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請大家, 就事論事, 理性討論
懇請01網管, 別任意移動/刪除文章
=========================================================================
所謂 "貢獻"
應是指那些
基於商業考量, 不需要做的事, 但為了國家, 商人犧牲自身利益, 特地去做的
HTC 大賺的那幾年 對台灣有過哪些貢獻?
有人知道嗎? 還是那些發表"搶救"言論的官員知道, 可否娓娓道來?
如果有 "貢獻" ... 那htc經營有困難, 大家挺你
本來想買 i-phone, Samsung的, 特地改成買HTC
這樣就有道理
===================================================================
HTC 對台灣沒貢獻, 這部分我沒意見
個人以為, 台灣有良的企業, 屈指可數,
大多數商人都一樣, 在商言商, 利益導向, 社會責任擺一旁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是:
國家是否應用公共資源, 來營救一間對國家沒有貢獻的民間廠商??
要救
不救
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政府應該有義務講清楚
===================================================================
補充
廠商能不能生存, 照理應交由市場供需決定, 適者生存
政府不是不能出手, 但難就難在, 該什麼時候該出手?
個人淺見: 當不公平競爭出現, 或是整體經濟不佳.... 導致廠商經營不善的時候
政府就應該出手相救
(例: 2009年美國政府, 出手金援三大車廠, 這三家廠商的當時都有極佳的產品競爭力, 但受限於整體經濟不佳, 銷量劇減)
但如果
某個產業, 整提需求在增加, 銷量不斷上升..... 但只有特定廠商的銷量在下降
這就是
特定廠商本身競爭力的問題
救不得的
政府再大
都沒有辦法逆勢而行
只會助長投機客, 跟政府對坐, 套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