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4852 wrote:所以說根本是不能用誤差做比對,因為無意義,相同誤差範圍內數值就是結果值做比對,因為這不是推算正確值範圍,是兩個結果值相比才有意義 統計學奠基機率學,機率學不跟你保證"對的",是保證當錯的不可能發生時,對的有可能為對!懂得就懂!所以必須要用誤差範圍!有興趣可以去讀統計學,應用統計學即可!另外提一點,管爺寫的那本就挺不錯的,簡單明瞭!
國民黨費鴻泰委員、國民黨-蔡正元前立委,曲兆祥、游盈隆、邱毅前立委認同3:3、秦慧珠議員和郭正亮前立委都沒有反駁民眾黨說法那就是「正負值」是【合在一起】解讀還是【分開解讀】的學術問題了以下是民眾黨作圖(資料來源是陳智菡臉書)
hu4852 wrote:這是推算正確數值可能範圍用的方法,不是比對兩個結果值的方法,又在鬼扯了 這6份民調設計時,題目就是兩個平均數(期望值)相減不為0的檢定啦,也就是柯侯-侯柯的期望值是否=0,或是(柯侯-賴蕭)-(侯柯-賴蕭)的期望值是否=0,先去讀懂計,3Q!你不管民調設計,擅自拿結果自行解讀,不是不行,但就不能拿民調結果當作背書!我一開始寫得很清楚了,民調一開始就有題目=>抽樣=>機率模型=>結果,這是一個整體!不能更改其中任何一項!你不能擷取其中片段,這樣就會失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