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大學學費調漲,送阿!

教育部今天(19日)表示,今年大學學雜費調整案目前有3個可能方案,分別漲0.42%、0.83%和2.42%,正在徵詢各界意見,預計4月定案。

  教育部官員表示,大學學雜費調整可能的3個方案,以一般大學65個院校,國立大學學費新台幣3萬元、私立大學5.5萬元進行模擬。

  甲案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勞工薪資所得成長率和招生人數,國立大學30校上漲0.95%、285元,私立大學有23校調漲0.88%、484元,4校調降0.42%、231元,另外7校不調整。另1所學校為宗教學校,不受影響。

  乙案考量拉近公私立學校學費差距,同時反映學校辦學新增的人事成本,國立大學20校調漲3.17%、951元,10校不調整;私立大學12校調漲0.23%、127元,6校調降,17校不調整。

   丙案考量單位學生成本年增率,直接反映在學雜費上,充分考量學校辦學新增的人事成本;國立大學20校調漲8.55%、2,565元,10校不調整;私立大學12校調漲3.99%、2,194元,6校調降,17校不調整。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說,這僅是徵詢的可能方案,一切還在討論中,4月會做最後決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漲學費是不錯,不過也漲太少了,漲的真是不夠力,跟國外比起來台灣念書很便宜了.

反正我不會再回校學繳錢了,所以我支持大學學費調漲!! 送阿

不過正經點來說...我還是要得在說明.為什麼大學學費應該要調漲,漲越多越好.

大學太多了,很多人念了大學後,越念越蠢.

作報告呢?阿就只會複製貼上(至少七成八以上)
期中期末考只會作小抄,影印縮小唷(至少六成七以上)

大學畢業,談吐反應跟國小生一樣.
連不懂裝懂都裝不出來,理解和學習的能力完全沒有進步.(七成八以上)

學費調漲後的正面效果我來跟各位分析.

目前大學畢業生 起薪媲美外勞 很多工作 計算機打下去,一小時才120~130.
也許一天比外勞多賺了兩百元.但是唸書至少花了七十八十萬.
80萬除以200元=4000天
一年才365天.
念大學已經浪費四年了.
投資讀大學的錢還要多花10年才賺的回來.

哎呀 如果不是要當知識份子,念大學就輸了十四年.


再來說說學費漲一倍的好處與對社會的正面效益.

學費變貴,願意就讀的相對會變少. 必然的.

當願意讀大學的人變少之後,一半以上的學店都可以打烊了.

如果不要念大學,大家早一點開始工作,台灣的生產力是可以提升.

在我看來物競天擇也適用於教育.
適者讀,不適者不要讀,就像很多工作在徵人的時候,都會註明無誠者勿適.
因此高等教育實在沒有普及的必要.

不適合讀書的人去讀大學,根本是浪費時間浪費錢.

有不少人還是家裡沒錢,也不適合讀書,搞不清楚人生卻又助學貸款去念大學,讀書的時候要打工賺生活費,畢業後還要還學貸,搞那麼辛苦為得是甚麼?

那麼辛苦為得是甚麼?

為得是媲美外勞的起薪. 就算有高一點,也高不會很多.

我不是好學生,但當我知道一些國立大學畢業,出社會後也一樣很苦,很多人才也只有兩萬五,看到這些人才認真念書,但賺錢也不怎麼樣,送阿.

各位鄉民,如果你們的有表弟表妹在念高中的,如果他們沒有明確的志向,律師,醫師,老師,科學家之類的高知識分子,請勸他們不用升學了.

把錢省下來,拿去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For example,
現在社會很看外表 當一個人是無經驗的白紙時候,人家看的就是外表了.
除非你要當知識份子,技術人員.
否則,大部分工作,外表肯定是錄用的第一考量.
(男主管面試女生,想挑正的.女主管面試男生,想挑帥的)

沒念大學的正妹拍拍照片,比碩士生還好賺.不要懷疑,社會便是有這種風氣.

很多人碩士畢業還是處男(不要笑是真的),而沒念碩士的帥哥到了一般碩士生年紀,馬子都不知道換過幾個了.

讀大學的錢拿來整型,符合現代的社會風氣,比較實際.投資外表,報酬率高,回收得快.
而念書?報酬率低,回收效率也真是問號.


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很大的問題.普遍台灣學生缺乏投資報酬率的觀念.
難怪賺錢賺不贏別人...


如果沒有當高知識分子的意願和野心,大學真的不用浪費錢去念.
(我相信大部分讀大學的,甚至還讀碩士班的根本也沒興趣成為高知識份子.)


通過調漲,讓一半以上的學店關門.
通過調漲,降低大普遍的升學意願,把時間和錢留著去學專業性的東西.

Another example
巨匠電腦和地球村各泡兩年,隨便都比四年畢業的大學生來得有程度許多.
(費用也便宜,差不多十來萬就很夠了...)
2012-03-21 11:20 發佈
典型的美式資本主義思維

原來哪些人可以讀大學,哪些人不該讀大學,是要按照他老子負擔不負擔得起學費來決定?
那也只是爽到一些成績差但老子有錢的小孩,可以讀到更好的學校,
因為原本有些成績比他好的人負擔不起而放棄了.

別忘了,教育機會的均等是階級流動性的基礎
如果階級無法流動,窮人小孩的機會被剝奪
就會造成階級對立,社會上仇富的心態愈強,有錢人要過得安心恐怕也很難
某些有錢人也不要忘記,自己原本也是窮苦或小康出身,沒有當年相對公平的教育機會與便宜的學費,會有今天出頭天日子?

樓主講的那些問題,解決關鍵在學校,在教育主管機關,在教材課程的設計,在老師的態度.
如果沒有正本清源,就算把學費提得再高,就能解決問題嗎?


如果說大學生入學的素質那麼差,那麼為什麼不問說究竟是怎樣的高中,會教出程度這麼差的高中畢業生?依此類推,會有程度那麼差的高中生,很可能又是國中教育就已經出了問題,etc.

按照樓主的邏輯,那豈不也都該歸咎到是因為高中,國中學費太便宜了,所以才會教出一堆笨蛋?
還是說,很多小孩根本就不該念國中高中的,小學畢業就嫌太多了?
要不要乾脆連小學學費也多漲一點,讓一些負擔不起的父母死心,早點把小孩送去當學徒才是正辦?
中國有句話: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樂也!

不過如果仔細思考一下,英才要嘛本身就是絕頂聰明,不用你教,他自己也可以學得很好,要嘛就是先前別人已經教得好好的了,你今天只不過是撿現成便宜,沾前人的光罷了.所以建中北一女考上國立大學的升學率很高,根本沒有甚麼了不起,因為本來就該如此,並非建中北一女的老師有多厲害.反而是一些私立高中招收程度原本考不上公立高中的國中畢業生,三年後有辦法讓他們考進一流的國立大學,那些私立高中的老師就很強,加值程度很大!

後段私立大學不要光只會抱怨收到的學生素質太差,那不會改變你們學校的命運,提高學費也只會加速學店早點倒店而已.唯一的生路就是想辦法把笨蛋學生教成有用的大學畢業生.當然現在的執政當局認為廣召陸生才是正辦,不過陸生也不是傻瓜,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也要唸國立大學,就像當年的僑生一樣,有些還非第一志願科系不唸呢
念大學不管是公立或私立
都有用到政府的補助或資源
雖然很多人或學校只是浪費資源..
再者,使用者付費本來就天經地義
如果說,大學畢業將來能賺更多錢
多付點學費也是應該的~


唸個私立大學四年
光學費花個50來萬,
生活在花個50來萬...
便宜點算100萬

從國小國中高中.唸書超過十年,花不下千萬
畢業後每月賺22K..
這千萬,得賺幾年賺回來?????....
唸書,c/p值還真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