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部總經理對於服貿的分析探討之後
有一位北部總經理也對於服貿有自己的見解
只是兩篇結論不一樣
各位可以參考
服貿超級無敵懶人包 by Martin Cheng
服貿問題延燒至今已經多日, 台灣為此紛紛擾擾, 學生挑燈夜戰, 真是辛苦了這些學生了, 但是事情該如何處理, 總不能永無止境的僵持下去, 這些僵持, 到底是大是大非, 不能妥協有高度理想的堅持? 還是只是一群看不清問題全貌的少數暴力? 光為了這點又可以再吵個口水湮沒客廳, 台灣兩黨現在就像個照三餐吵架的愚夫愚婦, 每天為了擠牙膏的事情也要吵, 國家何來的競爭力?
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 有多少人能夠有耐心上行政院網頁去閱讀服貿條文? 這就跟投資股票一樣,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聽明牌看報紙買股票
少部分人才會針對該公司的基本面、財務報表、出貨狀況與技術差異化程度去深如研究, 對於有錢可賺的事情大部份人的態度都是如此了,
更遑論服貿這種不能幫你賺錢的事情, 有多少人肯花時間去研究條文?
因此我想以自己在產業界的經驗, 提供另外一種不需要研究條文的懶人看法與大家分享
[從貿易角度來看]
國與國間要談的事情撇開政治與法律外, 最主要的就是貿易關係, 貿易關係簡單說, 就是”關稅多少”與”相關行業是否可以互相進入對方國度”的兩國間規定, 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 當然要爭取所有國家都對台灣開放, 讓我國的企業可以自由進出他國, 大賺他國的錢, 這是無庸置疑的, 這也是台灣宿命, 一定要做的。否則台灣困在小島, 從此被國際邊緣化, 那台中台北高雄三港可以封幾個起來, 以免養出太多蚊子!
[從歷史角度來看]
當年英法聯軍為了打開中國港口, 賣鴉片給中國, 用軍隊打開市場, 為何? 因為英法的東西品質好, 產品特殊, 有競爭力, 當然希望打開市場, 大賺其錢。 反之, 當年中國市場大, 貨品相對競爭力較差, 當然不願意開放港口, 更何況是鴉片。時光交錯, 今天台灣也是產品品質好, 服務水平高, 現在不需要打仗就可以逼中國開放港口了, 台灣卻還吵得不可開交, 打算學慈禧太后閉關自守嗎?
[從市場規模來看]
台灣經濟起飛50年了, 從拎著一只皮箱世界走透透的企業主到現在科技島, 我相信所有企業主在開發世界市場的經驗裡面, 都會遇到兩個困難, 第一個困難就是台灣國家知名度太低。對於企業知名度的提升沒有1+1>2 的效果, 第二, 台灣本土市場規模太小,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 到世界盃去打籃球都會發現自己太矮了一點。
今天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 沒有辦法打敗中國好聲音, 真的是能力不足? 錯了, 是市場規模太小, 因為製作費太低, 所以拼不贏人家一集千萬起跳的製作費, 但是如果政府能夠幫台灣電視公司爭取到大陸的轉播權, 各位覺得台灣還是沒有競爭力嗎? 那中國好聲音裡面也不需要出現那麼多的台灣歌手, 您說是嗎?
[從實力面來看]
台灣服務業, 技術好, 服務好, 但是本島市場小, 中國市場或是其他大國市場, 只要跟台灣簽平等互惠的關稅, 大國就是吃虧了! 理由很簡單, 為何我要開放我的市場給你, 讓你的企業藉由我的市場來壯大? 尤其是中國市場, 不僅市場大, 技術與服務業水準也還沒有高過台灣, 更是不能開放太多, 中國對台灣, 韓國開放了, 不是引狼入室? 中國本土企業如何競爭? 結果台灣見到好康, 還要擔心統戰, 怕吃中國口水太多, 或有其他陰謀, 躊躇不前, 會不會想太多了? 中國與台灣到底是誰該怕簽貿易互惠協定? 中國已經強大了, 他還要擔心你台灣能跑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不用對你太好, 你也跑不遠, 除非你把台灣搬到美國旁邊, 不然你能抵擋終有一天13億人口超越美國的趨勢嗎? 台灣到底還要如何小心翼翼的怕那包著糖衣的毒藥? 如果你已經被人綁架了, 你還需要擔心他在你的飯裡面下毒嗎? 不吃絕對是死, 吃了不一定死, 何不逐條審查後, 勇敢的吞下肚, 放手一搏!
[從新加坡角度來看]
新加坡從一個完全不被看好的國家, 如今變成四小龍之首, 如何辦到的? 一個還有鞭刑的國家, 一個強人政治的國家, 都可以為了觀光開放賭場了, 新加坡的競爭力何來? 因為人才素質高? 因為國家外交強? 與人為善? 因為政府施政能力強? 還是因為人民勤奮? 都不是, 只因為新加坡走開放路線, 加上地理位置好之故, 中國崛起, 東協崛起,新加坡又開放, 人流物流金流, 要讓一個小島超越5萬美金國民所得, 換成阿貓阿狗來做總理也是輕而易舉! 反觀台灣的沒落, 是因為地理位置不好? 台灣最美的風景不是人心嗎? 台灣人才素質不高嗎? 台灣小小一個島, 為何那麼難拉出泥淖? 理由很簡單, 只因為藍綠惡鬥, 口水紛飛, 賣台帽子已經快變成白色恐怖了, 誰敢亂動!
當年許信良喊出大膽西進後就是退黨, 施明德與國民黨喝咖啡後, 也是黑箱作業從此失去舞台, 連戰的亞太金融中心喊到現在連他兒子都要出來參選了, 這個亞太金融中心卻連胚胎都還看不到。從新加坡看台灣, 只有一個問題, 浪費了那麼好的長相, 卻去當遊民每天空轉, 一事無成, 何不讓我來幫你執政!
[從韓國角度來看]
台灣從陳水扁8年執政就已經開始在空轉了, 薪資16年沒有成長, 現在馬英九6年, 還是空轉, 最近台灣服貿的紛紛擾擾, 看在韓國眼裡, 大概就是一個爽字, 沒關係, 繼續鬧, 盡量鬧, 韓國跟各國已經簽的貿易協定, 快要涵蓋貿易量的一半了, 你們台灣早已遠遠落後, 再加上我們的大長今, 來自星星的你, 政府補貼拍片圖利廠商低價賣國外版權, 借文化洗腦之力, 行品牌銷售之實, 韓國GDP 每年快速成長, 韓國兔就算再睡十年, 台灣龜應該還在原地打轉, 台灣口水繼續飛吧! 敬台灣!
[從日本角度來看]
台灣商人做生意最傷腦筋的是市場規模太小, 日本商人跟中國做生意最傷腦筋的是南京大屠殺的反日情結, 台灣與日本的親善, 要追朔到老一輩的台灣人, 他們從小就認定自己是日本人, 再加上228的事件火上加油, 讓老一輩的人懷念日本遠大於國民黨, 對於日本人的講究整潔, 不貪污, 老是讚譽有加。 台灣與中國的服貿或許是日本進軍中國的另外一個路徑, 因為, 台灣可以取得對中國貿易越優惠的條件, 對日本也有好處, 台日合作進軍中國的生意模式正可以消彌日本企業在中國遇到的反日情結, 台日合作可以反制韓國在中國市場的壯大, 這16年, 台灣只知道在中國搞代工, 日本品牌在中國受限於反日情結, 正好給韓國人一個機會, 藉由中國內需市場的規模, 壯大韓國品牌, 壯大韓國全球競爭力! 加油吧!台灣, 只能靠你了!
[從國際外交關係角度來看]
能夠提出貿易聯盟的, 一定都是大國, 台灣只有參加的份, 這些可以做莊家的, 美國的TPP, 東協的十國(人口數6億), 歐盟, 台灣最好都能夠加入所有貿易協定, 但是在國際政治敏感的關係下, 當然是先與中國簽訂後, 再去與其他國簽訂, 就像你要將產品賣入市占率前兩大公司, 你要先攻哪一家公司? 如果你先賣進去第二名公司, 再去找第一名, 那第一名會告訴你, 我們不用第二名的供應商, 但是你如果先進入第一名, 通常去找第二名賣東西時, 就很容易, 因為第一名都買單了, 你如果不買, 競爭力就, 會離第一名越來越遙遠。
美國市場比較大, 但是可以接受台灣先簽中國, 後簽美國, 但是如果台灣不簽中國, 跑去簽美國, 那政治敏感神經, 可能就會被挑起, 如同當年台灣要加入WTO, 非得中國先加入後, 才能讓台灣加入, 台灣兩邊都想簽, 但是順序不能弄錯!
[從政治角度來來看]
跟新加坡簽服貿, 跟美國簽服貿, 沒有人抗議, 但是從競爭力角度來說, 新加坡服務業的競爭力高於中國, 甚至高於台灣, 但是市場卻遠小於中國, 不簽也罷! 但是抗議與新加坡簽約的人卻少, 跟中國簽服貿卻可以引發如此大的軒然大波? 如果這不是政治口水, 那甚麼才是政治口水?
[從務實角度來來看]
服貿應該要注意的重點, 並非在”是否要簽”或是”哪些細節要逐條審查”, 由上述的幾個角度來看, 沒有不簽的理由, 反而是配套措施, 是否有幫會受到衝擊的產業準備好創業貸款與轉業協助, 才是重點。 將重點放在黑箱作業與逐條審查, 不免有本末倒置的問題, 這樣師出無名, 還用強占議會的手段(直接跳過遊行, 跳過中正紀念堂靜坐, 跳過絕食, 建議不如直接攻佔總統府更有力些!) 是否小題大作了些? 還是鬧一鬧也好, 讓年輕人至少有個宣洩過多的精力與悶氣的出口? 如果民主最高殿堂是隨時可以攻占的, 台灣還有法治嗎? 願意簽服貿是多數還是少數? 這樣就真的是真民主嗎?
[總結]
學生們真的不用擔心太多, 擔心賣台, 擔心黑箱作業, 這些或許都是該擔心的事情, 但是這些擔心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下才需要擔心, 也就是台灣是否吃虧了? 馬英九是否想當省長了? 如果簽訂貿易協定台灣一定不會吃虧, 馬英九在目前政治氣氛與媒體放大鏡監督下, 連小學生用童言童語寫信給馬總統講點國家大事, 搞不好媒體還正面報導居多, 如何賣台? 馬英九再聰明十倍也難賣台!
簽服貿協定從來就是不需要擔心的問題, 反而要擔心政府無能力去談判, 簽得太慢, 這點才是馬政府該打屁股的地方!
如果這些擔心的前提都是不存在的, 那為何還要擔心? 學生們為何不早早回家睡覺去, 卡早睏, 卡摀眠, 早早回家讀書, 幫台灣也為自己多累積些競爭力吧!
有需要自己轉貼免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