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這兩天鬧的沸沸揚揚的毒澱粉事件所發文的
小弟一直覺得很奇怪
為什麼台灣的食品在國外被驗到有不合格的化學成份
通知下架徹查
輾轉回到台灣之後,每家廠商似乎都對自家產品
非常有信心
而且還真的拿出SGS的檢驗報告
證明該產品是符合標準
這就奇怪了... 為什麼國外明明就驗出來了
在台灣驗就沒事?
是台灣實驗室的技術比較差嗎? (應該不至於吧)
而且還不止一次,從德國到新加坡都是如此
有沒有相關專長的大大們可以給小弟解答
因為小弟是外食族阿QQ
實在不想年紀輕輕就洗腎...
還是當中有什麼隱情嗎...
我跟你打包票,
你說你的東西要送檢驗,
那你是要驗什麼標的物?
這一段一大票人不清楚!
以為有送驗就好!
你想知道某中藥中重金屬的含量,
卻選擇了氣相層析質譜儀來做,
然後說該中藥中沒有重金屬。
這種報告連大學生看了都覺得好笑。
分析從樣品的取樣開始就是學問!
前處理、選擇儀器、調整儀器到最後報告的判讀都是學問,
每一個都可以搞死人!!
廠商送一批貨要檢查DOP,
SGS報告在某個值以下,判定為陰性。
廠商把報告十倍大放在公告欄,
並且宣稱我們的東西經過SGS檢驗,
絕對合格、絕對健康~
靠~
那其他種類的phthalate呢?
那其他種的添加劑呢?
一個項目就要一筆費用!
我跟你保證廠商一定只挑選少少交代的過去的種類做!
一批貨要驗8000種項目,
你說有可能嗎?
吃不死人就好了!
我是這樣看這次毒澱粉事件。
上次塑化劑事件,絕對是純屬意外發現。
以後會不會還有其他不該添加的東西被發現!
絕對有!!
只是這些可能不在常規的檢驗項目,
廠商不會勾,實驗室也不會做!
我絕對相信SGS的報告是正確無誤的!
比方說他們的報告宣稱某樣品內的DOP在5ppm,
在該實驗室容許的誤差範圍內,就會是可信的!
不可信的是
廠商那張嘴!!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