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石斑王國正面臨困境


澳撕丁 wrote:
我想問一下 為何養...(恕刪)

某些養殖管理不佳的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產生了土腥素(Geosmin)的物質。土腥素是某些藻類與放線菌代謝後產生的物質,容易經由魚的呼吸系統進入到魚體內蓄積。除非在販售前以大量清水畜養可以排除臭土味,否則很難去除,一般業者也不願意畜養,會有死亡跟減重的問題,影響收益。
因此平時就要管理好池塘,減少殘餌,培養益生菌或是加大換水量,才能改善。

jiunyiu wrote:
台灣周邊有能夠養殖鮪魚的地方嗎?我還真的孤陋寡聞呢............(恕刪)


你現在才知道喔~~
不過還不晚啦~

river0522 wrote:
因為東部的海流很強...(恕刪)


恩恩~~謝謝大大科普

我剛看到一則報導跟大大分享

不知後來有沒成功就是

2010-02-23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日本八年前就可做到黑鮪人工完全養殖,今年更跨出一大步,成功培育出四萬尾魚苗,預估養殖量可達七千兩百公噸。
不過,漁業署水試所認為,國內環境、氣候並不適合養殖黑鮪,該所轉而養殖黃鰭鮪,今年夏天黃鰭鮪的種魚就可以產卵。
水試所說,過去海生館曾嘗試人工飼養黑鮪幼魚,但沒有成功,因為黑鮪養殖環境不能太熱,水還要經過冷卻處理,以台灣的氣候、環境,加上颱風多,並不適合。
不過,澳洲、日本都已成功進行黑鮪養殖。水試所表示,澳洲養殖的南方黑鮪已能產卵,但現階段魚苗的存活率不高,技術尚待提升;日本近畿大學與水產廳水產所研究黑鮪人工養殖已經三十年,今年克服魚苗產量不夠的問題,供應四萬尾的魚苗讓民間養殖,如後續魚苗供應量不成問題,黑鮪養殖則可跨出量產的一大步。
但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許建宗認為,黑鮪養到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公分就要三、四年的時間,長到一百八十公分更要五、六年,一條重達一、兩百公斤的黑鮪,每天要吃體重五分之一的食物,養殖成本過高,現階段很難商業化。
水試所進行黃鰭鮪養殖
我國雖然未發展黑鮪養殖技術,但水試所進行漁產價值較低的黃鰭鮪繁殖試驗,養了三年的四尾黃鰭鮪,預計今年夏天可以產卵,如能順利孵化魚苗,人工繁殖才算成功,此外,水試所也計畫利用東部的海洋深層水養殖大目鮪。

塞翁失馬007 wrote:
恩恩~~謝謝大大科...(恕刪)

哇~有點時間的報導了,目前水試所東港生技中心還是有在繼續養黃鰭鮪,而東部中心的深層海水已斷管多年,所以已經沒有深層海水能用了,目前是用水深較淺的低溫海水養殖黃鰭鮪,長腰鮪,離成熟體型還有點時間,不過已經算是能順利在陸地池塘養殖了(都超過一年以上了)。
過去曾經有養殖黃鰭鮪產卵紀錄,不過並未養成魚苗,我接觸鮪魚比較少,大概就是這樣的資訊了。
pk-king- wrote:
現在大陸不用資金不...(恕刪)

要相信蔡女仕
台灣的好不會輕易被擊倒
最後勝利
一定是台灣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