孫立群說,政府目前無基因改造專法,基改規定由科技部、農委會、衛福部等相關部會職掌。以農委會為例,目前並無推動食品相關基因改造農作物,而推動基因改造螢光魚、花卉等具經濟價值者為主。
如果此話為真,那就和樓主所言美國基改作物是為了因應農牧業,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總不會把基改螢光魚和花卉拿去餵牛吧
zohar wrote:
台灣蘭花在國際市場蠻有名的,搞基改蘭花種子賣的話也許有很大的市場
蘭花目前還是用組織培養苗賣國外居多....
蘭花種子太小,發育條件太苛,基本上無法賣給消費者或一般生產者....
yuffany wrote:
美國是因為地大適合發展畜牧業外銷,基改作物是因應畜牧業而生的,
台灣地這麼小,畜牧產品能有多少產能?內銷都快不夠了,憑這樣的量撐得起基改研究產業?
農業產品範圍其實很廣,農產品只是其中一項,其他像是種子、幼苗、配種動物、菌種也都能算農產品,
這類型的產品不見得不需要大面積生產,技術反而是關鍵。
zohar wrote:
而且客戶買到後別想養大結果後也來種,因為都設定好大約兩、三代就會完全喪失基改特性
這種技術傳統育種就有了,不一定要靠基改,只是利用遺傳學的一些基本原理,
舉例來說我擁有兩親本其特定表現基因個別是AAbb和aaBB,
其交配產下的子代就會是AaBb,把這樣的子代賣給農民種,
農民種了後如果想留種子種植,那麼下一代的種子在這兩個基因組上的性狀表現就會不一致,
如果性狀不一致,那麼田間管理就會變得困難,採收的作物在某些特徵上可能有較大差異,
這樣一來在後端處理的成本也會增加,如果是要大量收購的作物,甚至可能被拒收....
基改技術台灣是應該提升,
但應用端應該用在研究實驗或是藥物生產上會比較沒有爭議,
至於食用的作物或動物,傳統育種雖然慢,但市場接受度較高,
台灣傳統育種技術並不差,
但是對相關的法規、國際規範、國際貿易市場的掌握度相對低,
使得產值無法獲得提升,實在可惜....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