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阿喵 wrote:
當時的社會階級,國都及近郊(鄉),是國人(公民/統治者)的居住地.
郊之外的遂,是野人(庶民/農奴)的居住地.
如果教育及於「公民」而不及於「庶民」還能稱為普及,
那應該沒有不普及的教育了.....
孔子有教無類能傳頌千古,
恐怕不是因為孔子身在一個平民百姓都能接受教育,
而且許多人都是教育工作者的地方.
cckm wrote:
如果教育及於「公民」而不及於「庶民」還能稱為普及,
那應該沒有不普及的教育了.....
孔子有教無類能傳頌千古,
恐怕不是因為孔子身在一個平民百姓都能接受教育,
而且許多人都是教育工作者的地方.
三腳阿喵 wrote:
我說得是公民教育,而非全民教育.
而周朝偏偏就是工匠農夫軍士..不論從事何種工作的國人,逮到
機會都能與上位者叭啦幾句.
那怕詩中的國人,其實也只是社會底層.
cckm wrote:
貴族接受基礎教育原本就是正常不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