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服貿不可怕,可怕的是上進心的淪喪這篇文章我有話想說

"不管服不服貿,中資早就已經滲透台灣了"
"也就是說,其實服貿就算通過,也只是把目前台面下的東西,搬到台面上而已。所以在我們圈內人眼裡,不管服不服貿,其實跟現況都沒什麼兩樣!"

看到這就要吐血!
依照你的認知,其實大家都知道中資透過第三地的身分或人頭來台投資了,
政府都知道,是放任不管還是管不著?
檯面下的東西要透過跟大陸簽定的不管貨貿或服貿,乾脆一次合法化?

服貿黑箱這件事爆發出來,政府信誓旦旦的在ECAF網站上寫,"政府會嚴格把關"
把關成這樣?叫人民怎麼相信?

還有,最討厭很多挺服貿的論點就是,
不簽服貿就是沒有上進心,怕競爭!聽了令人作噁!

台灣那麼點大小的市場,大陸會想來投資?
不要太美化了這樣的想像,
背後的政治意圖是不是都選擇忽略,
還是大家真的認為大陸來跟我們簽什麼有的沒的條約,
真的是基於雙方互惠的原則?

3/26的五四新觀點,節目邀請金管會副主委上節目,完整節目內容請見
PART-1
PART-2
PART-3
我很囉唆的打了部份的內容,以下

副主委:第一個,我們在五年前,兩岸簽訂金融合作協議的時候,我們就非常的明瞭,
大陸金融機構的規模,跟我們是非常懸殊的,所以那是有三個原則,互惠原則、市場特色、競爭秩序,
為什麼要加這三個原則,就是說兩岸互設機構,絕對要考量規模不一,所以我們今天,在這一次的服貿中,
我們同意大陸,他在參股比例上微微的增加,或是增設分行,都會在金管會的,高度監理下去管理,
所以絕對不會有大家的疑慮,什麼大陸的金融機構會操縱台灣金融市場的現象,
我可以跟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報告,絕對不會有這種情況。

主持人阿娟:好,副主委,你是把大陸人都當君子對不對?!就是我們規定這樣,他不會這樣,
規定那樣,他不會那樣,剛剛你談到說,既然你談到金融,金融它跟我們的銀行懸殊很大對不對?

副主委:是!

主持人阿娟:多大,可不可以讓老百姓知道一下?他們一個工商銀行,是不是等於我們一個全台灣銀行的總合?

副主委:(笑)我沒有具體的數字,但人數上,行員人數上或資產規模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阿娟:大到多大?

副主委:我想我不必替他宣傳。

主持人阿娟:好,那阿娟告訴各位有多大,他們隨便一個中國銀行,
一個工商銀行可能就是我們全台灣的銀行加起來,就差不多這麼大,所以一間就拼過我們全部了,
對!沒錯,所以那你知道對等基本上要兩個人實力才能夠對等,有的時候兩個人實力差距太大很難對等,
就算你表面上要把它做到對等也很難對等。
我來問副主委一個問題,日盛證夠不夠大?日盛金控,夠大了?!

副主委:不大,日盛金控不是很大!

主持人阿娟:不是,我是說比起那些沒有掛牌的民營小公司,大多了啦!
好歹也是個金控公司對不對?!我們還有一些什麼更小的,什麼信用合作社!

副主委:(急忙插話)小的不見得沒有競爭力!

主持人阿娟:好的那我們就,那沒關係,我舉日盛金控,我舉日盛金控的例子,
(我看副主委大概知道要被打臉了XD)
日盛金控有兩大單一股東,前兩大單一股東,一個叫做日本新生銀行,一個叫做建群,
他是一個控股公司,這件事在我們作財經的,跑財經的記者都知道,那是一個大家都知道,
但沒有公開的秘密,什麼祕密呢?就是建群其實就是陸資,建群其實就是一個白手套,
這件是金管會知道嗎?

副主委:我相信我們銀行局,其實在負責人的資格審查上,已經做好了相關的審查,
至於您提的是不是陸資,我想我們會再去瞭解(好一個政府嚴格的把關和審查),
我個人認為目前銀行局,已經做得非常的審慎了。(疑?)

主持人阿娟:所以就是我們對於人頭,這件事情完全沒辦法查!

副主委:人頭,可以盡力去查,但是我想世界各國,都無法對人頭去查。
(恩,把責任推給世界各國了~)

主持人阿娟:世界各國都沒辦法,對人頭去查,那我們三黃一劉(按:短線投資炒房),抓得這麼厲害,對不對,我們就有辦法查!所以我們會不會,碰到中資就轉彎?

副主委:不可能的。

主持人阿娟:還是我們真的能力有限?(阿娟你這樣要他承認嗎?)

副主委:我跟阿娟,我跟各位觀眾朋友報告,金融監理是高度監理,尤其是來自於大陸的投資,
我們金管會瞪大眼睛在看的,所以各位關心的事,絕對不會發生!

主持人阿娟:那我們有沒有總量管制?

副主委:當然有!

主持人阿娟:就是說銀行不管在放款,還是人民幣存款,有沒有總量管制?

副主委:人民幣存款那是在DBU(按: 指定辦理外匯業務銀行),就是境內的分行管,就是存款,
他對銀行來講我們是存款戶債權人,所以說其實他有三道管制,第一個我們已經金控對大陸投資,
不能超過淨值10%,銀行對大陸投資,不能超過淨值15%,另外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
跟OBU(按: 境外金融中心),就是國際金融分行對大陸的投資或授信,不能超過資產30%,
以及所有對大陸的授信(按: 銀行對於客戶授予信用,並負擔風險之業務)、拆借等等,
不能超過淨值的1倍,目前這個數字是62%,所以都合乎規定。

主持人阿娟:到這裡觀眾都聽不懂,(還真的聽不太懂)我只問一個簡單的數字,周刊曾經做過一份報導,
周刊說我們銀行的放款,放款給陸企,再加上人民幣的轉存,總共是1.5兆新台幣,
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擔憂的提醒,他說擔心,為什麼?他跟我們借這麼多錢,
我昨天舉一個例子,我說我跟銀行借錢的時候,是我跟銀行跪,等我借到錢之後銀行跟我跪,
副主委你知道,銀行主管每天都看我的節目,因為我跟他借太多錢了,我的房子跟他做了房貸,
所以他怕有一天阿娟沒有上節目,完了,這件事情大條了,今天我們跟他如此的規模不對等,
我們又借了他這麼多錢,你不會擔心嗎?

副主委:您的數字跟我們的數字,是相吻合的,因為淨值去年底是2兆一千多,我們現在有1兆五千多的曝險
(請參閱相關報導,報導),
那是62%是沒有錯,但是這些授信銀行他本身,除了金管會淨值的管理之外,
他本身有他的風險管理機制,
有業別,有地區別,有國家風險的管制,那這些其實很多授信,是對於我們大陸台商服務,
我們的銀行到那邊設據點,就是要服務我們的台商,其實台商也是我們自己人。

主持人阿娟:好,所以政府還是覺得,他們可以管理得很好。
(略)
台大經濟系教授 林建甫:我們跟香港很不一樣,香港跟大陸是在一起的,我們隔了一個台灣海峽,
我們有很多可以管理的,用管理的辦法可以杜絕很多大家擔心的國安問題。

主持人阿娟:說實在的老百姓,最不相信的就是政府的管理。今天來說我們都會管......

節目很精彩,只見金管會副主委招架不住的樣子,我想阿娟就是直接點出反服貿的最大問題,
"政府的管理",人民真的可以相信嗎?
還有那個林建甫教授說的,台灣跟香港不一樣,這點我認同,
因為基本上香港回歸後就是大陸的,簽訂「CEPA」就是意圖將港澳經濟與中國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連繫才是重點,這基本上跟台灣與大陸簽訂ECFA背後的意義是一樣的。
挺服貿的人,真的情願忽視政治的影響,
也要力挺,台灣必須這樣才能走得出去?
到底是走得出去,還是被統一了?

還是要相信我們的政府,絕對會把關的很好?
如果今天服貿都可以這樣先跟大陸談好再來開公聽會的方式來向全民做"說明",而不是溝通修正,
這樣的方式真的能夠讓人民信服嗎?










2014-03-28 16:06 發佈
台灣就這麼丁點大 官員都無法把關好

口號說簽服貿後能絕對對陸資把關?

爺們 你在說笑嗎?
服貿不簽也好
以後東協加一簽得成嗎?
還是東協加一也不要簽
你一簽就包括大陸,你不會不知道吧
wangchungte wrote:
台灣就這麼丁點大 官...(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