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分配不正義 勞工報酬占比史上次低

營業盈餘升 進大股東口袋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九合一選舉,執政黨潰敗,分配不正義引爆民怨也是主因。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持續下滑,去
年降至四十四.六五%,創下史上次低,僅略高於二○一○年的四十三.八%,但營業
盈餘占GDP比重卻攀升。由於經濟成長果實多被企業及大股東拿走,導致薪資成長停
滯,工作貧窮問題持續惡化。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一九九六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超過五十%,營業盈餘比重
約三十一%;但二○一○年經濟成長率超過十%,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卻降至四
十三.八%,創下史上最低,營業盈餘比重則攀升至三十四.六一%。

比重若回50% 月薪多7800元

二○一一、二○一二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雖略回升,但二○一三年再降至四十
四.六五%,創下史上次低,並較二○一二年降低○.八七個百分點;反觀營業盈餘占
GDP比重則攀升至三十三.四五%,增加一.四一個百分點。

二○一三年GDP為十五兆四五六億餘元,受僱人員報酬六兆七一八三億餘元。若受僱
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回升至五十%,將達七兆五二二八億餘元,增加八○四五億餘元
,以二○一三年受僱就業者八五八.二萬人計算,平均每位受僱者年報酬可增加約九.
四萬元,等於每月可加薪七千八百多元。

受僱報酬降 貧富差距擴大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所得分配是否合理,取決於GDP的初次分配,尤其是受僱人員報
酬及營業盈餘的分配情形;但自一九九○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
重逐步下降,且降幅大於美、日、韓等國,是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

官員認為,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下降的主因,除了全球化效應之外,中國、東南
亞等國釋出大量勞動人口,使得國內就業面對強大競爭,薪資調升議價空間有限;加上
台灣產業大量外移,「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盛行,導致就業機會外流,
以致受僱人員報酬與營業盈餘占GDP比重互為消長。

主計總處統計,二○○四年我國「三角貿易」淨收入(訂單收入減除海外生產成本)為
九十九.三三億美元,二○一三年達一九三.○七億美元,十年暴增近倍。三角貿易對
GDP有貢獻,但創造就業機會相當有限。

新聞來源 : 自由時報

==================================================================

對公司而言,勞資雙方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樣的,但為何資方可以越拿越多,而勞方卻越來越少?

一間公司如果只靠資方出錢就可以辦得好,還需要勞方嗎?
公司的成長與營利難道只是靠資方出錢就行了,勞方努力的付出都是屁?
既然公司需要勞方一起打拼,為何賺了錢卻沒勞方的份,而賠錢時倒楣的總都是勞方?

奸商無良本就不該,連政府也不聞不問,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法則與市場機制?
在所謂的全球化效應之下,勞方只能被無情的剝削與壓榨?
那我們還需要政府這個盲腸幹啥?

2014-12-21 11:46 發佈
piwu0531 wrote:
其實這類文章已經算是...(恕刪)

相信我,就是台灣年輕人的組裝質量世界第一,頂樓說的問題也不會有改觀,最多是台灣產品競爭力上升,人均收入上升一些。搞不好還因為產品熱銷,老闆覺得員工左右是賺得比以前多,克扣更狠一點也不會有反彈,而真的下手更狠。

兩件事,根本沒關係。

iantsai74 wrote:
相信我,就是台灣年輕...(恕刪)


台灣人均一直上升

物價也一直上漲

薪資卻倒退十幾年前

年輕人愈來愈少

老年人愈來愈多

人口愈來愈少

房子愈來愈貴

媒體愈來愈亂

政府滿意度愈來愈低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你們吵這些有意思嗎?

死棋。

勞工領低薪也是應該的 反正一整個是一盤散沙

只有遇到政黨政治才會熱衷

遇到罷工爭取福利 每個勞工都說自己很忙沒時間

FunX wrote:
台灣人均一直上升物價...(恕刪)



反正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果是直觀的

大家可以再慢慢吵,吵得天翻地覆無所謂

最直觀的現象就是孩子愈生愈少


講白一點,以前教育部根本沒想到台灣會少子化

全世界都在少子化

國家發展中後期難免少子化

少子化代表什麼?


少子化不代表什麼

但是台灣少子化是有名的奇蹟

倒數!

倒數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全球倒數第一,可謂台灣之光

piwu0531 wrote:
再查查近十幾年來台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的走勢 , 就知道為何會所謂"分配不正義"了 ~...(恕刪)


貼圖哥說的非常正確!

依據市場供需理論,
企業賺錢,大多代表產能增加,
產能增加,不外乎兩個原因,
一是效率,一個人處理的事情提升了
另一個是效率不變下,處理的員工增加了。

效率增加,不是一天二天可能造成的,
所以大多是「員工增加」。

員工增加,代表要職缺變多,
職缺變多,就要提高薪水跟別家搶員工,
這種情況下,薪水才會提高。
~
但是台灣企業是賺錢了,但是本土的職缺並沒有多到要提高薪資,
來搶員工,22K要做不做,不做後面還有人搶著要。
最大的原因就是,職缺是在大陸工廠,而不是台灣工廠。

台灣是接單、部份研發,
接單是靠PM或Sales,需要的人數並不多(相較於基層作業員),
研發人員也不是突然就要新增很多,這是需要專業與培養。

所以台灣企業賺錢,接單或研發單位,並不會貢獻太多的職缺,
最大的貢獻,是在大陸的工廠,是中國勞工貢獻的。

既然是中國勞工貢獻的,台灣企業何必發送紅利給台灣員工?
嗯,這有點錯誤,是會發紅利給RD/PM/Sales,
但是廣度相較於基層員工,不是那麼的大。
(請參閱人口金字塔理論)
~
在台灣企業的RD/PM/Sale,有享受到企業的紅利,
但基層勞工並沒有。勞工沒有額外的錢可以消費,
使得商家沒有額外的收入,所以一般民眾也無感。

有感的是RD/PM/Sale消費群,他們買高價的3C或是車子之類的,
3C業者或是高級車公司,才有感。請見mobile01網站。
~
台灣不就只敢抗議政府

敢抗議老闆嗎?
企業效能增強,是企業老闆應該操心的事情。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是公民和政府應該操心的事情。這兩件事不要混在一起討論才對。
其實說啥資源分配不均是假議題,
沒資源不會去掙嗎?
沒資源不會去累積嗎?
真當那些事業有成的的是富二代、都是靠爸族?
沒能力想要的比別人多合理嗎?

購車掛牌率創新高,
那些買車的都是跟家裡要的?

台灣以制造業來說都高度自動化,
現在連上下料都機械手臂了,
換刀架模一個現場幹部就可以讓一群外勞做的好好的,
組裝流水線都制程改善到二度就業或四五十歲阿桑都能做很好了,
更不用說外勞,

你公司erp一套鼎新就處理的妥妥當當,
只要有工讀生級的去跟進執行面跟處理資訊,

所以現在強者恆強,
不懂進取只會報怨的人,
加上你的技能Google就有,
又會被電腦化、自動化,
那領低薪真的是不能說啥,


你再厲害有CNC搞出來的產量跟精度高跟穩?
你是老闆你寧願加薪還是買機台?
你要當就要當老闆不可或缺的那個高級技師,
讓他買機台還要諮詢你或由你決策,
讓他買機台還要加薪留住你,
現在世界的脈動已不是做便工作的時代了,
錢滿天飛,
賺不賺的到就看你個人的附加價值,
資源?資源就是你自己的附加價值。

現在看來只有共產主義能達到多數人的需求.
打倒資本家,大家均貧,應該就沒話說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