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苗栗七朵花事件

google 苗栗縣照南國民小學Magic Party
可以看到他們開會的狀況

我這個外人看這則新聞的感覺是
現在的老師太好當了, 放寒暑假, 還可以跟上司嗆聲, 開會可以大小聲. 拿告人當口頭禪......
有熱忱的老師很多, 是我也不願意讓小孩去那讀書.
去找其他有熱忱又沒有這些顧慮的老師更好.


2012-09-28 11:31 發佈
DBGJPR wrote:
google 苗栗縣...(恕刪)


是不是有男老師也在那個團體?

dreamcalvin77 wrote:
是不是有男老師也在那...(恕刪)


瞧不起菊花嗎?

dreamcalvin77 wrote:
是不是有男老師也在那個團體?...(恕刪)



那男老師是"娘"們嗎~~
DBGJPR wrote:
google 苗栗縣...(恕刪)


的確! 看完youtube後...
我也不希望我的小孩接受這種老師的教育

雖然我也搞不清楚中間到底有什麼爭執
不過看這群老師回應的態度與表情...
真的有點...跋扈好鬥的感覺
雖說據理力爭, 但似乎有點爭論過了頭

是現今創新教學造就出來的師資嗎??
過去老師諄諄教誨的氣質與風範呢??
真不敢想像這樣的教育培育出下一代的品質...
給個連結


看完了之後,真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這樣的老師,真的很讓人質疑他們的教學態度是如何
最好笑的是面對媒體時,硬裝出來委屈的神情
跟在開會時的強勢態度,真的天差地遠啊~~

面對媒體的嘴臉


這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啊~~~
看完之後,這樣的說話態度
讓我想起國中時期同班的行為表現比較差的學生..
為啥那些老師在嗆很怕的時候都沒有發抖或尿褲子,反而感覺有點
口氣叫囂不是用語字就能掩蓋的其真正表達的態度,真是好~~奇怪的心態啊
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所以什麼形形色色的人也是有的,老師也不是都是聖人,
但我認為也許這幾位老師是真的很有教學熱忱,但在處世態度上真的還有需要改善的空間,
不需要因為自己站得住腳就口氣大了點,
難道小時候沒有學過一個道理:風越大時,蘆葦(草)被吹得越低,越能禁得起考驗,
同樣的,人都是吃軟不吃硬的,姿態放低不見得就是理虧,沒有必要凡事都要爭出頭啊!
爭到最後,真的有"贏"了嗎?
她們不過就和時下的7年級年輕人沒兩樣啊!
這個世代的人現在在職場上看主管都不是很順眼,都很敢嗆主管,
對她們來說,這沒有錯,因為在她們成長過程中,她們所接收的訊息都是支持這樣的行為及態度的,
不能接受的是老一輩的人(四.五年級的主管),
在這個新聞裡,我只看到了矛盾的一點:今天當她們的態度不被主管(校長及官員)認可時,
她可以認為是打壓,
同樣的,她們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小學生行為時,她要用到提告或處罰時,
是不是也同樣犯了她主管的"錯誤",
這樣不就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在事情的處理上是兩種標準嗎?
如果在老師眼中,"教育"有一定的"糾正"成份時,則她本身必須要有更高的道德標準,
在糾正學生時才有立場可言,
否則若她所作所為也都不允許有被"糾正"的時候,
她糾正別人的標準何在?
這也是當年我明明可以去念師院卻不選擇的主因,因為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到這樣的高標準,
"人緣"也是小朋友在學校中很重要的學習過程,所以老師在學校人緣好不好,
都是會被學習的,沒有學生希望自己的老師在學校是異類,
打從我小學時,學校一定會有幾位老師是比較談得來的,
這幾個班級一定是互動比較好的,但這次事情可以鬧這麼大,
只能說,她們人緣可能真的不太好,有得罪到不好惹的人了吧!

可以請 教過這些老師們的老師們 出來發表些意見...
以法律及談判的角度!
本就該基於自己的立場與利益據理力爭.
若沒有錯, 本沒有任何必要與敵對方(有可能侵害己身權益者)低頭跟緩頰.
重點是事實與對錯!
且這些基本原則, 不因任何職業身份而有所不同!

而"態度"是非常個人主觀認知的東西, 人人標準與認知不同.
去討論或判定"態度"上的東西基本上是無意義的.
任何"法規"也不會去規範這種空虛無標準的東西..
若用"態度"可做為獎懲或價值判斷依據時, 其後果是非常可怕的事!

基於法規提告以維權, 本就是所有公民的權利.
侵害他人權益者, 要遂行其不法言行前必需考量對方可能採取的法律程序及後果.
這也是制定法規(含罰責)以維社會及國家整體秩序的目的.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