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牛奶伯 wrote:
擁核者昩於世界趨勢...(恕刪)


你引述的文章帶出來的結論有邏輯上的問題,核電投資下降是因為缺電投資蓋了核電廠至少40年不用增加當然是降低的趨勢,蓋了風機不可能只裝幾支就打平缺電缺口,自然是上升的趨勢,這數據只看表面金錢支出還真是隨人解讀呢
anjoep wrote:
你引述的文章帶出來的結論有邏輯上的問題,核電投資下降是因為缺電投資蓋了核電廠至少40年不用增加當然是降低的趨勢,蓋了風機不可能只裝幾支就打平缺電缺口,自然是上升的趨勢,這數據只看表面金錢支出還真是隨人解讀呢


真會掰啊.

借用TW energy大的資料 : https://www.iea.org/geco/electricity/

全球的電力結構裡, 核電只佔10%, 而且這些大致都是1980年代以前建設的(1979年3月28日發生三哩島事件後, 核電就被多數國家唾棄了), 之後新建核電機組就像雲霄飛車向下狂跌, 沒什麼國家要蓋了.

當然, 中國例外啦, 黨想蓋就蓋, 誰敢嘰嘰歪歪就抓起來

2016~2017年間, 新建的綠電達383TWh之多, 新建核電則只有26TWh而已. 前者為後者的14.7倍.

全世界都在拋棄核電, 數字會說話.




stunmaker wrote:
我真是越來越好奇,美...(恕刪)


剛剛查了一些資訊
發現有一些與台灣差異的地方
1. 風機大小, 使用9.5MW, 跟越南的資訊一樣, 較台灣擬用的8MW, 價格優勢有20%
2. 他是罕見的費率越來越高, 這種計價方式可能是考慮減緩對電價的衝擊,
但是開發商居然會同意這種計價方式,是比較讓我訝異的地方
3. 他可能是25年的合約, 因此價格較低就比較有合理性
理由a. $118.30 / $74 = 1.598 也就是說 118.30 相當於$74 經過 24次的2.5%提價後的價格
理由b. 下面的連結有提到25年的數字
Vineyard Wind, our first offshore wind far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act guarantees a total Host Community Payment of $16 million, plus an additional $60,000 (adjusted for inflation annually), for each year the project is in operation beyond 25 years.

過客4112 wrote:
剛剛查了一些資訊
發現有一些與台灣差異的地方



台灣公開風場採用8MW或9MW風機,跟9.5MW應該差距不那麼大...一定仍有外人未知原因.
其他消息來源也有寫簽約20年.
Each phase will be covered by 20-year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s (PPA)
with three utilities operating in Massachusetts: National Grid, Eversource
Energy and Unitil. It is believed these prices include transmission costs.
怎麼看都很詭異...

如果真的這麼能壓成本,明年台灣區塊開發競標搞出個1.9元我也不意外了.
新大咖進軍離岸風電 日本JERA取得海洋風電逾3成持股

上緯今發佈重訊,表示將以6億3460萬元台幣釋出海洋風場(Formosa1)7.5%股權。
海洋風場位於苗栗外海,總裝置容量為128MW,目前已樹立第1階段2支示範風機共
8MW裝置容量,第2階段120MW將於明年施工完成。

為什麼要花錢投資一個只有128MW的風場...?? 還只買1/3等於42MW
日本自己不是有5.4GW的風電計畫嗎?? (JERA是東京電力+中部電力旗下的)

現在は、洋上風力発電の設置がもたらす影響を調べる「環境アセスメント」の手続き中
の案件が約540万kW(5,400MW)に達するなど
、企業が積極的に事業参入をおこなう
フェーズに入っています。
牛奶伯 wrote:
...全球的電力結構裡, 核電只佔10%, 而且這些大致都是1980年代以前建設的(1979年3月28日發生三哩島事件後, 核電就被多數國家唾棄了), 之後新建核電機組就像雲霄飛車向下狂跌, 沒什麼國家要蓋了.幫不了你

當然, 中國例外啦, 黨想蓋就蓋, 誰敢嘰嘰歪歪就抓起來...(恕刪)



只看到核電佔10%就能這樣簡單解讀
不看各國家情形嗎

2016年核電佔整體供電比例
歐洲 21.9%
美洲 14.8%
亞洲 4.0%
非洲 2.0%
我可不會因此簡單得到結論:廢核就是要遠離歐洲,擁抱非洲

2016年核電佔整體供電比例
南韓 30.3%
台灣 13.7%
法國 72.3%
瑞典 40.0%
瑞士 34.3%
比利時 51.7%
芬蘭 33.7%
英國 20.4%
德國 13.1%
西班牙 21.4%
加拿大 15.6%
美國 19.7%
俄羅斯 17.1%
日本 2.2%(福島事件發生前,核電占日本發電比例26%,目前陸續重啟中)
印度 3.4%
巴西 2.9%
南非 6.6%
中國 3.6%

核電廠年限一般是40年
舊的還可能只有30年
既然被你說得這麼差,一定不會申請延役
1980+40=2020
那依你所言
2020後應該很多核電廠都會自動關閉
所剩不多
除中國外,可能連現在10%核電廠數都沒有?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連日本都受不了重啟核電
請問上述超過10%的國家有1半以上已經通過2025前廢核嗎?

https://www.clpgroup.com/NuclearEnergy/Chi/energy/energy2_3_1.aspx



stunmaker wrote:
如果真的這麼能壓成本,明年台灣區塊開發競標搞出個1.9元我也不意外了.


目前我觀察壓成本的兩大招
一是提高單一風機裝置容量, 歐洲之前有些低價標案就是採用12MW 的風機
一是在年度動手腳, 一般的保障年度通常是20年
可是有一些例外, 如此次美國的案子有可能是25年
而英國是15年 (因此經濟部的說帖中, 拿英國躉購費率來作擋箭牌,有點欺負人)
stunmaker wrote:
新大咖進軍離岸風電 日本JERA取得海洋風電逾3成持股

上緯今發佈重訊,表示將以6億3460萬元台幣釋出海洋風場(Formosa1)7.5%股權。
海洋風場位於苗栗外海,總裝置容量為128MW,目前已樹立第1階段2支示範風機共
8MW裝置容量,第2階段120MW將於明年施工完成。

為什麼要花錢投資一個只有128MW的風場...?? 還只買1/3等於42MW
日本自己不是有5.4GW的風電計畫嗎?? (JERA是東京電力+中部電力旗下的)

現在は、洋上風力発電の設置がもたらす影響を調べる「環境アセスメント」の手続き中
の案件が約540万kW(5,400MW)に達するなど、企業が積極的に事業参入をおこなう
フェーズに入っています。


>上緯今年 6 月底也通過出售海能國際投資公司股權,
>對象為麥格理資本,處分收益為 2077 至 3377 萬美元

還沒建置完成就一堆股權在買賣
那當初遴選有何意義
果然對某些人來說,離岸風電是來發財的
過客4112 wrote:
而英國是15年 (因此經濟部的說帖中, 拿英國躉購費率來作擋箭牌,有點欺負人)



是的,更妙的是前天沃旭能源也幹同樣的事.
可以說以各方面而言,我的懶人包都是最接近正確的,而且持續更新.


不默而生 wrote:
只看到核電佔10%就能這樣簡單解讀
不看各國家情形嗎...(恕刪)


多數是1980年前建設的, 不代表全部是1980年以前建的.

投資金額不斷創新低, 除了像中國的少數威權國家外. 第一世界有誰還在大肆建設核電的嗎??

2016年在建的55個核電機組, 有35個進度逾期. 核電顧人怨被圍廠, 進度落後也是預料中事, 不過像核四逾期一, 二十年的, 也算世界奇蹟了.

有圖有真相, 2017年跳水的核電投資金額, 看看會不會再創新低吧.

非洲是未來成長中心, 不會擁抱非洲國家, 就等著被淘汰. 再繼續孤芳自賞吧.

不默而生 wrote:
除中國外,可能連現在10%核電廠數都沒有?大笑


10%是發電總度數, 不是核電機組數目. 要去看眼科嗎??

核電投資金額低落, 舊廠一個接一個退役. 綠電一年以幾千億美元在投資. 核電在全球發電比重只會越來越低. 這是小學生也看得懂的數學習題, 張嘴大笑不會改變此一趨勢.

不默而生 wrote:
請問上述超過10%的國家有1半以上已經通過2025前廢核嗎?


舊廠蓋了就加減用. 新廠不蓋就是了. 數字會說話.

自己立個靶說這些國家要2025年廢核, 再來否定打零分. 一人飾兩角, 自彈自唱還真忙啊.


  • 3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