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逆沉默螺旋"-其實支持抗議的總體比例沒那麼高, 只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影響而讓多數使用者產生了錯覺!?

很有趣的心理學理論,總結就是現在資訊爆炸時代,凡事要經過自我審慎思考才能判斷,不是透過新聞媒體餵你甚麼就是甚麼

文章擷取於以下網站:
--
http://gn00116743.pixnet.net/blog/post/56542233-%E7%A4%BE%E7%BE%A4%E6%99%82%E4%BB%A3%E7%9A%84%E7%89%B9%E6%AE%8A%E7%8F%BE%E8%B1%A1--%22%E9%80%86%E6%B2%89%E9%BB%98%E8%9E%BA%E6%97%8B%22

每當社運風潮的期間,一定會有人提出"沉默螺旋"的經典理論,試圖告訴所有人說,其實支持這場抗議的人很多,只是都礙於社會的壓力或怕被孤立而"不敢"站出來、不願發出聲音,所以才會造成走上街頭的群眾"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換言之,他們想藉這個理論,來傳達最主要的重點是" 別看我們現在只有幾千人,實際上我們支持我們的民意可能有上百萬人!" 但,對照台灣最近的現實狀況,很少人有觀察到一個關鍵的問題,"網路時代還是如此嗎?"

如果你還沒有聽過沉默螺旋理論到底在說什麼,下面先做個簡單的介紹。



「 沉默螺旋理論 」是由德國傳播學者諾爾、紐曼(Noelle-Neumann)於1970年提出。定義為組織中如果存在主流意見,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意見與主流意見不同時,因為害怕被孤立,便會選擇隱藏自己的意見,並保持沉默。最後支持主流意見的聲音會愈來愈大,而弱勢意見的聲音逐漸消失,這就是所謂的螺旋效果。沉默如同游渦般,把許多弱勢意見的聲音,沉入海底,但這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太堅持自己的意見,所以趨同現象讓多數人接受了主流意見的主張。


拿這次"太陽花學運"事件來觀察,我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一開始所有臉書、社群上的立場都"一面倒",初期二、三天看下來,無論網站的調查還是其他民調,近乎達到"九比一"的盛況。有趣的是,我認識不少公眾人物、部落客都選擇"暫避風頭、不表態",當然也有少數像是雞排妹那種藝人、或是本身意識形態就很明顯的歌手或部落客當然立刻搭上這個風潮,大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支持學生運動的立場。





1975022_604797542937187_1633227054_n





在初期的幾天,只要誰發表了"不支持"的立場,往往都會被所有鄉民、包括本來的臉書朋友大力撻伐、甚至直接封鎖,有些朋友私下跟我說,他現在都寧願完全不發言、或乾脆表態支持學運,也不要冒著被原本的好朋友討厭的風險。依照1970年的經典沉默螺旋理論,當多數人不敢表態的時候,這類抗議活動理論上會讓"多數人"因害怕、不敢表態,形成連鎖效應,也就是大家都不支持抗議,導致整個抗議活動根本"熱絡"不起來、進而不了了之。



然而,你也許也觀察到最近的狀況剛好相反,我們姑且稱這個現象為,社群網站時代所造成的"逆沉默螺旋"。



它的成因是這樣的-

1 社群網路的世界中,熱情、從眾者的"日常活躍度"遠遠大於理性者。

2 抗議產生,熱情者若支持,便會願意不斷、不斷的發言號召朋友響應。

3 這些熱情者的朋友通常很多,代表"個人言論"的影響力更強。

4 若熱情者不支持抗議,更容易考量到朋友觀感,於是更會傾向不表態。

5 短時間內,整個社群、論壇上都"充滿"熱情者所散播的支持訊息。

6 所有網路使用者、包含未表態者,下意識產生"大家都這樣說"的認知

7 整個社群媒體中,三天內即發展成"一言堂",就算是謠言也快速被認同。

8 一言堂現象達到最高峰時,幾乎所有"不同意見"都會被大肆攻訐、公幹。

9 直到大約第四天以後,熱情者逐漸退燒,網路上才逐漸出現"不同聲音"。

10 當熱情漸漸退燒,越來越多原本"立場不同"者才願意開始發言、表態。

11 直到開始大量出現"不同立場"的論點時,風向明顯的轉變。

12 更多不同立場者開始表態,民調才逐漸拉升,回到五五波。



在社群網站的世界裏面,沉默螺旋的概念可以被"顛倒過來"。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地創造出"這是風潮"的效果,例如排隊買甜甜圈,也許一開始根本沒有那麼多人知道這家店的存在,但只要店家能先"製造"第一批人排隊的現象,並快速的在網路上散播,很自然地就會讓整個風向"看起來"好像不去排隊真的有點落伍的錯覺;而又如最近賣到已經缺貨的"雷神"巧克力也是類似的現象,就連我這個根本沒有興趣追流行的理性者,突然看到7-11有賣黑雷神,想都沒想就付錢買下去。當然不只是流行商品,也可以用在名人身上,當網路上"大家都說"某人等於"愛台灣"的時候,通常也沒有人敢公開說"他不是",除非想被公幹。



一開始也許多數人根本搞不清楚、也不想看完服務貿易的詳細內容,但是當我們發現一天內,諸多比較"熱情"的朋友、意見領袖都開始喊著"台灣要被賣掉啦! 工作要被搶啦! 馬上就要被中共統一啦!"的時候,下意識就會快速認定"肯定大家都是這樣想",然後進一步自己也會跟著採取"同步"的行動。一部分的動機是透過從眾來自我保護、另外一部分則是因為聽到那些負面影響的恐懼感,也因為如此,我又會把類似的訊息不斷的轉貼、分享出去,我的所有朋友也會一樣的受到類似的影響而產生動搖。



"在個人主觀認知裡面,自己所處的意識形態就是真理,且一次只能有一個真理的存在,絕對容不下第二個"。



造成"逆沉默螺旋"最主要的理由,"社群網站"的發展在台灣大概是這五年才開始蓬勃發展,所以過去根本少有人研究這個題材。同時因為屬於較新的科技,年輕族群是主要的使用者、也是最主要的"熱情者"。但也因為如此,當我們大腦自動把"網路世界"直接對比"現實世界"的時候,就會自然的發生"網路的民意就等於全台灣人的民意"的錯覺,而所謂的"逆沉默螺旋"所映射出來的結果也許剛好跟沉默螺旋相反,也就是"其實支持抗議的總體比例沒那麼高,只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影響而讓多數使用者產生了錯覺"



在這個通訊發展到了極致的世代中,我敢打出,"逆沉默螺旋"在未來必定會不斷的被現實所驗證,但也因為是仰賴社群網站的關係,也會受到本質上的潛在影響,例如"耐力較低、注意力無法集中、只能接受懶人包等",一方面提供了"操作群眾"者、或行銷人一個全新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自己必須更為警惕,自己該如何對應這個早已"無法回頭"的時代發展。
--


2014-04-07 0:04 發佈
會嗎?我覺得是群聚效應。(相互取暖)

例如:01跟PTT就有很明顯的差異,完全不同調。
對我來說 確實是這樣子阿
我就是那沉默的一群之一

臉書上那些急於表態的反服貿朋友平時大都是挺綠
動不動就直接說看不爽請刪我

有些在留言上比較偏向挺服貿的朋友
都會立刻被那些反服貿的朋友留言回嗆,不外乎就是民主民主
好像只要不反服貿就是不民主一樣...


01和yahoo 基本上這種不需要示人真面目的討論區可能變成我這一類人發表心聲的聚集地
當然也是有群聚效應
像ptt....
真巧,前陣子就在研究這個沉默螺旋與社運的關聯

但我自己也很質疑的一點是板大說的

"事要經過自我審慎思考才能判斷"

如果今天訊息是需要被立即回覆或是反應的話

我們有多少時間可以去自我審慎思考

更別談訊息背後的文本脈絡多麼深不可測

但是,沒有這段思考的民眾很直接的被影響

更別說身為意見領袖與公眾人物也一同響應


總結

太多的快思容不下爾等慢想之輩啊~!!

10857347 wrote:
這些熱情者的朋友通常很多,代表"個人言論"的影響力更強


但也要在普遍單純的PTT才能紮根茁壯擴大

01比較理性 這種環境 熱情種子一下子就被輾扁了
馬上找片來看,感覺不錯!!
1515151515151515
回想起事件爆滿初期,一堆好友狂在FB轉發些懶人包,內容不外乎黑箱,賣台,百萬大陸勞工來台搶飯碗…
一時熱血的朋友們仿佛殺紅了眼一樣,尖酸刻薄的話全部出籠。只要你的發言不是同掛的(即使是中立的)也馬上就被扣帽子,我連想找個理性的人討論都沒辦法。

兩個禮拜過去了,冷靜思考的力量漸漸蓋過當初的激情,事情的轉變也逐漸讓人了解到故事背後的目的。

我才了解到,一個理性的社會才是國家進步的原動力,台灣人太矯情,情理法永遠是情當頭,法在尾。
所以守法(玩法)的人被視做無情,自認有情的人反而不把法放在眼裡。民主精神最重要的是少數服從多數,但現在確是少數綁架多數,遊戲規則都已經被破壞了,那還玩的下去嗎?

所以抗爭,對話永遠沒有交集。台灣2300萬人被撕裂一半,日後不管誰當總統,都將面臨經濟江河日下,政治紛爭加劇的台灣。任何改變都會成為政治鬥爭的藉口,所以台灣註定很難進步了。

一位朋友說的好,講都講不聽,那我們就宣布獨立,徹底切斷和中國的關係啊,誰保證上任立即宣布獨立我就選他,順便所有核電廠一起停機,大陸貨(iPhone,小米,掏寶)全部停止進口好了ECFA也廢一廢啊。
有骨氣大家一起來撐啊,但你要嗎?

irene0245 wrote:
一位朋友說的好,講都講不聽,那我們就宣布獨立,徹底切斷和中國的關係啊,誰保證上任立即宣布獨立我就選他,順便所有核電廠一起停機,大陸貨(iPhone,小米,掏寶)全部停止進口好了ECFA也廢一廢啊。
有骨氣大家一起來撐啊,但你要嗎?


如果是中國大陸承認的國與國協議,我一定支持,管它黑不黑箱,反正議會和主政者是大部分人票選出來的。
s-cooper wrote:
但也要在普遍單純的P...(恕刪)


01理性?都爆出過工讀生了
這是01的原罪,沒辦法,商業網站就是要賺錢,沒辦法有太多限制。
所以無藥可醫。
更不可能理性,因為可以輕易的做出與論導向,ex:這個產品好不好之類的。
言論,也是可以這樣操作的。
要搞一言堂,在01是很容易的。


我反而覺得要有嚴格的門檻限制,更要不是商業網站,才稱得上理性,因為帳號寶貴!站方更不以營利為主,你不會亂搞,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一堆免洗的01,我再換個帳號就是了,很快!

所以01從來不會是我看重大事件一個參考的地方。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