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他了不了解產業?
擴增就業市場、平衡財富分配這兩句話笑死人。
他先去了解那些小企業的薪資待遇再來說吧!
而可以在台積電退休的人多,還是那1000家小企業?
台灣中小企業的壽命只有約10年左右。
一個大企業的旁邊會發展很多衛星企業,相關產業也是很多元。
以下是新聞原文
---------------
新科立委、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如果要在另一個台積電,或是1000家捷安特之間做選擇,他寧願選擇後者。他認為台灣產業不需要另一個台積電、聯發科,而是希望能有更多擴增就業市場、平衡財富分配、促進產業多元的中小型企業。
黃國昌認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必須作全盤的檢討,不能再走回以國家資源栽培特定產業的老路。他強調,明星產業如:半導體業等,或許能創造極高的產值,拉高台灣的GDP,但只有少數人能夠參與、獲利,導致社會上出現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
他指出,台灣一直以來迷信GDP成長,卻忘記回到「以人為本」的幸福經濟。如果台灣要走南韓的發展路線,或是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未來執意要投資明星產業,他一定跳出來反對。他認為一個國家不能孤注一擲在單一產業,南韓的風險就是一旦三星倒了,國家也倒了,大家不能只看好的時候,而忽略不好的時候。
黃國昌說,台灣許多產業長期仰賴社會的外部成本來創造利潤,像是接受電力補貼、或是有較為鬆散的環境控管,讓整體社會承擔企業的成本,藉此獲利。未來台灣要著重於產業轉型,導引企業進入對人友善、永續發展的發展模式。
他強調,經濟活動本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滿足人在物質生活上的需求,讓社會感覺到幸福,有能力去完成人生目標。在執行面上,政府要開始思考如何去鼓勵企業進行創新,也提供讓有衝勁、想法的年輕人一個好的創意環境。
黃國昌承認,時代力量在財經法案上有薄弱的地方:一方面由於不分區名單上排名第三的前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沒有進入國會,「所以開票當天心情還蠻沈重的」;另一方面,很多產業政策的推動掌握在行政權手中,時代力量僅能發揮監督的功能,很能成為主導的角色。
但黃國昌表示仍會積極擴充論述,也極力邀請鄭秀玲加入黨內智庫。
prettyguy wrote:
念了幾本法律教科書,就包山包海,什麼都要指指點點,
其實法律是最沒有專業的專業,因為都是中文,入門沒有門檻,
前陣子有個電機系畢業的,不具律師資格做法律服務遭檢舉,他還說他的當事人打贏官司的成功率近五成,人家也不過是網路上谷勾一下法律常識就能出師,
為什麼一個沒念過法律系的理工人,靠網路自學就能接案打贏官司?
是因為念理工的人邏輯清晰,法律人只會死背考試不懂活用?
在你說這種話的時候
就直接把你和黃國昌放在同一個位階上了
任何一門學問都有其專業性
今天法律就算都是中文好了,打官司不是只靠會背法條就能打的
沒有律師資格只能透過委任狀的方是去打民事訴訟
而這種會找非律師資格的人簽委任狀的訴訟都是小民事糾紛的案子
這種案子起訴後的勝訴率不到五成,基本上來說在業界算是低到不行
就是因為沒有相關的專業支撐,只靠網路找資料,才會打個小案子官司勝訴率不到五成
法律本身難的地方在於,你要能夠把所有的相關規定都整合在一起
光是要看過的法條、判例、學說就超乎一般人的想像了
而其中在程序上的辯證也需要相當的邏輯
動不動就看清自己沒接觸過領域的專業,跟那些電視上只會打嘴砲的政客差別在哪?
justinjwlin wrote:
他是白痴嗎?1000...(恕刪)
我來緩和一下: 他其實是說1000家這種規模的企業,不要像台積電這麼高科技,拚全世界頂尖云云
但是錯在:捷安特也是世界頂尖,但是其規模就只能在台灣養1100人,其他員工必須由大陸等來支援,因為用台灣人太貴
而台積電90%全用台灣人,因為守紀律、素質高、能溝通,比訓練其他地區員工所花的心力低,產值高。
聽說台積電的高階技術與世界各大學接軌,與各先進實驗室及廠商都密切合作.不是不懂的人想當然爾的"只"會代工。從商業看,要打敗三星,IBM,新加坡chatered,以及大陸傾全國之力扶持的中芯,...,等等不是我們升斗小民可以隨便說說就懂的。
要1000家中小企業全部有捷安特的規模其實小看了捷安特。捷安特的成功也是花了很多年才有今天,不是一蹴可成。
分散到1000種重點,更是分散台灣的能力,亂槍打鳥,終至被各個擊破
簡單說,連電視節目的產業都被逼到死胡同了,當初我們還是華人最大呢?現在連當事者都只拿韓劇、陸劇來塘塞。依我看,
可能作曲/填詞/歌手,在台灣恐怕都漸漸不行了,何能夸夸其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