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今日高雄5座無許可證機組發好發滿,明日中火有6座燃煤無許可證賴著不拆~中火2023年碳排2616萬噸,2026年大增為3196萬噸?

回T42p大

我是在中龍網頁看到

中龍2020年還消耗327萬噸的燃煤,2020年中火使用1229萬噸
中龍消耗中火26%的燃煤

還有外購15萬噸的焦炭

另一個網頁提到中龍高爐製程是用煤礦

中龍所使用的能源以電力與原料煤為主要大宗,來源分別來自台電與國外進口。


-----------------------
https://www.dragonsteel.com.tw/csr/par/csr_par.html
中龍是台灣唯一同時擁有高爐及電爐兩種製程之鋼鐵廠,原料來源對產品品質產量影響至深且遠,高爐製程主要原料為煤礦、鐵礦、石料,目前由中鋼統一採購及調度,降低原料供應中斷風險,大部份以共同買方(Joint Buyer)簽訂長約方式來執行購料,另保留部份需用量於現貨市場零購,以降低成本。

高爐製程主要原料為煤礦及鐡礦,完全仰賴國外進口,石料除台灣花蓮地區來源外,不足部分仍須自國外進口,2020年煤礦、鐡礦、石料來源及比率如下圖:




https://www.dragonsteel.com.tw/csr/eng/csr_eng.html
不過
發現中鋼2020年用733萬噸煤礦,將近中火毒煤王的60%

而新聞是中鋼汽電共生鍋爐全面停用燃煤

所以現實應該是中鋼的汽電共生鍋爐是不使用燃煤了

但是中鋼的高爐跟中龍的高爐應該還是毒煤用好用滿

所以


毒煤王中火1229萬噸

老二麥寮電廠+台塑石化汽電共生1200萬噸

老三中鋼733萬噸
老四中龍327萬噸

https://www.csc.com.tw/csc/hr/csr/env/env2.htm
中龍320MW的汽電共生機組
確實是以副產物的燃氣為主要燃料
天然氣為備用燃料



--------------------
https://www.dragonsteel.com.tw/pdf/csr-2019.pdf
中龍外購能源包含煤、電、天然氣、燃油、柴油等,其中冶煉製程中產出副產燃氣,除用於製程加熱外,剩餘皆供應動力工場之汽電共生機組產生蒸汽與電力。動力工場擁有320MW的發電容量及產出480噸/小時中壓蒸汽,以焦爐氣、高爐氣/轉爐氣等副產燃氣為主要燃料,另以天然氣為備用燃料,製程不足之電力則以外購電補足,多餘之電力則躉售台電公司。
西布克F91 wrote:
但是中鋼的高爐跟中龍的高爐應該還是毒煤用好用滿


今年的煤礦使用應該會更多
拜鋼鐵業產量供不應求之賜
今年前7個月高爐用煤礦使用量增加了14.9%
煉焦爐使用增加了4%
發電使用增加了 1.46%
說好的興達兩台各減15%呢

蔡政府這麼快就打臉自己人邁邁
這樣對嗎?

看樣子只要毒煤一日不拆

所有的減煤承諾

都可以隨時吞回去當不存在
連邁邁自己人照樣一巴掌巴過去

只有物理拆除才能阻止蔡政府毀諾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69026
環保局表示,市長陳其邁上任以來,推動6項減煤措施,興達電廠自今年起擴大減煤30日,新增4月1日至15日,以及9月16日至30日,4部燃煤機組中,任2部機組減煤15%
我笑了
蓋電廠都是南部的計畫

無非就是高雄再蓋大林兩台燃氣機組

說好的區域用電平衡都像笑話一樣
----------------------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10922S480507
為滿足台積電在南科用電需求,後續3奈米廠將仰賴新變電所供電,台電今年起啟動南區一期輸變電計畫,其中光是南科就會興建3台345KV的500MVA超高壓變電所用變壓器,完工後可增加150萬瓩供電能力,足以應付台積電88萬瓩用電需求,整體南科供電能力將提升至425萬瓩,預計最晚會在2030年12月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綠能第一期計畫將從明年啟動。台電副總徐造華說,過去台電綠能計畫都是採取個案處理,相關計畫若有變化都需層層提報,對於綠能開發計畫形成阻礙,新的綠能一期將改採總量設置,目標3年內要增設160MW裝置容量的綠電,包含風力發電、太陽光電等,遇上開發困難就立即啟用備案,快速設置綠電。

 至於南部地區電廠燃氣機組更新計畫,台電說,由於未來用電需求持續增加,南部用電量仍會成長,正在規劃南部燃氣電廠進行更新改建計畫,設置新型的天然氣大型機組替代現有機組,相關計畫將報請能源局同意,預期投入約500億元左右。
四年多要從4MW拼到300MW

請加油

希望不要只有嘴巴喊喊
---------------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9220306.aspx
大同公司投入智慧電網系統整合有成,今天宣布於桃園大園4MW儲能系統通過台電調頻備轉輔助服務能力測試,並率先取得電力交易專業人員資格。


政府規劃2025年儲能系統參與輔助服務容量約為1000MW,隨著未來再生能源併網量的增加,儲能系統需求量將逐年滾動檢討,大同在通過台電調頻備轉輔助服務能力測試後積極投入日前市場交易商機,也將力拚2025年達到300MW參與量。
西布克F91 wrote: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10922S480507
為滿足台積電在南科用電需求,後續3奈米廠將仰賴新變電所供電,台電今年起啟動南區一期輸變電計畫,其中光是南科就會興建3台345KV的500MVA超高壓變電所用變壓器,完工後可增加150萬瓩供電能力,足以應付台積電88萬瓩用電需求,整體南科供電能力將提升至425萬瓩,預計最晚會在2030年12月完工。


這個新聞在講什麼??

台積電3奈米明年第三季量產
然後 2030年12月完工的東西要因應3奈米用電需求 ??

不要什麼東西都拿台積電來當擋箭牌吧 !!
過客4112 wrote:
這個新聞在講什麼??(恕刪)


所以這個新聞寫錯了
6月寫的新聞是到2025年

也就是南科就算3奈米明年量產到2025年變電所完工前
供電都還撐得住吧

大部分新聞都是寫為了台積電蓋的

這樣環評比較好過吧..笑

---------------------------------
除了竹科之外,台電也正在南科新增設備,提升南科供電穩定度。根據資料顯示,為滿足台積電6,000億元3奈米大投資案供應穩定,台電從去年起砸下69.83億元,在南科興建三台345KV的500MVA超高壓變電所用變壓器,完工後可增加150萬瓩供電能力,足以應付台積電88萬瓩用電需求,整體南科供電能力將提升至425萬瓩。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478284.html
全台碳排56.4%是來自發電
34%多來自交通工具燃料

曾次長講的好像2050年還很遙遠
那蔡政府有沒有勇氣跟日本喊2030年的減碳目標46%甚至跟美國歐盟喊50%以上的目標阿

別的國家2030年減50%碳排2050年零碳排喊的是目標

你蔡政府只敢喊2050年的像是口號以及幻想
還嫌還有30年

正常人都知道越早達成目標越好
而不是隨便喊個口號就開始擺爛
------------------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5143/cpc-corporation-hydrogenic-energy
攤開二氧化碳產出結構,高達90.4%屬於能源排放,僅有9.6%來自非能源,像是科技產業製程會使用特殊氣體等。在9成的能源排放當中,又有56.4%來自電力;34%則是其他能源,多為汽機車燃料所產生。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說明,2025年前將建置1000MW儲能系統,將在台電自有場地建置160MW,向儲能業者採購840MW,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在今年7月成立,以競價方式進行,有多家業者表達有意願投入。

距離2050年仍有將近30年的時間,曾文生說,風電、光電、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技術已漸成熟,在台灣可率先應用,並快速發展與在地化。新的技術則要積極推動產業化,創造商機,就目前狀況來看,最有潛力的是地熱及海洋能。
  • 3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