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反服貿」還是「反黑箱」?

到底是「反服貿」還是「反黑箱」?

如果退回服貿指的是行政院撤案不簽,奇怪的是為何A反B就得聽?(A吵B就得聽就是民主嗎?)
(萬一臺灣被邊緣化的情形更嚴重怎麼辦?)

如果是「反黑箱」,已承諾進行逐條審,這樣是否達到了訴求?


因為應該有一大部分人是因「反黑箱」(30秒通過)進去的,

然後可以看到內場慢慢的訴求就變成反服貿了。

可是很諷刺的是不管外面裡面都還是有「反黑箱」的標題。


那如果「黑箱」的訴求滿足了,接下來佔領的正當性??
2014-03-23 12:44 發佈

curstw wrote:
到底是「反服貿」還是...(恕刪)


反黑箱->同意

反服貿->如果同意

然後就是反馬皇了
curstw wrote:
到底是「反服...(恕刪)


現在還是黑箱
王金平都說了 送院會是要審什麼?
piwu0531 wrote:


其實一直以來國民黨都是贊成逐條表決


+1
何必拆開來? 就是「反黑箱服貿」
現在簽的問題太多, 學生要求撤回, 民進黨訴求重啟談判是同樣的
只是跟老共簽了要退, 馬總統要有過人的勇氣...

畢竟人家都放話了, 逐條審查都不行...
"阮次山:服貿逐條審等於馬英九背叛中國"
好強硬的~軟刺參~
piwu0531 wrote:
說的好像中國很想來台灣投資一樣 ...

你知道嗎 ? 其實台灣早已開放陸資好幾年了, 服務業也已開放了151項 ~

餐館業 飲料店業 電腦軟體設計業 汽車維修業 汽車美容業 電腦及周邊修理業 服飾

批發業 鞋類批發業 資源回收業 廢水處理業 等等通通都開放了 ...





結果咧 ??

總說 食衣住行

反正

近幾年 中國 進來的 食,不知道是不是 粉用得不一樣? 反正大多都倒了

衣? 我也不知道,我買過 外面標 100 % 棉 裡面是標 100 % 聚酯棉 的 中國 織品

這樣誰還敢買

住?不會吧,中國 豆腐渣房舍 大家 應該 還沒忘

行 ... 聽說 方向盤都掉下來了 ... 您會買嗎

以此警惕︰我們自己的產業,記得要顧品質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1. 國民黨的打算(我個人猜測),是趕快簽下ECFA(服貿是其壹部分),然後拿著大陸讓利的協議,去和美國談TPP。否則以美國的計劃今後要重新工業化,持續減少進口增加出口的勢頭,必然會打擊臺灣的出口,還會脅迫臺灣進口美國產品。但是在操作上,國民黨保持了其壹向的精英主義高人壹等的姿態,不願意也無能力放下身段來向民眾解釋宣傳。所作所為,不知道是在應付民眾,還是在應付自己。利用外部壓力搞黨內鬥爭的跡像也隱隱浮現,借用聖經的話說:“任何國家自相紛爭,必然衰敗;壹城壹家自相紛爭,也必然破碎。”

2. 民進黨在發動群眾,和輿論宣傳上,保持了其壓倒性的優勢,尤其是這次的網路宣傳,懶人包之類的東西鋪天蓋地,對群眾(不僅僅是年輕人)有非常大的引導性。在這方面比國民黨不知道要強多少倍,不愧為政治老手

3. 對學生們來說,反服貿的口號,自然比不上“反對獨裁黑箱作業,臺灣民主生死存亡”的口號來的要有煽動性。學生領袖們當然不會浪費時間向大家科普國際經濟新秩序,自由貿易必要性,分析服貿內容利弊等等,如果那樣的話,學生們早就跑光了!所以學生的公開訴求壹直是“反黑箱作業,程序不公正”。連請去的大學教授(政治委員?),都是在現場授課講“民主”,幫信仰不堅定的同誌們繼續做思想工作。

4. 壹個被忽略的關鍵點是,在網路上的宣傳,幾乎全部都是“反服貿”,但是正式提出的訴求卻都是“反黑箱”。這是因為私底下想要妖魔化服貿太容易,也太有煽動性了!這幾十年,大陸的形像已經被妖魔化了幾代人,已經深深的融入了臺灣的文化和臺灣人的潛意識當中。這次先把“紅色,共產,專制,邪惡”的中國渲染得如同壹只怪獸,喚醒大家的恐怖記憶,然後拿出被“赤化”了的香港有多悲慘做例子,再威脅大家今後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從肉體到靈魂都要被完全徹底的控制在“邪惡中共”的掌握之中,就算明知能夠從自由貿易中得到利益的人,都要嚇得關緊大門了。但是這套說辭,在正式的訴求當中完全站不住腳,如果把WTO, FTA, ECFA, 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未來的貿易和經濟發展規劃,不簽對經濟的打擊等等計算下來,這個貿易協定是早晚要簽的,只是看到時候大陸還願意讓利多少的問題。所以才用“反黑箱操作”裝點門面,而對服貿本身的利弊,暫且不提。

5. 我完全能夠理解民進黨的支持者(1.本土中小企業主,2.本土文化認同者,3.無特殊技能的普通勞工和農民伯伯),而且我覺得民進黨在某種意義上(平民主義色彩)反而更像傳統意識上的中共,而不是(精英主義)的國民黨。對經濟和文化被“侵略”的恐懼,我也能感同身受。曾幾何時,大陸人也每天都在批判“崇洋媚外”和“閉關鎖國”之間來回鬥爭。對外國的文化思想體制,也在“全盤接受”還是“去蕪存菁”之間左右搖擺。對外國財團逐步參股本土企業,也有人“痛心疾首”擔心國將不國,也有人“拍手稱快”慶祝與國際接軌。這個過程中,有數以百萬計的工人失去工作,大量的國有企業和資產被賤賣,土豪官僚外資買辦紛紛掘起,貧富差距逐漸擴大。但同時,大量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了起來,制造業從低端到高端逐步建立,市場經濟的規範和制度也在這個古老的農業國家推廣開來。但是不論是好是壞,這個世界的經濟壹體化,貿易自由化,和人才全球化的浪潮是任何人,企業,和國家都無法阻擋的。這不是臺灣或是大陸可以選擇回避的,甚至連超級大國美國也不能夠阻擋這個潮流。那麽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最大的保護自己,同時發展下去不要被歷史所淘汰,就是臺灣人民需要思考,而不是回避的問題。用“民主”來爭取這個勝利,而不是犧牲寶貴的時間,精力,和人才的耐心,壹心壹意的去追求壹個的表面“民主”,舍本逐末。
我也不懂現在到底是反黑箱,還是反服貿,

表達訴求是學生們的自由,

但無限期佔據立法院要求只有達到要求的才會離開,

這就是反民主了,

抗議的人=台灣全部人?

每個人都太無限放大自己的角色,

我覺得溝通跟表達不滿是可以的,但並不等於學運人們有資格跟權力代表全部台灣人做決定!

不能認為自己就可以代表所有人來要求政府做甚麼!

民選的立法委員跟總統沒資格代表人民決定,

那......現在非全體國民選出來的學運領導人們以什麼想法認為可以代表全體國人?

很矛盾的思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