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

倒店潮開始加速了

A博 wrote:
我公司隔壁的丹堤咖啡收掉了
這樣算符合標題了
所以隔壁的亞尼克生意變得很好
這樣是不是又不符合標題了
因為一家店倒了所以其他店也會跟著倒?......還是其他店反而得利?.......兩種狀況都有........你想用雙眼看事實還是一隻眼

這題很好解釋,想一下就好
2家店原本營業額,可以讓2家店同時存在
景氣日益蕭條,2家店營業額各只剩6成
1家撐不住收了,它一半客人去同性質的店消費
所以撐住的店,有6成再加它家3成,營業額回到9成 。(你只看這裡,誤以為: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但是,台灣景氣仍持續往下走
當這家店9成營業額,再次變6成營業額時,就會收了
davish wrote:
跟你講實話,其他人可(恕刪)

我都店名講出來了......你還是不瞭解.......因為你不是消費群
單堤有賣餐跟咖啡,早餐午餐各有不同族群,也是有些蛋糕但不是主力,咖啡飲料是必點商品,來店客都是坐在裡面消費很少外帶
亞尼克是專賣蛋糕,客人九成以上是外帶,裡面幾張座位賣飲料很少人坐,飲料單價也較高又種類少,算是營造風格而已
今天亞尼克增加的是它們原本弱項的營業收入,而且原本外帶的生意受疫情影響本就較小

我也不曉得兩個店名就能知前因後果這麼簡單的事......證明了多數人其實沒真正在意細節
kuaners wrote:
這題很好解釋,想一下...(恕刪)

這家單堤在此存活了二十年之久.....同期的相鄰的STARBUCKS跟IS COFFEE早N年前就收掉......STARBUCKS曾捲土重來又很快收掉,單提的勝出在於後來餐的提升,世事總是變遷,因為人心不斷在改變,喜新厭舊不斷重新上演,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單提事實上在多年前就不斷的陸續收掉店面,競爭者多是個事實,便利商店就搶掉多少營收利潤,雨後春筍的各式網紅咖啡廳也搶生意,台灣的問題在供過於求,同性質產業密集競爭,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消費的人口是固定的,不消費的還是不消費,營收減少的因素很多,企業的競爭力下降是原因,人民消費力不能擴大也是原因
你講的這些跟最近一兩年各種老店倒閉有關?跟東區最近蕭條有關?跟近一兩年店面沒正式業者租,只好租人放夾娃娃機有關?跟前幾天藍心湄的總店收起來有關?
最近一兩年消費不振,特別在餐飲業零售業比較明顯,這不是正常的汰舊換新,這應該是我們整體經濟環境慢性衰退的前兆。
就講過你過度解讀你身旁發生的事了,你還不相信

A博 wrote:
我都店名講出來了......你還是不瞭解.......因為你不是消費群
單堤有賣餐跟咖啡,早餐午餐各有不同族群,也是有些蛋糕但不是主力,咖啡飲料是必點商品,來店客都是坐在裡面消費很少外帶
亞尼克是專賣蛋糕,客人九成以上是外帶,裡面幾張座位賣飲料很少人坐,飲料單價也較高又種類少,算是營造風格而已
今天亞尼克增加的是它們原本弱項的營業收入,而且原本外帶的生意受疫情影響本就較小

我也不曉得兩個店名就能知前因後果這麼簡單的事......證明了多數人其實沒真正在意細節

這家單堤在此存活了二十年之久.....同期的相鄰的STARBUCKS跟IS COFFEE早N年前就收掉......STARBUCKS曾捲土重來又很快收掉,單提的勝出在於後來餐的提升,世事總是變遷,因為人心不斷在改變,喜新厭舊不斷重新上演,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單提事實上在多年前就不斷的陸續收掉店面,競爭者多是個事實,便利商店就搶掉多少營收利潤,雨後春筍的各式網紅咖啡廳也搶生意,台灣的問題在供過於求,同性質產業密集競爭,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消費的人口是固定的,不消費的還是不消費,營收減少的因素很多,企業的競爭力下降是原因,人民消費力不能擴大也是原因

使用簽名檔

davish wrote:
最近一兩年消費不振,特別在餐飲業零售業比較明顯,這不是正常的汰舊換新,這應該是我們整體經濟環境慢性衰退的前兆。


不是衰退前兆喔,是早已衰退的結果

其實台灣經濟好不好看生育率就可以知道
生育率越高,經濟越好
賺不到錢,像現在大多就只生一個

看看當年台灣錢淹腳目時代的生育率
在看台灣失落的近20年來的生育率
在看這2-3年來持續破底的生育率
就會發現這幾年經濟是持續在惡化


其實台灣現在所有問題(勞保、健保...等),都是因為經濟出問題
經濟被搞爛,賺不到錢,就收不到更多的費用
生育率無法提升,老人比例持續增加,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進20年來很多家庭都是只生1個
未來很多夫妻一定也只會生一個、甚至不生
因為這夫妻要養雙方的父母還有下一代
2個人要養6-7人

有的人會說屁話說不會讓小孩養
現在各種保都有破產可能
也不是所有人的薪水與存款可以養自己到死
再加上現在已經變成晚婚時代,小孩剛出社會很多人都已經退休
老人醫療與種種,通通是負擔
台灣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經濟只要沒做好,台灣就會越來越沉淪
現在的政府還整天在那裏玩弄政治
台灣再這樣繼續下去,早晚偏鄉化,大多數人離開台灣去其他國家工作的情況只要變成大趨勢
到那時候台灣政府基本上也不太需要存在了
因為百姓已經不太需要他
davish wrote:
最近一兩年消費不振,特別在餐飲業零售業比較明顯,這不是正常的汰舊換新,這應該是我們整體經濟環境慢性衰退的前兆。


失業率也已經突破4%

109年5月就業人數1,146萬2千人,失業人數48萬6千人,失業率4.07%,季調失業率4.16%,勞動力參與率為59.06%
davish wrote:
最近一兩年消費不振,特別在餐飲業零售業比較明顯,這不是正常的汰舊換新

你這種不出門的當然不會知道餐飲流動的方向,都已經向大型的百貨賣場去了,紛紛捨棄街邊店,很多新品牌你進入官網之後才會知道......原來又是哪家餐飲集團的新品牌

單獨一家單堤我固定消費的就有四家不同地段的店,已經陸續收掉三家剩一家

街邊店沒有停車位要人怎麼去消費?沒有在捷運站附近要人怎麼去消費?只能靠附近居民消費的店另有類型
A博 wrote:
單提事實上在多年前就不斷的陸續收掉店面,競爭者多是個事實,便利商店就搶掉多少營收利潤,雨後春筍的各式網紅咖啡廳也搶生意,台灣的問題在供過於求,同性質產業密集競爭,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消費的人口是固定的,不消費的還是不消費,營收減少的因素很多,企業的競爭力下降是原因,人民消費力不能擴大也是原因


問題並不是在於供過於求!
是整體經濟下滑,種種循環下導致消費力下降.
A博 wrote:
你這種不出門的當然不(恕刪)


假設你每餐花300好了,
但如果你的收入突然少一半,
你還會每餐花300嗎?
懂了沒?
ViviWang0618 wrote:
問題並不是在於供過於(恕刪)

那是你不肯承認現在眼睛所看到的店家比以前多出多少
ViviWang0618 wrote:
假設你每餐花300好(恕刪)

那麼收入增加的人沒有嗎?收入減少的人不會去150的店家消費?
  • 2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