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

台灣綠電突破41%,恭喜經濟部創紀錄

lkk77 wrote:
綠能

光一台EUV,每天就耗掉3萬度電!工業用電大漲17%,會衝擊台積電嗎?
2023.03.21

經濟部17日召開2023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上半年(4月至9月)的電價費率。最終決議平均電價調漲11%。

雖然很多朋友都對漲價超過十分之一的電價感到負擔沉重,不過其實比起一般家庭來說,真正要叫苦連天的應該是工業用戶。因為這次審議會決定,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17%;而產業低壓以內需、微中型企業為主,電價調漲10%,低於產業高壓的調幅。

台電表示此次整體平均電價調升 11% ,預計今年可減少新台幣 600 億元虧損,而此次政府也敲定拿出電價穩定準備基金新台幣404.33億元全數回補台電。
預計4月1日電價調漲實施後,每度均價將達到新台幣3.1154 元,住宅平均電價由原來的每度新台幣2.61元變成2.65元,產業用電平均電價每度從新台幣2.91 元變成3.38 元。

台電指出,民生電價平均調漲 2.6%,產業電價整體平均調漲 14.2%。

對台積電、聯電等晶圓廠會有多大影響?

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都是用電大戶,電費也是晶圓製造廠商的一項重要成本支出。

過去的統計,台積電2020年的耗電量達到了160億度,佔據整個台灣5.9%的用電總量。 2021年台積電實際用電量達191.9億度,約佔台灣用電總量的7.2%。

其中,先進製程機台用電量佔台積電公司能源使用50%以上,同時考慮先進製程機台數量逐年增加,台積電對於電能的消耗將進一步快速增長。

由於7nm以下的先進工藝製程必須要使用EUV曝光機。資料顯示,一台EUV曝光機,一天耗電量就高達3萬度。

隨著製程技術的越來越進步,當然台積電的EUV曝光機數量會持續增加、而且越新的曝光機,用電量也就越大。台積電一座3nm晶圓廠的年耗電量預計將高達70億度,未來台積電更為先進的2nm及1nm晶圓廠耗電或達百億度。

去年彭博社曾報導,預計3年內台灣的晶圓代工廠四分之一晶片製造都需要用到EUV 裝置,預計2025 年,台積電的耗電量將佔全台灣整體能源消耗的12.5%。

此外,未來五年台積電還將在國內興建10座晶圓廠,其中大部分為生產3nm及2nm先進製程的晶圓廠。用的都是最新的EUV曝光機,因此耗電量將會進一步大幅增長。

假設先估算台積電2023年耗電量250億度,電價上調17%,預計將會增加新台幣120億元左右的用電成本支出。 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驚人,不過從台積電的總成本來看,他們的支出主要還是在裝置和材料成本上,電費成本與之相比佔比很低,預計在總成本當中的佔比只有低個位數的百分比。所以,台電漲價實際上對於台積電來說,影響很小。

而且,這也不是台積電第一次遇到電費調漲了。去年六月,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也決定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達15%,高壓用電均價將從2.6990元/度調漲為3.1039元/度,特高壓從2.2354元/度調整為2.5707元/度。當時就傳出台積電1年將增加電費高達40億元,不過台積電當時也強調,對營運不會有太大影響。

不過,相對於台灣電費成本上漲來說,台積電可能更為擔心的還是台灣的缺電問題。

而對於晶圓製造只要一次突發停電事故停工,就有可能造成產線上的晶圓損毀、客戶的交貨時間延遲、甚至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把曝光機燒毀。停一次電台積電噴出的錢相當恐怖。
lkk77 wrote:
台電

北捷今年電費恐暴增4.1億 議員促爭取中央補助
〔記者江采蓁/台北報導〕台電自4月1日全面調漲電價,平均調幅11%,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張斯綱、徐弘庭皆在交通部門質詢提到,電價上漲影響台北捷運營運成本甚鉅,應向中央具體反應大眾運輸困境進而提供優惠補助,否則不排除「以戰逼和」調整北捷票價。對此,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不論在任何場合都會極力爭取,票價調漲不妨也是策略之一。

張斯綱提到,自105年開始北捷的電費為18.98億,去年達到23.84億,也就是過去7年間多了近6億,而今年電價又上漲,北捷是否有收到相關優惠電價的辦法?台北市府代表應在行政院會充分傳達台北市公共運輸業者的困境。

市議員徐弘庭則直言,電價調漲之下,要維持北捷的營收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調整票價,市長講再多中央都不理不睬,因此他建議要「以戰逼和」,直接在行政院會表態,若不將大眾運輸納入電價緩漲範圍就調整票價,因應未來電力缺口、電價調漲,是時候該做調整,「我認為北捷要做出以戰逼和的態度。」也趁機向民眾解釋,因為電力成本結構,若中央不做適度調整,只能反應在票價。

謝銘鴻回應,不只行政院會,在任何場合他們都會極力爭取優惠電價;針對北捷票價調漲,不妨也是策略之一。

此外,台北捷運總經理黃清信坦言,預估今年北捷電費高達28億,台電確實有優惠辦法,但前提條件為發電成本若高於售價就不提供優惠,現在成本皆高於實際電價,「對我們來講,電價優惠是看得到吃不到。」多出來的電費負擔只能開源節流,北捷在商業店鋪會持續提供服務增加收入。

黃清信也提到,台北市長蔣萬安曾呼籲中央考慮公共運輸的特性,逢電價調整,提供電價優惠補助,但仍未有下文。
lkk77 wrote:
台電

北捷電價成本恐暴增為28億 盼中央補助大眾運輸用電
2024-04-22 14:38 聯合報/ 記者
鍾維軒
/台北即時報導




台電4月1日調漲電價,台北捷運說,2016年至今電費多了6億,今年漲價後預估會再多4億;公車業者也說,1輛快充電動公車年增加6萬元電費。有議員要求北市府在行政院會當面說服中央,給予大眾運輸業者用電優惠或補助;交通局長謝銘鴻承諾,會在行政院會爭取優惠,並說明業者營運狀況。

台北市議會今進行交通部門質詢,台北捷運總經理黃清信說,北捷電費從2016年的18.98億到2023年增至23.84億,7年電費增加6億,今年電價上漲後,預估1年電費增至28億,等於8年內多了10億電費成本。雖然台電有提出發電成本低於售價就會給予優惠,但發電成本一直高於售價,等於看得見吃不到。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指出,今年、明年是柴油公車汰換為電動公車的高峰期,4年內從22輛成長至650輛。電價調漲後,離峰電價1度2.62元、尖峰(16-22)電價10.7元,正好是台北市聯營公車尖峰時段,1輛1年增加電費約6萬,未來全市3000部公車上路後,1年就多2億電費。

李建文提到,2月時大都會客運松德站營運,布設15輛電動公車、7支充電樁,接電費用1500萬、1支充電樁150萬,整個站點光是接電就花了2500萬。

北市議員張斯綱提到,電費漲價影響大眾運輸營運成本,不僅每年支出的電費變多,客運業者也要購買電動公車、建置充電樁與接電費用,要求北市府可以在行政院會當面請求中央給予大眾運輸業者電價優惠或補助。

至於是否因應電費上漲調整票價?謝銘鴻表示,要看大眾運輸的成本結構,目前電動公車占全市公車20%,至少要到50%成本結構才精準,加上現在電動公車每公里成本為3.11元、柴油公車12.53元,遠比電動公車高,若未來電價持續上漲,是否要調整票價會再做整體考量。

台北捷運部分,謝銘鴻說,因為完全使用電力,因此成本結構清楚。他承諾,會在行政院會中,當面向各單位首長表達北市立場,呼籲大眾運輸業電價補助或優惠,讓業者可以安心經營。

台灣大量光電,最好的用電方式就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夜間電價調高到一度30元買碳權吧
AG-72

到時黨提出這政策廁液網軍一定表示贊成

2024-04-23 12:20
AG-72 wrote:
光一台EUV,每天就耗掉3萬度電!工業用電大漲17%,會衝擊台積電嗎?

台積電一年賺1兆元
AG-72

這又是一個標準廁液無腦回文的範本[真心不騙][台灣No.1]

2024-04-23 12:48
ltelung

台積電賺1兆元有貼台電大賠的錢嗎?[偷笑]

2024-04-23 16:46
lkk77 wrote:
今天電力吃緊嗎?怎麼大白天就在用儲能了??????
2024-04-23 10:54

沒用儲能
還在儲能


AG-72

請用腦發圖好嗎?第一次看到用自己的圖打自己的臉[點點點]

2024-04-23 12:59
allen_yeh

AG-72 對智能障礙人士要有點愛心好嗎??

2024-04-23 16:51
lkk77 wrote:
沒用儲能
還在儲能






20240423 17:00備轉
AG-72

所以不就是在用肺發電[點點點]

2024-04-23 17:12
allen_yeh

結果六點又黃燈

2024-04-24 9:46
eric62 wrote:
台灣大量光電,最好的...(恕刪)

白天用嘴發電,晚上用愛發電,這白天還好,晚上一堆人得拼老命了!

若5~8月再有事,以價制量這塊應該會更嚴厲.
b700543 wrote:
白天用嘴發電,晚上用...(恕刪)

電動車要使用環保發電,應該限制綠電以外的電力幫電動車充電
  • 3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