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部推動QCC活動已有幾十年歷史,效益達新台幣13億多,這些成果都是前輩們及公司持續不斷推動努力的成果,身為較偏向傳統產業的我們,改善效益不如一些知識密集與高資本支出的產業,如:tsmc、UMC等,一期改善效益即達幾億新台幣。這是產業結構不同所造成,我們不需和他人比較,專注做好自己即可。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從原點本質出發,如:住房(投資投機客除外)在近期房價在美國量化寬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等多項因素下,造成房價不斷高漲,買房應回歸本質,應考慮安全、便利、舒適、交通及財力等要素,而非買下去一坪能賺多少。所以在QCC方面我們須回歸本質,專注在問題點的本身,在改善前需持續加強邏輯分析思考能力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在改善後不斷的檢視問題點的改善效果,若改善效果良好我們就繼續維持下去並且設法水平展開,若效果不佳我們必須回頭檢視在QCC活動中是否在哪個環節疏漏欠缺周延的思考,如:改善前數據蒐集不夠齊全會導致錯誤的要因真因,而錯誤的要因真因即會產生錯誤的改善方法,最後當然效果不佳。由此例可知活動中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若是不用心就會發生差之毫米,失之千里的情況。
身為國際企業的我們即須有國際的思維,大廠之所以成為大廠都有他們的成功要素,如:TOYOTA有智慧與科技的結晶油電混合車及燃料電池車也就是強大的技術,APPLE讓世人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也就是創新。而我們有形象良好通路強大的XXXXX與優質的生產製造,前述兩大廠能不斷研發及創新靠的就相對優質的經營管理,所以我認為QCC可以很廣泛也可以很俠義,首先俠義就是把改善手法套好做出QCC,如此對公司的貢獻效果有限,廣義就是每件事物皆從心出發,如身為基層員工的我們,在工作上確實依照SOP並以最安全、最快速及無影響品質的情況下把件事情做好,並在熟練的操作過程去發現問題且紀錄下來,接著在空班之餘可加強問題分析之能力與改善作法的物理原理,如此點滴累積下將會替公司帶來許多無形的效益,如:生產團隊士氣高昂、高品質產品、降低製造成本及良好的縱向與橫向溝通等等。向下扎根才能放眼世界,我們將不斷的朝此方向前進並止於至善。
近期油品事件不斷發酵,許多相關廠商皆有災情見報,其中我們的競爭對手頂X味X使用假油風波越演越烈,心想會不會我們也中招了?若是中招公司形象將會受損。公司的形象都是所費不貲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如:某產品與某產品在電視台的長秒數形象廣告等等。若此時先暫時停止生產相關之產品,待檢驗合格後再重新上架,此動作可讓消費者強化對我們產品的信心,並帶來無形的效益,雖然這會造成短期營運的衝擊,但我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危機就是轉機,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改變我們將不一樣!!最後分享幾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
不知道這樣寫會不會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