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女兒上不了北一女 柯P妻發火

這個是跟本不完全的12年國教,因為還是要考試
既然要考試,乾脆回復聯考最公平
大家各憑本事
inmonk1234 wrote:
那爲何在高中職就要把...(恕刪)


國教的宗旨
應該在使未來的國民
1.在社會上具有基本的謀生能力
2.對於國家,社會,與世界的制度運作有基本認知
3.了解我們存在的世界的自然現象與原理
4.與國際的交際與溝通能力

您可以去 google 國民教育宗旨
說法不同但內容意義大同小異

在以前 9 年國教
國中,並沒有分高職與高中,所有的國民都受相同的國民基礎教育內容
高職與高中當然是分立的,因為他不是國民基礎教育

而現在既然國教有"必要"推到 12 年
表示
以上4個目的,需要更多的時間投入,而內容也必須更加深入
當然,基於12年國教
高中部分不應該再分高職與一般高中
而是
所有的國民,都必須受 12 年國教的教育(因為有其必要性)
不管你書念得好不好,你必須接受基本的技能教育(如水電,廚藝等)
所以在未來,不會因為在升學的路上失敗,而在社會上沒有謀生能力
不管你技能好不好,在學科上也必須要達到12年國教的學力要求
你會懂得國家社會的制度,自然界的運作原理
所以,你不會被懶人包,政客與神棍所騙
這是國教所必須要做到的

國教,並沒有要篩選菁英
不必讓自己的小孩跟別人的小孩比
rasely wrote:
應該是20年前......(恕刪)


我記得600左右是附中喔(滿分700,國文200分含作文)

建中好像都要630以上

20年前我省中聯招也只考到61X

老師說我的分數水準大概是附中的水平,離建中還差一些,這分數不會上建中

不過當然還是上的了地區級的第一志願

所以我一直以為建中的學生是怪物


不過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台北的學校逼很緊

不像鄉下學校,學生國中時期也大部份都是在玩比較多....

三年至少玩掉2年半以上....



我還是比較傾向恢復以前的聯考制度,真的比較單純

現在連填志願比序都算分,誰跟我說說這算分有啥意義?
KCLin0423 wrote:
國教的宗旨應該在使未...(恕刪)


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很崇高,立意良好

但是實際執行面,我只能說.....

就跟共產黨一樣,理想崇高的烏托邦

但實際執行上......

牽扯到人為因素

越理想的東西,可能會越不堪

z759134628 wrote:
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很崇...(恕刪)


那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

芬蘭的小孩,在完成國教之前
沒有名次與分數的問題

"芬蘭的教學方法也不同。7至9年級學生,每週至少上16小時的科學課程 (Science),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做實驗。在這次PISA成績中,芬蘭學生的科學課程成績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另外,1至9年級學生,每週有4到 11小時的課程是藝術、音樂、烹飪、木工、金工、和縫紉紡織。這些課程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學習數學與科學,也從中學習統合能力,並且從操作過程中學生認識各 行各業,也學習彼此尊重。
在90年代,全球各國都在設定標準化考試的時候,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獨排眾議,堅決不採行這類作法,他們認為此舉會浪費太多無謂的教學時間、花費過多精力 在安排考試、監考官、評分、尤其還給予學生過度的壓力。在1991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決定停止這類型監測,給予老師更多的信任。老師們可以自己設計考試,使 用全國通用的教學指引,但非照單全收,老師可以有80%的空間可以自行發揮課程。目前全國唯一的標準測試,是高三學生要參與的大學入學測驗。"

國教的宗旨,並不是達不到

教育要改的是社會的價值觀,父母的價值觀
小孩學習最大的壓力,始終來自於父母
而摧毀菁英的作手,個人認為,也是父母
今年是實施十二年國教的好時機,原因只有一個,今年國三畢業生較去年大減五萬多人,從三十二萬多降到二十七萬多!

在我來看,十二年國教真能順利貫徹免試制度,最大的意義在於孩子就真的有時間從國小高年級到高二上,整整六七年的時間好好探索自己的興趣,找出適合自己的路,不必被高中聯考綁架,國中二年級甚至一上國中就得把所有才藝課給停掉。以學音樂而言這段時間肌肉和骨架才足以駕馭大曲子,也才有理解曲子結構能力,卻得因應聯考而中斷,美術、烹飪、木工甚至科學探索等等..都一樣,沒學到一定程度怎知適不適合吃這行飯?

我家老二是第一屆十二年國教,他們班的氣氛和大三屆的同校的哥哥的班級就已經差蠻多了,到國三還是有幾個同學利用課餘在打工,當修機車學徒的,在餐廳廚房幫忙的。其中有一個是很早就決定走餐飲的路,國三時常做點心來慰勞正在苦讀的同學,也和我女兒約好等我女兒特招完要來找我女兒PK西點烘焙;還有一個同學到國三還在持續學畫漫畫,上禮拜送我女兒一個親手畫的資料夾,女兒拿回來時全家都驚嘆繪製之精美(遠看時我們都以為是買來的,發現是手工畫嚇了很大一跳啊!),叫女兒趕快去跟他要簽名,將來此人成為知名漫畫家,可就賺翻了!

前段學生注定要擠窄門,他們不怕競爭但須要公平的戰場,像今年一樣有足夠的特招名額就行了。至於中後段學生應該一免併二免,前段學生考完特招就定位後再一次分發,會比較容易選填志願,免得前段卡住會考名額將中段生往後擠,中段生連社區高中或公立高職都沒得填,後段生就只能發配邊疆了。
bdp2600 wrote:
柯文哲太太陳佩琪今天...(恕刪)

z759134628 wrote:
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很崇高,立意良好

但是實際執行面,我只能說.....囧

就跟共產黨一樣,理想崇高的烏托邦

但實際執行上......囧囧囧囧囧

牽扯到人為因素

越理想的東西,可能會越不堪


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只是用來欺人的晃子 ,

真正的目的是要撈錢 ,

一直教改就一直會有錢撈 ,

下一場就是16年國教 , 可以撈更多 !
輸了就輸了
哪來那麼多話
叫那些6級分的情何以堪

今天如果她是6級分
再來靠腰說作文不公平
所以她放棄申請北一女
這才是對的
不然考輸就是考輸


凸歸台灣 wrote:
"陳佩琪則是不滿的指出,女兒努力3年,被主觀的作文成績否定,只能跟著她一起難過

jly wrote:
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只是...(恕刪)


請問誰可以撈錢?怎麼撈?

以中投區而言,基測時代拿到科展全國前三名,中女中直接贈送七十分起跳,中等生都能立刻變優等生,十二年國教後,就算是英特爾國際科展的第一名也無路用啦,會考無從加分,特招也無從加分,中投區根本不計競賽加分,也沒有英檢加分,只有偏遠弱勢能加分,是要怎麼撈錢?

高雄區本來也有競賽和英檢加分,一年前取消了;新竹區、基北區和中投區一樣,本來就沒有。競爭最激烈的幾大區都沒有了,十二年國教和多才多藝、走後門參加比賽到底有甚麼關係?

說到補習,台灣人從古至今愛補習,有差嗎?會補的就會去補,像我家這種不補習的一樣不會補,被媒體和補習班一恐嚇就叫小孩去補習去學才藝去參加比賽,卻連制度都不願花心思搞清楚,這是花錢省事的懶父母思維吧?

KCLin0423 wrote:
那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恕刪)


我覺得這句話是重點:

"芬蘭的小孩,在完成國教之前
沒有名次與分數的問題"

台灣的現況卻是相反, 一進入國民義務教育, 家長就忙著在起跑點比出高下....


已小弟自家狀況來說, 小朋友今年要上小學, 過去一年來已經有不少焦慮的家長針對"幼小銜接"問題質疑學校為何不努力地完成注音或是英文的字母背誦教學....

從家長們的發言中不難發現, 在在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在起跑點上贏過同儕。

這樣的觀念無論國民義務教育延長到幾年, 對學生來說都是煎熬, 而不是學習的過程


個人認為, 政府對於國教的責任, 在於把每間公立學校的資源一致化, 不要太強調所謂的升學率與在校成績對全國的排名

在校的評量也應該以學生學習狀況作為評量的目標, 而非把"這個學生在全國的排名"當成目標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