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先砍製造業,服貿後再掏空服務業,
還學不會教訓就沒救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31/today-fo1-3.htm
吳朝陽:危機就是轉機 政府說風涼話
馬政府簽署兩岸服貿協議衝擊台灣中小企業,事後才強調會輔導業者轉型,台灣省印刷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名譽理事長吳朝陽昨天表示,馬政府口中的「危機就是轉機」根本是風涼話,台灣印刷業現在毛利只剩五%,已是弱勢產業,政府根本是「稻米生產過剩,還開放農耕隊進來,再叫我們轉型升級」。
六萬多印刷業者 生計堪憂
台大經濟系昨主辦服貿協議系列研討會,吳朝陽與會表示,政府聲稱服貿協議沒有開放出版業,只開放印刷、零售、批發業,但是台灣出版很自由,印刷任何東西都不會「半路被攔截」,這種協議內容與直接開放出版業沒有兩樣。
吳朝陽說,服貿協議嚴重不對等,中國對台灣只開放市占率僅三十%的工業印刷和包裝印刷,若要印海報書刊,必須有書刊准印證,若要投標公家機關承包文書印刷,還要有「秘密載體證」,這是台商不可能得到的;反之台灣則開大門走大路,絕不會一國兩制。
吳朝陽進一步指出,中國挾帶龐大資金來台,只要投資幾家大型印刷公司,就可以掌握台灣印刷業,衝擊國家安全;台灣在戒嚴時期,陸海空三軍都自設印刷廠,後來裁撤,印刷品改為招標委外承印,中資若來台,我國國防機密、水文資料,都可能流到對岸。
他更指出,香港出版社紛紛倒閉後,中資色彩的「中聯出版社」一枝獨秀,因獨占市場,出版時甚至可以更改「不妥內容」,未來台灣可能步上香港後塵;服貿協議影響六十幾個產業,「和馬關條約沒有兩樣」。
吳朝陽說,服貿協議衝擊六萬多印刷業者,經濟部工業局卻很天真地說,會花很多錢來輔導人民轉業升級,這就好像台灣稻米生產過剩,甚至已經休耕,政府卻又開放農耕隊進來,「叫我們趕快轉作、升級,改種五穀雜糧,還安慰我們危機就是轉機」,人民無法認同。
huangcc72 wrote:
ECFA先砍製造業,...(恕刪)
台北市印刷業職業工會理事長林金仁表示,印刷業有大小月,台灣內需市場淡旺季明顯,開學、過年等年度時節有固定工作,印刷業一直存在臨時工應付所需,加上大宗接案印刷業者早就去對岸設廠,對人力影響有限,不必過度擔憂。
台灣印刷產業技術一直都算還不錯,但想做台灣生意或想跟台灣人做生意,不是1、2天就可以做的,必須還是要有互信基礎,大家都做了那麼多年,面對的都是老主顧、公家生意。
有工作大家都會公開標案,有利潤就做、沒利潤就看誰敢吃下來,以現況來說,就算是低價搶標,客戶還是會擔心品質,因此無論人力、資金,想要打進台灣市場,還有一大段距離;外界把服貿協議看得太嚴重,在我們工會好多人的觀點來看,其實只要把自己做好,沒必要這麼緊張。
★經歷:17歲進入報社檢排部,45歲創業,投入印刷業41年 林金仁 68歲 台北市印刷業職業工會理事長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針對服貿協議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印刷業市場,恐衝擊台灣市場,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日表示,陸資只能投資台灣既有公司,且不能兼營其他行業,股權不可超過50%;經濟部官員則說,台灣印刷市場無法被壟斷,經濟部當初已評估過,這個門檻將讓大陸業者「不會來台投資」,而台灣業者可進入大陸市場,「大家應樂觀一點」。
因為擔心受服貿協議開放衝擊,士林、北投區印刷業者今日前來立院向親民黨立委陳怡潔陳情,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恰巧選在同日前往拜會陳怡潔,陳便邀王郁琦對業者就服貿協議問題做說明。
業者擔心開放陸資將衝擊市場,造成生計無著,王郁琦說,開放陸資來台後只能投資現有公司,股權也不能超過50%,且不能兼營其他事業,所以經營權還是由台灣人掌握;而我方則可以到大陸去獨資開印刷公司。
陪同前來的經濟部官員則說,台灣目前印刷業者「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壟斷或寡佔台灣的市場」。目前排名前10大的印刷業者,每間資本額都很高,也不會願意將自己股權釋出,且國內印刷市場漸漸地在萎縮,原因並非市場因素,而是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改變而導致。
他還說,工業局當初已評估過,大陸業者不會來台灣投資,「就算有比例也會很小」。台灣市場只有700億元,而大陸的市場是台灣的58到60倍,以兆元計,希望大家可以樂觀一點,把眼光放遠一點。服貿協議可以建立平台,把業者引導到大陸,找到更大的商機。
他也說明,工業局當初已評估過,認為大陸業者不會來台灣投資。台灣市場只有700億元,而大陸的市場是台灣的58到60倍,以兆元計,希望大家可以樂觀一點,把眼光放遠一點。服貿協議可以建立平台,把業者引導到大陸,找到更大的商機。
王郁琦則說,他一定會請負責印刷產業的經濟部工業局做評估,對業者說明將來會有什麼影響,若真的受損失,也會提供解決問題的管道。
反正印刷業就算沒有陸資來台好了…
只靠台灣這個慢慢在萎縮的市場,早晚也會倒掉的
peterboulong wrote:
台北市印刷業職業工會...(恕刪)
台灣印刷業都是小公司,不會想前進中國, 只有挨打的份,
這位林先生以為台灣印刷技術好,那又怎樣? 印刷這種東西很多都是借量來壓價
中國只要憑借資金把價壓下來,技術再好又怎樣,不就等著收掉而已?!
HappyDavid wrote:
做官的會為他講的話負...(恕刪)
牽涉超過三分之二服務業就業人口、營業額逾十四兆的十八項產業,竟全部交由十八位基層公務員負責「溝通」。政府為何出現「溝通無效」、「談判失策」、「信心危機」三大問題?
十八個倒霉的基層公務員,竟要負責十八項服務業、十四.六兆營業額、二八五萬從業人口的生計。這項不可承受之重,掀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業者反彈之謎。
服貿談判 幕後解密
馬政府做事都是急就章,執政5年多來一事無成..
簽服貿前連評估報告都沒有,還被中國官員譏笑說連自己想要甚麼不想要甚麼都不知道..
這樣誰能相信這協議的品質,
此外, 十年只會影響GDP 0.025%的服貿協議,影響範圍這麼大但沒有急迫感, 馬政府急的是為什麼?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