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醫藥黑洞不補,只會加健保稅
對象還是定存族,股市長期投資者,打工族
小戶5000就要扣2%,大戶卻設天花板
大戶炒土房資本利得賺更多,一毛都不用課
每個月都捐500元給慢飛天使
早就超過健保稅
不公不義的健保稅,
0.2%我都要避,全部定存保險化
(滿期儲蓄險也是流動資產)
不課健保稅
賺藥價差 醫界祕密戳到了
加入好友
秀傳醫療集團驚爆成立人頭公司A藥價差四億多元,檢方昨傳訊負責人黃明和等卅多人,不過醫院晚間仍照常營運。 記者郭宣彣/攝影
彰化秀傳醫療集團驚爆長期成立人頭公司A藥價折讓差價四億多元,檢調表示,這是醫界公開的祕密,秀傳應非單一個案。
秀傳集團如何A藥價價差?檢調透露,秀傳三、五年就會更換一家空殼公司,這次出事的健活公司是二○一○年三月成立,負責人陳柏丞只是掛名的公司負責人,實際上由黃明和的女兒操作。
以使用量驚人的降血壓劑Aprovel 150MG(安普諾維膜衣錠)為例,健活透過折讓,壓低到約五元價格大量採購後,以每錠八元一角賣給秀傳,秀傳向健保申請藥價給付,健保署核定每錠十六元二角,秀傳已賺一倍的利潤。
辦案人員透露,秀傳除直營的醫院,還有受委託經營的高雄岡山醫院、台南市立醫院及為數不少的私人診所醫院,秀傳也轉賣Aprovel 150MG給這些醫院,再賺一手。
辦案人員說,光是Aprovel 150MG一種藥,秀傳即獲利豐厚,這次檢調追查的藥品還有數百種,可能都有類似情形。
折讓價差正規多用於醫院貼補健保差距,一名主任級醫師表示,健保署東砍西砍,「醫院如果不靠藥價差,根本經營不下去」,但如果經營者心懷不軌,錢就可能進私人荷包。
高雄一家醫院醫師表示,藥價折讓早就存在,大醫院因藥品採購量大,藥品議價、折讓空間也大。近幾年健保署年年砍藥價,某些藥品改由健保署統一採購,利潤相對變少,「有次醫院進了幾千萬元的藥,藥廠給的折扣不到一趴」。
聯合報╱記者何炯榮、林宛諭、修瑞瑩、蔡容喬/連線報導 2014.09.26
藥價黑洞 秀傳4年來詐4億餘元
加入好友
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 記者黃士航/攝影
彰化秀傳醫療集團總裁黃明和與三名女兒,涉嫌利用空殼公司低價買進藥品,再高價賣給旗下及合作醫院,差價流入黃私人帳戶,再請領健保給付兩頭賺。
檢方昨搜索秀傳醫院等十四處地點,帶回黃夫婦等卅二人偵訊。檢警表示,黃的家族利用這種手法A健保及醫院,四年半來違法賺進四億多元,檢調已凍結黃家帳戶一億多元現金。
檢調表示,黃明和等人涉及背信、業務侵占,目前黃明和夫婦、次女黃靖雅(總裁特助)、三女黃意婷(秀傳財務長)、虛設的空殼健活公司負責人陳柏丞、郭姓和胡姓副財務長、吳姓出納等八人已列被告,但八人都否認不法。
黃明和的妻子因健康不佳,昨晚和被列證人的兒子黃柏文、次女訊後請回,其他被告漏夜偵訊;任秀傳執行長的黃明和長女因出國將擇期約談。
法務部調查局航業調查處去年五月接獲檢舉,指黃明和夫婦與三名女兒在二○一○年三月間商議後,以黃妻的侄子陳柏丞名義成立健活公司,從事藥品採購,利用大量採購藥品機會,要求藥廠給銷貨折讓。
健活低價進貨後,並未以優惠價格報價,反以「低買高賣」賣給秀傳旗下醫院及秀傳接受委託經營的高雄市立岡山、台南市立醫院及合作的私人醫院,從中牟取價差利潤,再以轉售的高價請領健保給付。
檢調調查,黃明和及女兒再指示會計,以現金提領或轉帳,將司所賺取的藥品差價,轉到黃夫婦、女兒帳戶,四年多來先後匯入四億多元;黃並涉嫌利用部分款項,在台中市七期重劃區購入七戶豪宅。
沒想過有這種手法…健保署:我們毫無頭緒
加入好友
彰化秀傳醫院集團總裁黃明和涉嫌成立人頭公司詐領健保費四億元,健保署渾然不知,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陳尚斌坦言:「從沒想過有這種手法。」
「我們毫無頭緒,」陳尚斌表示,目前不清楚黃明和涉嫌犯罪的手法,今天會聯繫檢調單位全力配合調查。他說,健保署非常關注這是否為通案犯罪模型,或只是個案。
醫院詐領健保費,最重可以處分終止特約,秀傳會否因此受到行政處分?陳尚斌說,這要看是不是秀傳在背後主導。
健保署說,國內超過兩萬四千家藥局與醫療機構,過去健保署調查藥價,主要依賴國內一千多家藥廠每季的出貨資料,健保署也鼓勵醫院向藥廠議價。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2014.09.26
yeh0259 wrote:
藥價黑洞問題在看完新...(恕刪)
過去健保局是這樣,查這顆藥最低進貨價如果是16.2塊,那全台灣的醫院就一律都是給16.2塊
如果明年查到16塊的,那就變成明年就只給16塊,是以查到的最低價做為補貼的標準
不是秀傳可以拿16.2塊,台大就只能拿到15.8塊這樣....
所以要是這次5塊錢的進價是真的.....那可能全台醫院明年開始這顆藥就只能請到5塊錢....


所以當初健保一開辦,台灣中小型醫院倒了上百家就是因為這樣
大醫院還能一次批到上千萬的藥來壓低成本,像這次秀傳醫院做的
但小醫院根本不可能跟藥商大量進貨講到這樣的價錢
於是小醫院可能買同樣的藥需要花20塊,但是最後健保局一樣只願意核給16.2,中間的3.8元的虧損就由醫院自己吸收,1顆要虧3.8塊,上百萬顆就是虧上百萬
新聞裡面也說過了,「有次醫院進了幾千萬元的藥,藥廠給的折扣不到一趴」
這次秀傳醫院能將16.2的藥講價講到剩5塊錢,這個不知道得買上多少的藥才能壓到這價錢
那這次的問題在哪裡?
1.
它明明以大量進貨將藥價壓到了5塊錢,卻是以空頭公司的方式自己當起了中盤商賣給了自己醫院與其他同業,先賺了一筆到自己口袋
2.
他隱匿了5元的進貨價格,回頭以16.2塊錢的價格跟健保局請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