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中產階級會越來越窮~
2.台灣會越來越像菲律賓~
3.沒有競爭力的就自己22K,看著辦
台灣有出現過古典定義的中產嗎?中產是相對於貴族農民勞工的新興族群,台灣這個非君主立憲國家,根本沒有貴族及中產,只有勞工與資方。
中產的現代定義是所得中等收入,如果是在台灣中產的定義是4.8萬台幣,開發國家平均是7.5萬台幣,這樣全世界只有12%的人是中產
而22k在大陸的定義是中產。
中產越來越窮是因為平均所得沒有上升,沒有上升是因為產業沒有升級及沒有一個合理的勞資協調機制,這與服貿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只能說~
人要生存從來就沒有輕鬆過,現在沒幾個人血液內流著”8阿割愛新決羅"的血,金小刀?
沒有幾個人的擁有亨利、路易貴族的血液
但這些貴族的影響力絕對不及當時全盛時期的千分之一(即一個口令,萬人斬)
也就是我們祖先是一個怎樣的狀況
好一點的在大陸是超大地主,然後當難民跑到台灣,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例如:蔣介石政權在中國幾乎掌握中國軍政經70%以上的能量,最後還不是來台灣哭哭
現在友柏是超帥的啦,但這也要感謝他的阿公,而不是蔣介石
更多的是被強拉娃娃兵,來台灣安身立命
閩南族群、客家族群的祖先就是兩個人穿一條褲子,就跟愛爾蘭人大饑荒一樣慘
用逃難的方式
不要以為普羅大眾都是什麼李白、達爾文、哥倫布、庫克船長、鄭和這些被皇族授權的
探險家、科學家、文學家
其實不是,我們的祖先都是徹徹底底的魯蛇,每天都為三餐奮鬥,甚至多數都吃不飽
從來沒有成功過,
結果現在混到了台灣這個2300萬人,世界第20大經濟體、擁有亞洲最開放的民主政治、
且為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的《世界概況》)顯示之已開發的國家
這有多困難嗎?
全球有約200個國家
全球已開發國家有41個
全球超過1000萬人口之已開發國家只有18個(共約80~90個國家)
全球超過2000萬人口的已開發國家只有 11個(共約60個國家)
其中有8個是基督文明國家
只有3個是東亞國家
而只有2個國家千萬以上的人口國家是由二戰後快速起飛的新興工業國家
那就是台灣與南韓
所以我覺得韓國很了不起,非常不容易,尊敬倒是不用了~
但台灣不只是了不起而且值得被全球所有國家尊敬
就是不只是2300萬人口的已開發國家、且民主、比較法治、社會醫療福利相對較佳、商人雖然權勢較大但人民的工具相對較多,如公家土地約佔台灣70%,遠高於日本24%、英國11%,非常多產業及資源掌握在人民手上,如公營機構及優秀的國立大學,而也有一些法律來限制托拉斯或寡占行為,重點是從不作弊
當然我們的問題非常多,媒體、社會還是不夠開放、越趨嚴重的所得分配等
但我們必須讓不同人有機會放在對的產業或是工作並且謀得比現在更好的待遇,這是整個產業鏈及政府發揮功能的時候
而不是透過服貿背後的主因把台灣賣給大陸,把台灣的民主消滅,成為中國疆部的一省,不願意在現在的基礎上來創新、改善目前的問題
台灣是有這個機會,因為到2014年為止,台灣確實是一個了不起而且值得全球所有國家尊敬的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成功了,而且是二戰後的全球唯一從開發中到達已開發國家的千萬人口國家。
ps好吧!如果作弊也算數的話那就是全球唯二了
juniormark wrote:
而不是透過服貿背後的主因把台灣賣給大陸,把台灣的民主消滅,成為中國疆部的一省,不願意在現在的基礎上來創新、改善目前的問題
台灣是有這個機會,因為到2014年為止,台灣確實是一個了不起而且值得全球所有國家尊敬的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成功了,而且是二戰後的全球唯一從開發中到達已開發國家的千萬人口國家。
所以,台灣全民該注重是甚麼?(與服貿一點關係也沒有)
一、要民主繼續深化改革,行政陽光化、條例化、法條化。
二、經濟要國際化而非中國化,設法輔導企業出去到中國以外的國家,
這些國家也都享有自由貿易的零關稅好處,與台灣產業形成互補,而非取代。
三、對中國該有政治上的戒心,經濟上也該設有一定的防火牆,避免台商技術被偷、人員被挖,
惡性複製。
四、未來台灣的新興產業,列為國家明確保護對象,
完全禁止陸資或第三地輾轉而來的資金來合資或收購。(就是針對可疑資金設限)
五、請大家持續補充~
stanphill wrote:
所以,台灣全民該注重...(恕刪)
你都講到重點了~
台灣的產業歷史,大概是農業出口(清朝的茶)、日劇的糖、二戰後的加工出口、李國鼎時代的電子電機產業
現在????像現在的台積電、食品中小企業、臺中的精密機械甚至是中鋼、統一、全家超商等等
其實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但我們對比台灣與瑞士、香港與新加坡的現狀
其實就有想法了
新加坡是以國家的方式來經營,英文為共同必備語言、培養具有英語能力的各國人才來供新加坡所用
把新加坡當成歐美企業來亞洲的總部,策略非常清楚
香港目前真的是靠英殖民時期打下的基礎,金融與與法制,但越來越中國化的把自己快搞成中國南方的成市,高下立判
台灣與瑞士是很像的,但瑞士的本土企業如
Glencore、Nestle、Novartis(諾華)、Roche(羅氏)、ABB、Adecco、Migros、Holcim
大概都是零售、食品、藥廠、石化、基礎金屬業等等
看起來一點都不酷,也沒有很高科技
但是卻是世界型的企業
台灣大概只有台積電或趨勢有這個口氣說自己也是世界型企業
重點在哪裡?其實還是人才
也就是我們人才是否有辦法被台灣企業所用,或是台灣企業是否有辦法讓世界人才看見
而不是我們的人才不是去出國就是去外商公司,其他人就是擠公家機構或是國營企業
這樣產業是沒有辦法升級
搞得企業不去中國就活不了~這樣還是早一點倒比較不會害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