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團嗆政府凍結調漲基本工資「連一顆茶葉蛋都不肯給。」時任政務委員的管中閔說,調漲基本工資讓企業活不下去,到時候別說一顆滷蛋,就連一粒米也沒有。施捨你的心態,非常傲慢。管爺是世界一流的經濟學者,爺告訴你基本工資阻礙經濟發展,聽不懂應該,乖點還有魯蛋,不乖連米都沒有。
然而我們試著劉姥姥逛大觀園,到管爺大學象牙塔的領域去拜讀一下經濟學者的見解,驚呼最低工資還真是經濟學的一大課題。經濟學家傅利曼曾說,他媽媽在蕭條時,因老闆付不起最低工資而選擇裁員,這跟管爺說的意思一樣。持同樣理論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ary Backer 教授曾經指出:「提高基本工資將會降低就業機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1946年的文章表示,如果所有人依法必須獲得最低工資,那麼,非技術工人,特別是最年輕和最年邁的,會很難找到工作。智利也曾力行右翼經濟學,將傅利曼奉為導師。
但是經濟學者也有一派認為基本(最低)工資為基本生存權的保障,可以輔助國家從事補貼。國內經濟學家吳惠林為文標題為,基本工資其實不是工資,認為這是基本生存水準,現今實施的「基本工資」其實是「最低工資」最低工資是政府公權力決定的,一定高於市場自然決定的工資水準,而稍一拉高工資就負擔不起而將邊際勞工解僱,而此等業者也往往是最微利經營者,因而也最可能隨之倒閉,其實所占比例非常微小,整體來看,衝擊也小,在做一般經濟計量實證分析時,往往得到不顯著的結果。
另外OECD國家所採取的多元制度,俾讓落後地區或弱勢勞工可以適用較低價格;基本工資能依據產業結構變化,針對服務相關產業就業型態訂定差異價格等也是一種因地制宜的方法。而近期受矚目的是近代著名的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周於紐約時報為文呼應美國總統奧巴馬提高最低工資的構想。他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目前美國的實質最低工資比60年代的水準還要低,許多研究也表明,提高最低工資並不會影響就業機會,因此呼籲美國應該立刻提高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是否影響就業,絕對不是一句叫工人去死死的話就可以說明,從近期的趨勢,經濟學家更去分析產業、國家發展階段去做分析實證。這本來是經建會應該去做的分析,而即便是持反對基本工資的諾貝爾獎學者,也不敢這麼粗暴成這樣,台灣爺們的醜態可見一斑。
pttw wrote:
看來台灣績基本工資85元就夠了...(恕刪)
錯 ! 依照GDP比例的話, 應該是87元 ~
這表示政府這幾年來打腫臉充胖子將基本薪資調到115元, 依GDP比例來算已經是
超標30%了 !!
對不起我這個人就是喜歡說實話 ~
piwu0531 wrote:
錯 ! 依照GDP比...(恕刪)
我不認為基本薪資過高30%,那是要看物價狀態的,115在台北恐怕很有必要,不然真的基本生活有問題,可在南部,恐怕不必要,事實上南部也沒給115,員工也不敢跟老闆要
pttw wrote:
但是經濟學者也有一派認為基本(最低)工資為基本生存權的保障,可以輔助國家從事補貼。
樓主這邊說的是現代發達國家比較主流的說法,當然也是有爭議的
而管部長基本上還是製造業需求者的包袱,以台灣還想在亞洲製造業佔據一席之地,那基本工資一拉上來肯定又是一批出走,那是一些廠商的生存需要,增加基本工資一定會讓部分出走,如果台灣現在是充分就業,那提高也無所謂,可以現在的失業率,要做出調整的政策,恐怕也不容易
此外是成本的轉移,薪資提高肯定是成本上升,那對物價影響到底多少,也不是很容易評估
老闆肯定不希望薪資上升,但這也得看企業獲利,尤其勞動力主要提供者的中小企業狀況,台灣在這方面這幾年真的需要調整,不然肯定要掛一批,但未必不是好事,能調整過來的競爭力會好很多,淘汰體質差的會有陣痛期,但不覺得有那個政府有那樣的勇氣處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