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南韓與台灣-泡菜與蕃薯

校園意語:泡菜與番薯,Life is good?

好文分享,先不要完全認同這篇文章

請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幾段話節錄自原文

"韓國人每分每秒都要做對未來找工作有意義的事, 這是作為韓國學生很基本的事情。 像我大一時 ,同學全都在準備公務員考試 。去圖書館看,大家都看一模一樣的書。反過來說,我覺得臺大學術環境太好,但是你們都不認為。"

反思台灣:開放的學術環境有助於解決經濟困境與社會問題嗎?

沒有!

考量一切"無法改變"的現有條件,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通常只有一種

台灣的高等教育學術環境是國家負債"養"出來的

以我理工學院出身的背景,許多大學教授的研究計畫只是為了領錢

領國科會的錢,至於國科會的審查委員也是"同行"或是"前輩"

如此"代代相傳"真是好一個上樑不正下樑歪!

"其實每次看臺灣主流媒體提到韓國 ,說什麼韓國簽FTA競爭力太強 、臺灣企業要緊張、臺灣人要團結等等 ,我都覺得很荒謬 。在臺灣關於韓國的報導都不提負面因素 ,韓國人達成經濟之後, 失去了什麼? 沒有人告訴你。 像臺灣現在在拼經濟嘛,達成目標以後,會失去什麼?在韓國很明顯能看到,達成競爭力後,人民並不幸福。韓國人的心態是「人民是為了國家存在的。」我們非常犧牲自己,被大企業剝削、被國家剝削。像我當兵兩年,一小時才領臺幣兩塊錢,沒有人覺得不對,這完全是為了國家。臺灣反過來,好像太分裂了,自己最重要,國家不知道在哪。"

反思台灣:一次只能做對一件事,也只須做對一件事!

幾十年前台灣的製造業從代工起家,紡織、塑膠、電子、半導體…

那時哪有什麼環評,經濟發展才是王道!我們可以說是用環境交換產業發展

如今幾十年過後,許多廠商還是代工!只是多了許多亞洲客戶,甚至是中國客戶

這些廠商一直在微笑曲線的底端,不往頭尾兩端走,難怪今天"微笑"不起來~

代工不是不好,它是在那個時代"最好的選擇"

我們在那個時代做對了這一件事,因此在歐美景氣繁榮時,我們也搭上了順風車

那麼這個時代"最好的選擇"是什麼呢?我們要拿什麼來交換呢?

"臺灣社會對韓國的想像其實很薄弱,藝人是其中之一。我覺得藝人是威權體系下長出來的東西,五個陌生人怎麼會組成一個團體?某天突然說:「我們是少女時代。」其實這些團員完全沒分到錢,一個月一個member只有四萬左右的薪水,相當於普通韓國上班族的薪資。"

反思台灣:半斤八兩!

"談到大企業壟斷和資本社會。臺灣目前還沒有大企業,不知道壟斷是什麼。好像從反旺中後有一些模糊的概念。而像韓國長期被大企業壟斷,比方說我畢業後一定要在三星、現代等大公司工作,如果在韓國有反旺中活動,我會站出來嗎?絕對不會。反對一個企業壟斷,就是反對所有大企業的意思。他們手上有黑名單,反對的人絕對進不去大企業工作。而大企業跟其他企業的薪水差距又極大,一般上班族拿的薪水跟臺灣的22k差不多,所以大家都拼命往大企業跑。整個社會,特別是學校,很悶,沒有反對的聲音出來。臺灣目前往韓國這樣的方向發展,有一天,也許換你們沒辦法再站出來。現在的臺灣,反旺中還可以去蘋果。但是在韓國,我們沒有選擇,真的沒有選擇。"

反思台灣:現在進行式!

"韓國很久以前就有媒體法案,基本上媒體跟政府是獨立的。韓國的政經環境,是政府、企業和媒體,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架構。他們互相合作,又交相聯姻,比如說三星的孫子跟中央日報的女兒結婚,李明博的女兒又跟誰結婚……韓國人的家庭觀念又很龐大,形成社會裡頭一個固定的階級。"

反思台灣:現在進行式!

"敢批判的一成媒體有是有,但是賺不到錢,越來越薄弱。可以說這個三角形的架構都壓迫這一成的媒體。像MBC(文化廣播公司)是反政府的,這次因為李明博直接派自己的人空降董事會,就發動罷工。罷工以後咧?要媒體報導才會有人知道嘛。誰來報?沒有人報,因為他們是一成的。唯一一成媒體罷工,另外九成沒報還批判他們搞社會混亂。慢慢這一成也不見了,沒有希望。"

反思台灣:現在進行式!

"韓國依賴大企業大概40%,依賴程度太大了,來不及轉型。就像韓國核能占全國總供電量33%,要談轉型,多麼難!反觀臺灣的核能占供電量的16%還可以想到要節能、要怎麼處理等等,但是已經達到33%時,誰會提出?比較臺、韓社會,我覺得臺灣如果一直往韓國這方向跑,很可能以後就來不及轉型了。現階段以韓國人來看稍微有希望。大致上是這樣子,媒體這部分真的很荒謬,臺灣媒體不錯啦,至少還有蘋果日報。"

反思台灣:停建核四絕對來得及!

我絕對相信核能發電的"能源技術"是安全的技術

核四的問題在於台電的迂腐、承包工程品質、台灣位處地震帶

第一項是人為問題,公司文化,而且全台灣就這一家全國的電力公司

第二項也是人為問題,工程公司的工程技術品質 "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

第三項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自然環境條件

所以我反對興建核四!

"韓國是高度壓迫的社會,各個社會單位壓迫個人,家庭、學校、老師都壓迫你,你要演好你的角色。臺灣就無所謂,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我好羨慕。不過臺灣人普遍不知道自身擁有的社會有什麼好處,還有該怎麼保留?"

反思台灣:自由是創新的溫床,我們還有機會!
2012-12-11 16:43 發佈
簡單講

台灣好的不學,專學到一堆缺點....

缺點還給它發揚光大
別的國家的優點要學 缺點就不要學了 要藉由別的國家的經驗來反思我們的處境跟方向
粉多地方我很贊同他的說法

我公司的韓國同事和韓國的客戶
說他們很悍,其實我可以感受的到他們壓力很大,

我曾聽見我前老外老闆再跟另外一位高階經理人說的一段話:
台灣很容易找到奴性很高的"專業經理人"......
只要丟一根爛骨頭,好幾隻狗爭先恐後甚至互相殘殺,也會想辦法幫你撿回來

他私底下也跟我說過:
"追求卓越,用力爭第一,是資本主義壓榨勞工成本最低廉的工具。"......

被調的幾個國家的短期駐勤,
終究我還是最喜歡呆在台灣。
我很滿意我現在的工作,雖然我私底下知道,
我薪水是新加坡同樣職位同事的四分之一
但夠我用了,我知足常樂~~~~


南韓與台灣-泡菜與蕃薯

應該加入

大陸竽頭 , 日本拉麵 , 越南河粉 , 泰國沙嗲

印尼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