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達贏Nike 鬥智不鬥力

【經濟日報╱柏席茨基(Leonid Bershidsky)】

今年世界盃賽場外的體育用品大廠之爭,以愛迪達(Adidas)擊敗Nike告終。愛迪達的取勝之道與德國隊在場上贏球的策略相似:智取而非力敵。

在全球體育用品市場,Nike以17%的市占率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愛迪達市占為12%。就足球用品市場而言,這兩家公司市占合計達70%,不過是以愛迪達為首。迄5月止的去年度,Nike來自足球用品的營收為23億美元;愛迪達則預期,今年度足球用品營收達27億美元。

廣告標語反映了這兩家公司在世足賽這場重大戰役的戰況:Nike的廣告主打「Risk Everything」(賭上一切),而愛迪達的標語是「All In or Nothing」(非勝即敗)。

Nike擁有身價第二高的足球鞋代言人─葡萄牙隊的C羅,每年代言費達835萬美元(僅次於愛迪達代言人貝克漢的1,170萬美元),與巴西隊新星內馬爾也有11年長約,代言費每年100萬美元。Nike賽前拍了支「星光熠熠」的廣告,被MarketingWeek稱讚「在創造輿論與好評上勝過愛迪達」。

但Nike運動明星團隊的表現卻令人鬱悶。法國隊戰將里貝里因傷缺席,英格蘭隊的魯尼、西班牙隊的伊涅斯塔和C羅都在分組賽階段打道回府。巴西隊副隊長魯易茲在準決賽慘敗給德國,內馬爾在八強賽就受傷下場。

反觀愛迪達,運氣似乎好得不可思議,除了簽下阿根廷隊的梅西(代言費每年334萬美元),還有德國隊中場大將厄齊爾(每年490萬美元),而這兩隊都晉級了周日的決賽。

我不相信運氣可以好到這種程度。愛迪達執行長海納目前是德國最強的足球俱樂部拜仁慕尼黑的代理主席,他對賽事瞭如指掌。然而Nike,坦白說就是家美國企業。

除了事前該做的功課和從中挑選出贏家的眼光(並以總計較低的成本與球員簽約),愛迪達在掌握世足賽球迷心態這方面也展現了較佳的能力。

據Encore Alert公司,愛迪達在推特上有關世界盃的貼文,被轉發或收藏等推文參與率達150%,Nike卻是負10%。

愛迪達在世界盃的表現─從找上勝利隊伍代言球鞋到在推特上的宣傳成功─是出自於對足球的深刻瞭解,這是種遠超越行銷技巧的內涵。

(作者Leonid Bershidsky是彭博專欄作家/柏編譯劉利貞)
----------------------------------------------------------------------------

愛迪達今年真是大獲全勝阿!!!
2014-07-15 20:30 發佈
在我看來,那些運動明星才是每年大獲全勝!

paapoo wrote:
【經濟日報╱柏席茨基...(恕刪)

寫這個的不專業,有點基本常識的都知道足球鞋是Adidas與PUMA兩個廠牌的主力商品。其中又以Adidas為最,Nike根本是打醬油的,只想保有王者的自尊而已,根本沒把足球鞋品項放在眼裡。
我砲故我在
今天報紙有寫替德國踢進致勝球的球員是穿NIKE的,NIKE小扳回一城
其實NIKE的主力還是在籃球,慢跑也算一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