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志e wrote:
那個是三-五族的太...(恕刪)
我想製程過程毒不是問題
LED 不就非 Si-based (可能是35或26)
價格可能是一大問題
效率多一倍,價格多好幾倍,壽命點好幾倍
這樣的話,一點意義都沒有
而且增加半導體廢棄物汙染
TET wrote:
先去了解一下太陽能...(恕刪)
hn1271n wrote:
其實太陽能發電成本...(恕刪)
BigMac4Diet wrote:
我老爸在鄉下算是力行再生能源生活的了。
裝了生物燃料熱水增溫器--木柴熱水鍋爐。客廳裝了生物燃料室內加溫設備---鑄鐵式木柴壁爐,平常代步使用電動機車。
因為考慮鄉下撿免錢廢柴機會很多,而且研究過北部裝太陽能熱水效率太差,因此放棄領安裝補助款的機會。這樣過了快十年,瓦斯的耗用減到幾個月燒不了一桶,冬天電熱器一起動就跳電的情況也不再發生。
去年一時興起,幫忙裝置了2片260W面板,裝置是並聯式微型昇壓器120V附網路監控。本著實驗的精神,順便觀察測試數據。
我想大多數"綠能"鼓吹者,自己是不碰再生能源的,所以口中的美好世界大概來自幻想和道聽塗說。
幾個觀點分享一下。
1.太陽能面板不太需要保養,我的一些美國朋友說,裝了20年依然持續工作。曾遇到一個老美安裝技師,他告訴我從1986年開始裝第一片面板,客戶的面板只有被龍捲風掃到和樹壓壞,沒有一片是自己壞掉的。不過,有機染料式(薄膜式)面板的衰減和壽命相差很多,雖然成本也低一些,但是不值得。
2.完整的系統還包括交直流轉換器(inverter),這個電子設備壽命差的多,好一點的品牌5年保固,爛的就1年。我買的micro inverter就換了兩次。
3.發電效率比大多數人想像得低太多。之前K了德國和英國的報告,太陽能面板有效發電量佔裝置容量約5%。實際觀察的結果差不多。理由很簡單,全載發電量每天只有3個小時11:00-下午2:00,光線不足時發電量衰減非常快,發電量曲線成尖銳鐘形。既使全載,效率也只能到約90%(據供應商說這樣叫很理想)。只要有一片薄雲掃過,發電輸出瓦數立刻衰退80%。
德國太陽能面板裝置容量相當於全國電力需求的50%,但是每年總發電量大約只能抵掉一座核能電廠而已。(我看的是2013年資料,到該年為止,全世界累積歷年產出的太陽能面板有一半是裝在德國境內才有這樣的成果,在台灣鼓吹說太陽能可以替代核四的人不是笨蛋,就是壞蛋)
太陽能每天只有1小時滿載,並且立刻造成全國電力過剩,必須輸出。而太陽能銜接不上時,又必須買電,德國每天買電賣電的變動佔需求量高達20%。因此德國大力推動歐洲電業自由化,並且積極開智慧電網輸配系統,充分歐陸各國尖離峰時差的特性來解決國內的缺電問題。
英國在歐盟是獨立的島國,與台灣類似沒有其他國電網支援。加上天氣不好,所以英國式完全不推太陽能發電,而且堅決推動核能動力為骨幹(既使在福島事件後,民調仍然雍核)。這是許多反核團體的偏見,只推德國經驗,不談跟我們更像的英國經驗。
4.台電電網非常不友善。我國是目前少數世界上仍然使用"不可反轉"式電表的國家。並聯太陽能系統,必須花大筆錢與台電簽約,換裝"反轉式"電表。如果未簽約,則面板發電超過用電時,電力反灌回台電電網,但是電表會正轉,等於台電偷了你發的電,還要加倍跟你收電費。這樣家戶小型電力設施就被強姦了。
在其他大多數國家,除了專賣電力給電力公司的契約戶需要牽專用線路和電表。一般家戶直接並聯,發電量多時電表反轉,晚上用電時正轉,這樣每月計價時就計算差額,沒有優惠純省電。德國許多家戶裝置就是以這種省電概念為出發,而不是為了要賣電。
台灣則是表面推綠能,實則強力打壓。只圖利少數特定型態的裝置戶。該立法的政客正事不做,成天在盤算政治籌碼,外圍份子就跟著搖旗吶喊,真正在力行環保的人其實是被懲罰的。這樣要建立綠色家園不是痴人說夢話?
5. 加裝電力儲存設備。想都別想,除了系統複雜造價驚人,有使用壽命,環保和保養問題。除非是完全沒電網的孤僻高山或閒錢太多,否則完全沒有效益可言。
綠能的吹捧者,真的都應該去試著自己用一遍,否則人云亦云,都只是盲從而已。...(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