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今日高雄5座無許可證機組發好發滿,明日中火有6座燃煤無許可證賴著不拆~中火2023年碳排2616萬噸,2026年大增為3196萬噸?

負載量南科165萬千瓦>竹科131萬千瓦>中科117萬千瓦

現在南科成為最耗電的廠區

今年台南市的用電量應該會很可觀



https://wsts.most.gov.tw/STSWeb/sciencepark/ScienceParkReport.aspx?language=C&quyid=tqelectric02
什麼都可以怪疫情
就看台電還可以玩出什麼把戲

-----------------------------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9080395.aspx
媒體報導台電大潭電廠8、9號機受疫情影響,恐因缺工問題導致延期完工,台電今天表示,已要求承攬商抽調其他工地人力,優先支援大潭8、9號機組工程,讓2部機組如期在明、後年預定期程內完工與併聯。

8、9號機預計完工商轉日期為2022年6月30日、2023年6月30日;7號機91.3萬瓩則預計2024年6月30日完工併聯。
美國2030年推各種目標

反觀沒簽署任何氣候協議的

真的就是口號快樂

不知道在幹嘛

-------------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9100031.aspx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今天再公布一項對抗氣候變遷措施,目標在2030年前將航空碳排放降低20%。

在公布航空減排計畫前,拜登政府才剛宣布其他幾項因應氣候變遷倡議,包括設定具企圖心目標,提高太陽能發電占比;並且擴張電動車銷售版圖,在2030年前全美新銷售汽車中,須有半數達到零碳排目標。
協和電廠的老問題

藻礁接收站,政府還有推個外推計畫

珊瑚礁接收站就方案不改直接硬上

不走公投
真的是被當權者看沒有而已

--------------------------
雖然基隆民意代表及在地團體、居民多次在說明會上反對填海造陸,並且提出諸多替代路線供台電參考,台電仍堅持填海造陸是「唯一可行方案」。四接案目前正在專案小組會議階段,預計九月底進行第三次審查會後就會送進環評大會。為此,基隆市議員陳薇仲與各民間社團共同發起連署,邀請大家一起守護基隆外木山美麗的海岸。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8633/
現在2021年美國太陽能3%
目標2035年40%

2050年45%

2035~2050年的目標也太低了吧

45%太陽能要怎麼零碳排
剩下的要靠什麼?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6227
太陽能目標2050年佔供電45%,但仍待電網大規模更新
美國能源部則於8日提出未來太陽能供電的藍圖報告,希望在2035年前讓太陽能占全美電力供應的40%、2050年則達45%,而目前太陽能只占美國總供電量約3%。儘管這是因應氣候變遷所邁出的一大步,但是尚待電網進行大規模升級,政策才有可能實現。
西布克F91 wrote:
現在2021年美國太陽能3%
目標2035年40%
2050年45%
2035~2050年的目標也太低了吧
45%太陽能要怎麼零碳排
剩下的要靠什麼?


應該是太陽能發電廠用地的取得問題!!
初期比較容易取得適合的土地

除了太陽能還有風力、水力及核能
美國 水力與核能發電量應該不低
終於自己打臉自己過去的說法

證明590MW就夠了根本是搞笑

到時候是不是又要說1000MW不夠


還想要硬推光明抽蓄電廠喔

幹嘛不乾脆把1000MW儲能拉到2000MW


--------------------------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10914S472277
吳進忠處長特別指出,隨著太陽能發電大量併網後,從太陽能發電實務來看,在一天中不同時間點的負載陡升及夜尖峰陡降,帶給台電電網的挑戰日增,從太陽能發電的供電曲線來看,鴨子曲線已成常態,另外,氣候異常導致的夜尖峰負載也愈來愈高。

為因應夜尖峰負載,台電公司加速並擴大布建長效型之儲能設備,如抽蓄水力及能量型電池,以增加夜間備轉容量率,原規劃2025年電池儲能系統建置量目標590MW,台電公司已綜整考量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變動性、夜尖峰調節、強化電力事故因應能力等需求,重新訂定儲能系統設置目標量,大幅提升為1,000MW,及加速推動期程,以提高電力系統韌性,並同步檢討「光明抽蓄電廠」建置時程、前瞻基礎建設「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於儲能建設之妥適性,以及我國儲能系統產業發展策略之妥適性。
西布克F91 wrote:
終於自己打臉自己過去的說法
證明590MW就夠了根本是搞笑
到時候是不是又要說1000MW不夠

還想要硬推光明抽蓄電廠喔
幹嘛不乾脆把1000MW儲能拉到2000MW


當然是錢啊!!

建置 126.5MW 就要 68.85億元,
1GW, 大概要500億以上

當初590MW的規劃並沒有要解決夜間尖峰的問題
現在看夜間尖峰可能會出大問題了, 只好緊急擴充規模因應

現在問題是多這410MW, 夠不夠處理夜間尖峰的電力需求?
以今年與去年相較夜間尖峰用電成長了700MW
如果以最近三年的用電數字估算
2025年的夜間用電將超過39000MW, 也就是說會超過今年的日間尖峰用電

以未來幾年的建置與退役機組來看, 無論是否有這410MW, 台灣的夜間用電都非常吃緊

至於光明電廠, 基本上是搞笑用的, 完全沒有建置意義
所以黃議員

通霄電廠是不是先拆後建阿

還是因為通霄電廠是燃氣電廠所以可以先拆後建,當台中人是塑膠

還是因為通霄電廠是燃氣電廠用了30年屆齡除役所以可以先拆後建,

中火毒煤用了30年不給先拆後建,當台中人是塑膠阿

不要打迷糊仗好不好阿

燃氣就可以先拆後建
毒煤不行?


---------------
https://www.bcc.com.tw/newsView.7318918
黃守達批評,通霄電廠本就是燃氣電廠,舊機組是因為屆齡除役,根本不是盧市長所謂苗栗可以先拆,台中不可以的問題
今年目標跳票明年
還要喊一下全力以赴,明年一定不跳票喔

離岸風電一直跳票一直爽

難怪能源局已經不敢估算每年離岸風電發電量了
省的被全台灣人罵騙子

只有中火毒煤抓著不放就對了


-------------------------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10914S473350
丹麥離岸風電大廠沃旭能源2022年底要完成大彰化兩座風場發電,但受到疫情、天候、技術三因素拖累,原定年底要完成的水下基礎工程,進度落後。沃旭已評估向官方提出展延數月申請。強調接下會全力以赴,對明年底如期完工「仍深具信心」。
  • 3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