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台灣 GDP = 深圳 + 蘇州。 台灣要加油了!


aibao wrote:
发布者:经济日报 ...(恕刪)


GDP算營收?先去弄清楚
對GDP算法的定義是相同的,各國計算的基準一樣,當然統計方式的會產生誤差,但到底怎算那是有共同定義的


aibao wrote:
  韩国政府公布2013年人均GDP约24000美元
  台湾政府公布2013年人均GDP约21000美元
  可是台湾政府不敢告诉民众的真相是:
  韩国政府财政收入/GDP比例是约24%
  台湾政府财政收入/GDP比例是约12%
  大陆政府财政收入/GDP比例约22%
  美国,日本政府财政收入/GDP比例约32%


先去瞭解一下政府稅收該有的意義,不是高就好(當然也不是低代表好),不同的稅收比例在經濟上由誰主導的比例不同而已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jinlin wrote:
別被台灣荒誕愚蠢的...(恕刪)

不是荒诞的问题,不能收税的政府就没有统治力,无法统合社会资源,抗战的开始的时候中日的GDP还差不多呢,但是日本的税收是国民政府的多少倍?没有税收你不能修路,你不能改善公共民生,不能指导性的产业升级,不能做经济刺激。2008年,南京市政府每人发100元人民币的消费代金券来刺激消费,这个钱不能存只能化然后消费自然起来了。其实大陆的税率在全世界看算是低的,所以台湾的GDP虚假的应该很严重,否则不会发生中央政府的收入和深圳市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样。
不知道這兩個地區的gdp有多少台灣人過去貢獻的喔....

正義帥劍士 wrote:
不知道這兩個地區的gdp...(恕刪)

很多,大陸人民感謝台商的貢獻。台商也感謝大陸工人的貢獻,double-win.

正義帥劍士 wrote:
不知道這兩個地區的gdp有多少台灣人過去貢獻的喔....

蘇州不知道

深圳嘛 ...

咳咳咳

「聽說」要逃離深圳了?
至少要到可以電摩(電動摩托)的地方嘛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台灣人複製以前那套,搬到大陸貼上繼續賺。
在台灣當官的,卻不了解以前那套搬到對岸
造就台商雙邊賺,同時埋下掏空台灣的導火線?

假如台灣的經濟政策方針導向一個亡羊補牢的基礎
受害的還是在島上的2300萬人民

正義帥劍士 wrote:
台灣人複製以前那套...(恕刪)

台商不到大陸,很多早就幹不下去了。

現在在大陸,工資漲了,也快幹不下去了,馬上要去印度和東南亞了。

有人想去台灣開公司,但當局不開放。

正義帥劍士 wrote:
不知道這兩個地區的gdp...(恕刪)

講這個沒有意義,因為台灣利用被投資國的資源賺錢,是各取所需,重點在台商對當地的影響力有多少?
在我來看,是一點影響力都沒有!納進一步講,對大陸的產業發展,台商有控製權嗎?
我的觀察也是否定的,大陸的經濟受到國有企業的影響較大!而大陸本地資金的規模也遠大於台灣!而我們再看
台商在大陸的競爭力,除了少數幾家之外,台商的競爭力相比外商又不如!所以基本上,台商就是在整個大陸的經濟
發展中扮演著一個逐漸被邊緣化的角色,純粹是經濟上的一個統計,事實上並沒有太大意義!
jfkcity wrote:
講這個沒有意義,因...(恕刪)


are you sure?
少數幾家?
食衣住行⋯曾經made in Taiwan的年代
後來全西進產業只有少數幾家⋯
您太小看台商了

影歌視都搬過去在賺了,你還在歌頌祖國?

正義帥劍士 wrote:
are you sure?
少數幾家?


Yes, I am sure. 只有富士康等少數幾家比較有影響力。

能有影響力的企業台灣不讓去,能去的都是台灣認為不重要的,在台灣不重要,在大陸能重要?

如果華碩今天把工廠關掉,it's ok. 聯想、DELL、清華同方等等一大堆企業馬上就可以供貨。HTC當年在大陸賣得很好,但自從有了華為、小米、聯想、魅族等等後,幾乎所有的外商或台商手機都可以不用去了

台商主要是為大的台商或外商做配套業務,現在本土企業都已經成長,加上大陸資金很多,捨得花錢僱人,絕大部分台商的功能都可以隨時被本土企業替代,所以...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