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說自己埋土裡
然後又瞬間又埋一次
佩服佩服
果然是人無臉皮 天下無敵
給你個讚



Nitromania wrote:
"貫徹愛與勇氣"說你...(恕刪)
29x5x5x2 wrote:
台語本來就有文字,大清國時代就有了,小時候還看過老人查台語字典
蔣政權來台灣滅台語都來不及了,台灣人根本沒機會學台文,還騙台灣人說台語沒文字
日本人是尊重台灣文化的,會繼續保存大清遺蹟,不是像國民黨那種會毀滅性民族
比日本殖民還要殖民化,都是丟臉
SteveJTY wrote:
照道理應該會有不少文書流傳,但是目前看不到用台語書寫的文書。
.....................
例如:國語的“不行”就只會寫成“不行”,而不會有第二種以上,像”怖形“等借音的字出現。
國語的“不行”,用台語來說(“不行”翻成台語有多種說法,單就同一個台語說法),台語文
就應該只有一組文字代表這個台語發音詞,但是,網路上有很多組不同文字用來記錄
同一個台語發音的台語詞。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很多人試著要創造台語文字,但是都沒有成功。因為沒人要用。
29x5x5x2 wrote:
任何語言都一樣,不同地區會有寫法差異,所以才需要所謂標準字典
大清是用康熙大字典
目前是用教育部台灣閩南語辭典
SteveJTY wrote:
問題就在於 同一台語詞語在網路上有好幾組的文字版本想要代表,為什麼這些台語
網站不用教育部台灣閩南語辭典就好? 為什麼還要辛苦自創?
標準字典.....是不會寫、忘記怎麼寫的時候用來查的。
市面上國語辭典可能有十幾種版本,不管哪一個版本,裡面的每一個詞語的用字99%以上
和教育部國語辭典相同,各國的辭典也是一樣的,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版本間99%以上會是
相同的,這才叫有文字。
29x5x5x2 wrote:
你前面說的"不行"一詞,本來台語就有多種同義表達,都是對的
但是譯音是不正確的...像是 "美賽" "美瑩" "母湯"
不行=袂使=袂當
不可以=毋通
不好=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