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聽你在鬼扯你GOOGLE出來不然就去旁邊自搧耳光在下不才去年度捐贈了40萬所得稅率還是上了20%你說上述兩位可以避到比員工少我看你可能都不用繳稅不知道怎麼計算吧 人家的ID都說的那麼明白了夏蟲不可語冰啊我們就不要再跟這些人認真了
kantinger wrote:那政府在幫有錢人徵收農地幫有錢人低利貸款幫有錢人引進外勞的時候呢? 政府幫有錢人徵收農地, 看是哪裡的農地, 為了哪種產業而徵, case by case, 不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壞的有錢人很多,壞的窮人或中產階級也很多. 不要因為有些壞的有錢人, 就說所有有錢人都這樣.你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銀行給有錢人低利貸款, 不是政府.政府開放外勞, 有錢人引進外勞, 問題是: 公司本來就沒有被規範一定要用本地人啊!!!它一樣可以外移到國外, 引用當地勞工.只是它外移到國外, 創造了外國的營業稅, 關稅, 與所得稅.它沒外移到國外, 創造了本地的營業稅, 關稅, 員工所得稅, 與營業所得稅.
kantinger wrote:繳了超過全部80%的所得稅?那些到底受雇的專業跟高階管理人或攤販跟老闆呢? 之前才剛看過, 大半是資本利得, 而這些資本利得大半是來自股息.而股息來自企業獲利.所以繳交超過80%的所得稅的有錢人裏面, 有企業中高階經理, 繳稅20~45%,有來自股東股息, 也就是企業獲利.企業獲利有的公司獲利來自海外出口, 賺外國人的錢, 有的公司獲利來自內需, 賺台灣當地人的錢.至於攤販不用繳稅, 窮人年薪未滿27萬, 不用繳所得稅.很多小店, 沒開發票的, 僅繳交數千元的税,這些小店老闆與受雇於這些小店的所有員工, 不用繳稅.農夫不用繳稅. 22歲以下學生幾乎不用繳稅.以上僅就所得稅來講.至於營業稅, 關稅, 只要有購買行為就會成立, 但有錢人的購買行為肯定繳出來的稅又超過窮人.另外房屋稅, 地價稅, 燃料稅, 牌照稅, 有錢人一樣也繳, 而且也不輸窮人.但是綜所稅, 有錢人繳的遠超過窮人.窮人享受的早超過他自己繳的所有税目總合.
kantinger wrote:歐美一邊把高汙染高耗能的產業外移一大部分到亞洲然後把能源用在消費跟享受一邊要求亞洲環保救地球? 所以我才說阿環保交給歐美,台灣這種不上不下的, 還是把重心放在經濟發展.等經濟發展成熟到某種程度,自然回過頭來做環保.其實這也是歐美日所有先進國家的歷程.高技術不會橫空出世,高獲利也不會突然降臨,都是等你有了技術,行銷各種能力後, 自然不需要賺辛苦錢.不用賺辛苦錢, 自然有錢, 有閒做環保.台灣就是沒那個屁股, 要吃那個瀉藥.
kantinger wrote:舉個例兩兆雙星產業的原始資金主要就來自於政府和公股銀行的超低利貸款對嗎? 成功的投資就是創造出更多的稅收, 與養活更多的人.這些人很多是窮人, 因為加入成功的企業, 所以變成中產階級, 有錢人階級.銀行貸款給企業, 對它來講有利,假若沒人貸款, 它得付出利息給存戶, 反而有毒, 對它來講能貸越多出去越好.你跟人家買東西, 買的多, 自然可以殺價, 可以積點, 可以優惠.買得少, 自然比較貴, 優惠較少. 這種事天經地義, 不是已經內化為常識了嗎?銀行貸款給大戶, 大戶貸的多, 還款也正常, 自然利率較低.小戶貸款少, 利率高, 不是很正常嗎?普通的商業投資行為, 用仇視的方式去看, 自然每個都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