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可能是假的?


oculata wrote:
我只能說台電真是厲害, 政府也真的很敢花
連這種保命錢都敢挪用.......(恕刪)


您錯了,核後端這麼大一筆錢想放銀行,利息低也就罷了,銀行還不歡迎,銀行自己一大堆爛頭寸都放不出去了,怎麼肯收?所以才拜託台電借走,賺比較高的利息。

請去查一下,台電發行公司債時,想認購的資金是發債金頟的幾倍?
無倒帳疑慮-台電發債人人搶

台電想借錢,隨便都一堆銀行搶著要借,跟核後端基金借,是為了讓核後端基金能收到比較好的利息。台電要還這筆錢也很簡單,發行一些公司債,一下就還清,對台電而言,只是債主從核後端基金變成銀行而已,但是核後端基金以後的利息就差了,這樣有比較好嗎?

現在很可能是政府不讓台電還錢給核後端基金,而不是台電不還。

原本一番美意,卻被講成挪用,台語說:「好心給雷親」,「做到流汗,嫌到流涎」,差不多就是這種概念。


KJI01 wrote:
若你指的再精練是快中子增殖反應爐,
這種反應爐很少, 還能製造核武,...(恕刪)


現有的核武材料都不是快中子反應爐做出來的,都是用像核電廠的熱中子爐生產的,用可以製造核武的理由來反快中子爐似乎有點不合常理。快中子滋生爐少,那是因為他還在發展中,還沒商業化,一旦成功商業化,現有的核分裂燃料可讓我們再用上幾千年。

KJI01 wrote:
而2015年進步最快的土耳其,雖然與臺灣同樣處於造山帶,地質條件也跟臺灣一樣都是屬於「變質岩裂隙型」,但在地熱發展上,土耳其在2010~2015年便增加了500MW,地熱電廠一般規模約在20MW,而且政府收購的電價只有0.1美元/度,約為臺電收購電價的2/3。...(恕刪)


不論是維基或是國際地熱協會的資料,土耳其在2015年的總地熱發電容量也才397MW,要怎麼在2010年~2015年增加500MW?地熱不是只看變質岩裂隙,主要還是熱流量及熱流途徑。要能快速取得熱,需要靠斷裂帶以及其中的流體。土耳其是正斷層造成的地塹,台灣是疊瓦狀逆衝斷層,地質條件一樣?

cddvdbd wrote:
你只用RAR/需求...(恕刪)


真實世界裡恐怕更複雜,
當京都議定書定了之後,
鈾礦價上漲了一倍,
因為預期需求上升,
可是福島事件發生之後,
鈾礦價又回跌了.

需求與供給都不是線性可預測的,
若是價格更難估計,
(鈾礦量只剩一半時, 價格還會跟現在一樣的嗎?)
簡單的評估, 根本不可能反應現實.

我只想表達一個重點:
核子發電也是有風險的.

更完整的表述是,
沒有一種發電絕對是無缺點的.
本來, 就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也不需要寄望未來不知何時才有的新技術,
可以做的就要做了.

KJI01 wrote:
鈾礦價上漲了一倍,
因為預期需求上升,
可是福島事件發生之後,
鈾礦價又回跌了.
...(恕刪)


鈾礦價上漲一倍,核能發電的成本會上漲多少?天然氣上漲一倍,燃氣發電的成本又會上漲多少?

地熱的熱源不收錢,但不受控制,多的是發電量不如預期的例子。今天如果台灣的備用容量率很高,就比較有本錢發展地熱。但現在是在限電邊緣,當然還是優先發展穩定有保障的火電、核電,把不可預期度高的地熱、風力等放在次要。台灣的地熱如果真如地熱業者所說的這麼樂觀,成本這麼低。還需要國家丟錢下去才能發展嗎?大財團早就前仆後繼的跳進去了。

chlorite wrote:
現有的核武材料都不...(恕刪)


快中子技術, 不知多少年前, 就都可以掌握了,
最早在1950年代就已篕了實驗爐而且長久運轉了,
跟現在大家競相投入的核融合點火計畫而言,
離商業化程度不知有多近.
"用可以製造核武的理由來反快中子爐似乎有點不合常理."
也許不合理, 可能也不充分,
但實情就是現在大部份計畫都停滯下來了.
實際上就有些政治因素在作祟,
不論理由是反核武擴散或是單純地反核.
什麼時候能打破這個封印,
就如同真正停滯的理由是什麼?
沒人知道.

關於地熱的問題, 我想我己經說了,
正確性我不知, 大家自己去評估.
數字的問題, 就像菲律賓的數字一樣,
沒個資料兜的攏的.
一來是發展快速,
二來我想這和核電等不一樣,
不是花很久的時間蓋大廠房,
然後數字就跳一級了.
這是優點, 也是缺點.




chlorite wrote:
天然氣上漲一倍,燃氣發電的成本又會上漲多少?


當然有影響, 油電不是才雙漲過.
核電也許反應比較小,
卻也不會是零.


chlorite wrote:
地熱如果真如地熱業者所說的這麼樂觀,成本這麼低。還需要國家丟錢下去才能發展嗎?大財團早就前仆後繼的跳進去了。


台灣企業不會做的事才多呢!
不會蓋核電廠, 不會做火車,
韓國人會做這些,
是因為原來就是有暴利可圖嗎?
更別說還有一些阻礙,
比如說, 無法併入電網等等.

我想你又陷入那種零和的論述裡,
我想我不知強調多少次了,
有了核電, 就不能地熱嗎?
這是我反對的地方.

如果你要找反核電乃至於反火電, 反水電人士對嗆,
不要找我.
KJI01 wrote:
關於地熱的問題, 我想我己經說了,
正確性我不知, 大家自己去評估.
數字的問題, 就像菲律賓的數字一樣,
沒個資料兜的攏的....(恕刪)


前面這麼肯定,後面這麼虛弱,這要怎麼讓人相信沒有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對於地熱身有所研究起碼能告訴大家哪份資料的可信度高,哪份資料在胡謅,而非便宜地要大家自由心證去找心目中各自的想法。
讓我說的話,"刻板印象"中菲律賓電力建設差,颱風一來太陽能和風力能全部遭殃,能自產的除少數石油就是地熱能。而潛在地熱能是一回事,地熱能發電裝置容量又是一回事,實際發電量更是另一回事。就側面了解,菲律賓潛在地熱能不算低,地熱能實際發電量相對其他發電方式也不算低,可是這是其他發電方式相對不可靠,不是其他一挖就能發電的淺層地熱但還尚有電力建設完善的國家可以比擬的。
要台灣效仿菲律賓,得將當前的電力建設搞亂,再將用電需求大幅拉低,或許回到南洋香蕉與甘蔗之島的情況,適合地熱能的條件自然可以成熟。



labbat wrote:
前面這麼肯定,後面...(恕刪)


我什麼時候那麼肯定過了?
在說這話之前, 要不要回去翻一下,
我加了什麼註解?

像你這種說, 我也評論過了,
要不要把中油的探勘處也廢了,
在台灣能挖到有價值的油氣田,
可能比找到有價值的地熱機率還低,
那還留它幹什麼?

所以註解呢,問號。這麼多不同面向的資料哪份在胡謅,還是其實都有某種程度的根據,從前面的討論並沒有彰顯出來。比較當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物理量不同,有拿功率的還有拿單位時間發電量的。這個是最好抓出來的。

chlorite wrote:
中國的地熱發電有那...(恕刪)


wiki 地熱能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7%86%B1%E8%83%BD

不管中國跟美國的規模到底對不對,菲律賓那麼一點點,怎樣都不可能是世界第二.

亞氯大大您加油吧.我三分鐘熱度,應該說我懶得對牛彈琴.
那種講到綠能就眼睛發亮,充滿美妙幻想的,要是我的後輩,我早就拿一本厚厚的書往她後腦勺狠狠打下去了.
給我面對現實,發啥白日夢!
所以我現在是白眼翻到膝蓋去的狀態.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