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請問 PTT的維運資金來源

figo1958 wrote:
政治意見各有其擁護者,在這個自由的台灣你又能怎麼辦~順著大部分民眾的意思而為,這就是民主法則啦...(恕刪)


我們又不是民眾票選出來的政客,幹嘛順著大部分民眾的意思?

民主法則是指政策的制定,可不表示多數民意可以強迫少數民意順著他們的意思過活!可以的話,那跟回教立國的國家強迫民眾遵守回教戒律,有甚麼不一樣?

台灣已經有國教了?

jeel54321 wrote:
我們又不是民眾票選出來的政客,幹嘛順著大部分民眾的意思?...(恕刪)

那你有什麼好方法?
PTT又不是01
在01只要是非我族類,發言不順我意,就想辦法去回報,可以回顧一下時事文章在01最後幾乎成為自爽的一言堂
看來在PTT反而能看出真實的台灣民意

白鷺鷥 wrote:
基本上PTT以前的確是台大學生為主,BBS門檻高(telnet/純文字畫面,要記憶熱鍵,操作不易,歷史因素使然)...(恕刪)


不是吧!我玩 BBS 比你還早幾年,那時我已經畢業在工作了!

那時學術網路外面的人要上 BBS,必須買一台 modem,這一台 modem 從幾千到上萬都有,那時是一個人半個月的薪資,加上電腦所費不貲,這才是阻止一般人上 BBS 的原因。非大學生可沒你想的那麼弱智,連幾個快捷鍵都記不住。

而那時大學開始有學術網路,又有學校提供的電腦,連 modem 都不用裝,自然學生上的人多。

再到後來網路普及,家家都有 internet,上 BBS 的門檻降低,而那時網頁式的論壇設立困難度高,缺乏軟體,也缺乏頻寬(我要開論壇都卡在主機跟頻寬太過昂貴),才造成一些初上 internet 的,都湧入 BBS。這時應該是 PTT 最鼎盛的時刻。



if3020 wrote:
那你有什麼好方法?PTT...(恕刪)


我不是在替 PTT 跟 01 的現況想解決辦法!

我只是想反擊這些婉君想洗腦大家,持少數意見的人,就應該順著多數意見的人過活的說法!
if3020 wrote:
那你有什麼好方法?PTT..在01只要是非我族類,發言不順我意,就想辦法去回報,可以回顧一下時事文章在01最後幾乎成為自爽的一言堂
看來在PTT反而能看出真實的台灣民意.(恕刪)


一些日常使用的產品都有類似狀況,某些廠牌是有品質的,有問題是單一事件
某些產品可以在上面發表使用心得,某些不行會被認為是廣告文
jeel54321 wrote:
不是吧!我玩 BBS 比你還早幾年,那時我已經畢業在工作了!

那時學術網路外面的人要上 BBS,必須買一台 modem,這一台 modem 從幾千到上萬都有,那時是一個人半個月的薪資,加上電腦所費不貲,這才是阻止一般人上 BBS 的原因。非大學生可沒你想的那麼弱智,連幾個快捷鍵都記不住。

而那時大學開始有學術網路,又有學校提供的電腦,連 modem 都不用裝,自然學生上的人多。(恕刪)


不好意思造成你的不舒服
我的原意是校園BBS初期參與的網民多是大學生
並無非大學生弱智的想法

jeel54321 wrote:
不是吧!我玩 BBS 比你還早幾年,那時我已經畢業在工作了!

那時學術網路外面的人要上 BBS,必須買一台 modem,這一台 modem 從幾千到上萬都有,那時是一個人半個月的薪資,加上電腦所費不貲,這才是阻止一般人上 BBS 的原因。非大學生可沒你想的那麼弱智,連幾個快捷鍵都記不住。

而那時大學開始有學術網路,又有學校提供的電腦,連 modem 都不用裝,自然學生上的人多。

再到後來網路普及,家家都有 internet,上 BBS 的門檻降低,而那時網頁式的論壇設立困難度高,缺乏軟體,也缺乏頻寬(我要開論壇都卡在主機跟頻寬太過昂貴),才造成一些初上 internet 的,都湧入 BBS。這時應該是 PTT 最鼎盛的時刻。
.(恕刪)


1994年在玩BBS時,最常用大學電腦教室上網,因為要省撥接費用
家中要上網要用modem,電腦費用還好,但連網時要用電話撥接,算的費用就是電話費,幾小時下來就是一筆開銷
而且外面有人打進來就會被中斷

而BBS是文字介面,資料量小,所以在低頻寬時代一個站可以最多500多人上線,但人一多時,界面反應就很慢
而1996年那時一堆人要連中國北京的BBS站交流時更慢,一個畫面更新要好幾秒

跟現代比起來BBS那年代沒有一堆廣告連結,畫面比較單純
白鷺鷥 wrote:
不好意思造成你的不...(恕刪)


我也是大學畢業,還是國立的,沒有不舒服。

只是那時就從來不敢看輕非大學生。
hx135cb750 wrote:
那時我已經畢業在工作了!家中要上網要用modem,電腦費用還好,但連網時要用電話撥接,算的費用就是電話費,幾小時下來就是一筆開銷...(恕刪)

沒錯!!我也是
不小心透露自己是01某些人口中的屁孩
不過是老屁孩,而不是小屁孩
if3020 wrote:
沒錯!!我也是
不小心透露自己是01某些人口中的屁孩大笑
不過是老屁孩,而不是小屁孩..(恕刪)


某些人以為40-50多歲的人對科技的接受度低

其實不一定!

同年代的文科生的確有些是對科技新知接受度較排斥,我念文科的高中同學
連他子女在小學是不讓他用3C的

但念理工的人,尤其是科技業的,接觸的東西變化很快,常在不斷找資料

而我對子女要求是要他會用網路找資料

像我老大小學三年級,前幾天他第一次上學校電腦課時

他說大部份的同學只會用手機,會用電腦的不多

而他從大班就開始上網,我還教他用google找資料
國外資料教他用google翻譯成中文看

傳統百科全書的功能全用維基百科取代

而中文輸入,我是教注音,老婆說他已會無意中用倉頡輸入

這樣下來,小學一年級時就會畫出人體器官,及常見的疾病成因
還有細胞和病毒的區分,上網還看依波拉病毒的原理動畫影片
看卡通時是看外語發音的卡通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