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島投原子彈最後一人去世 生前堅稱核爆日本很必要
終年93歲。范柯克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曾表達對原子彈和戰爭的厭惡,但堅持認為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正確,因為這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投降,從長期角度看是“挽救生命”。
轟炸機在廣島投下一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截至當年年底,廣島市因原子彈爆炸死亡的人數大約為14萬人,超過全市35萬人口的三分之一。3天後,美軍在日本長崎市投下代號“胖子”的原子彈,造成約8萬人死亡。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一投”進史冊
范柯克退役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對外界講述那次任務。2005年,他接受美聯社記者採訪時描述了投彈前後經歷。他說,那次任務完成得非常圓滿。他當時負責在夜幕中將轟炸機導航至指定位置,實際到達時間只比計劃晚了15秒。當轟炸機投下原子彈時,他和其他投彈組成員只想躲過原子彈爆炸的衝擊波。范柯克回憶,他們當時不知道原子彈爆炸的原理,也不清楚衝擊波是否會將轟炸機“撕成碎片”。于是,他們投彈後開始數數,直到數至第43個數字。他們先前被告知,原子彈應該在投下後第43秒爆炸。“我想,機上所有人當時都以為這成了一顆啞彈,時間似乎比43秒要長很多。”范柯克說。接著,他看到晃眼的亮光,然後是轟炸機能明顯感受到的一輪衝擊波,以及又一輪衝擊波。
戰爭時其他國家也打來打去 . 何況飛行員可能跟本不知道 原子彈到底多強 .
如現在 以色列打加薩走廊 , 如果當年是日本 或德國改投原子彈去英國 或美國
或許歷史就改變了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