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退撫基金即將用盡???有圖有真相,


Ste100 wrote:
應該也沒預測到(平均餘命)的增長速度.


影響最大還是利率水準
用您找到的資料,84年到104年,20年間餘命也不過由16年再多了4年
也就是說每個人多領4年,整體影響不過25%

而利率只要差距1%, 25年的複利下來就至少差了28%
差2%, 25年的複利下來就至少差了64%
民國84年我印象沒錯的話1年定存大概7%, 現在1%出頭, 整整差了6%

拿當初7%利率環境算出來的參數一直用到現在
說真的,除非巴菲特當操盤手,否則基金不倒才怪
過客4112 wrote:
而利率只要差距1%, 25年的複利下來就至少差了28%
差2%, 25年的複利下來就至少差了64%
民國84年我印象沒錯的話1年定存大概7%, 現在1%出頭, 整整差了6%

拿當初7%利率環境算出來的參數一直用到現在
說真的,除非巴菲特當操盤手,否則基金不倒才怪
基金是用來操作,有賺有賠,定存是完全保本,兩者不能拿來相比較。

以低風險穩健型基金來說,目前市面上的產品有債券型基金等等,扣掉手續費獲利率約在2%~4%,較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扣掉手續費約在5%~6%。

這是退撫基金的操作績效表:

認真來看,除了賠錢的年度之外,大多數的操作績效都還能優於銀行定存,97年是最誇張的一年,用閩南話說叫「輸甲脫褲兼跑路」。

而退撫基金投資標的分散比例,這是104年所統計:

比例最高的是第七項國內外委託經營,內容我就不清楚了,可能需要政府出來公布誰是操盤手,投資了哪些東西。

我覺得第七項裡有很深的水。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基金是用來操作,有賺有賠,定存是完全保本,兩者不能拿來相比較。
認真來看,除了賠錢的年度之外,大多數的操作績效都還能優於銀行定存,97年是最誇張的一年,用閩南話說叫「輸甲脫褲兼跑路」。


會提出定存比較,主要是對比於整體環境的利率水準
從您列出的表中可以看出 89年之前 基金效益再怎麼差都有7%以上
而自從定存利率降下來後,基金效益再也回不到當初的水準

基金的效益當然還有再要求進步的空間
但是再怎麼要求,也不能要求他承擔當初的高利率環境下的精算參數

這是為何我贊成年金改革的原因
但是我個人還是不太贊成目前改革的方式
過客4112 wrote:



會提出定存比較...(恕刪)



高利率環境下可以用複利錢滾錢,低利環境下政府可以多舉債支應政府開支,因為成本低且市場頭寸很多。所以現在政府搞的調高提撥率且降低替代率不見得是必要的。更不能說這樣就是改革,因為可能因為這樣一改而影響國內消費支出,那餅會越來越小....

過客4112 wrote:
這是為何我贊成年金改革的原因
但是我個人還是不太贊成目前改革的方式
目前的年金改革本來就是一場笑話,鄉民光看到軍公教被砍就高潮了,忘了這顆芝麻的背後還有一顆西瓜。

一天存一顆芝麻十年也能存一顆西瓜,一樣都是要破產,這次的改革只不過從十年延長為二十年,那為什麼我要多繳十年?這不是一場笑話嗎?

不過我還認為第七項政府有必要出來說明,不能用一句國內外委託經營就帶過,都政黨輪替幾次了,沒什麼不好說的吧?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過客4112 wrote:
拿當初7%利率環境算出來的參數一直用到現在
說真的,除非巴菲特當操盤手,否則基金不倒才怪

並不是同一參數一直沿用的,借一張本樓網友提供的圖,可見(報酬率基準)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甚至是年年變動的,而投報收益率還有規定最低收益率,只是沒聽說過沒有達成該當如何?




絕代蝴蝶 wrote:
我覺得第七項裡有很深的水。

不是一般的深,,,可能不能動,怕(動搖國本).


絕代蝴蝶 wrote:
不過我還認為第七項政府有必要出來說明,不能用一句國內外委託經營就帶過,都政黨輪替幾次了,沒什麼不好說的吧?

根本連平均投報率只有2%多一點都沒人敢提,

不理財的人大概不清楚(2%多一點)是什麼概念,那是連通膨都追不上啊...

有在理財的人看到這3%不到的20年平均投報率,大概只會想我能不能不要繳,,,,
Ste100 wrote:
並不是同一參數一直沿用的,借一張本樓網友提供的圖,可見(報酬率基準)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甚至是年年變動的,而投報收益率還有規定最低收益率,只是沒聽說過沒有達成該當如何?


那個是精算報告用的報酬率基準一直再變
而就是因為那個基準比當初的基準低
所以每次的精算報告結果都是會破產
差別只是破產的時間點不同而已
(除非使用他建議的提撥率,但看那個數字就知道不太可能實行)

過客4112 wrote:
那個是精算報告用的...(恕刪)
而就是因為那個基準比當初的基準低
所以每次的精算報告結果都是會破產
差別只是破產的時間點不同而已
(除非使用他建議的提撥率,但看那個數字就知道不太可能實行)



政府又不願多出錢,
所以只有已退休者少領一途

daslebewohl wrote:
高利率環境下可以用...(恕刪)高利率環境下可以用複利錢滾錢,低利環境下政府可以多舉債支應政府開支



不合時宜的退休金, 趕快改才正確
但建議政府也虧一點,逐年減少, 避免改革失敗,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基於公益, 要改可以, 不能改太過分

Ste100 wrote:
並不是同一參數一直沿用的,借一張本樓網友提供的圖,可見(報酬率基準)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甚至是年年變動的,而投報收益率還有規定最低收益率,只是沒聽說過沒有達成該當如何?



你曲解資料的功夫可真一流

歷年精算報告建議的提撥率

請問有哪一次照做?

花錢做精算報告只是打水漂,你還當真以為參數有變~~~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