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近日感嘆,從7月開始至今寫了35篇文章,與反對2025 非核家園政策有關。他主張核能發電已經為台灣的進步與繁榮,提供了30幾年最穩定的電力,對照空氣品質不佳,認為核能發電仍然在穩穩地為全台灣提供沒有PM2.5的乾淨電力。王明鉅更表示,日前他才知道,原來經濟部能源局曾出版「電從哪裡來」的說明書,只是在2016年新執政黨上台之後,就被要求從能源局的網站下架了,如同形成一本「禁書」。
王明鉅說,他從大二暑假開始突然像個瘋子一樣,找所有的政治禁書來看,那個到處找禁書來看的年代,他以為真的過去了,沒想到,他自嘲自己仍是孤陋寡聞,直到今年8月10日才驚覺,原來經濟部能源局出版過一本「禁書」。
這本「禁書」是2015年7月,由經濟部能源局所出版的一本「電從哪裡來」。王明鉅感謝臉書上朋友分享,他才知道這本書裏全寫了「我PO了一堆文章的所有內容」,他根本不必再寫。
王明鉅摘路該書中的一段話,「事實上,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於 103 年 6 月所作「民眾能源認知調查」顯示,高達 8 成民眾不知道「臺灣 98%能源依賴進口」,不到 2成民眾知道「太陽能平均一天發電時間不滿5小時」;鑑於此,我們認為有必要整理能源客觀資訊,作為大家討論能源議題的基礎」。
王明鉅詳細指出,這本書是2014-2015年在全國能源會議之後出版的,只是在2016年新執政黨上台之後,就被要求從能源局的網站下架了。王明鉅打趣問道:「這樣算不算是被禁了?」、「我真的沒想到,原來過了三十年,又出現了一本禁書。」
最後,王明鉅也在他的臉書PO文與大家分享,看過這本「禁書」後,認為裡面寫得既平實又精彩,「如果不帶著既定的信仰與定見來看,你會更了解什麼是台灣需要的能源政策」。而他自己看完最大的收穫是,「更加確定,台灣現在已經缺電,未來也一定缺電」。
(中時電子報)
macross_sato wrote:
這篇文章除了理論之外的重點是 :
『在模擬2025 年大量間歇性再生能源併網後,依據台電104年10405電源開發方案的規劃,亦發現電力系統備用容量率仍然不足』
『如圖3所示,也就是說,用電尖峰的時候,再生能源的調度價值不高。』
這代表,2025時已經沒機組去做備援了, 在這個時候電網為維持穩定, 會有升降風險的綠電該放6%之外還是包括在6%之中?!
所以你回答問題後思考,這樣怎會有減碳效果?
台電現在一皮天下無難事了,反正政策你定的。 所以壓碳排才會主要針對非能源項目, 而經濟部卻一直沒有針對碳排抑制,
對於經濟活動所造成影響做正面回應(不要說影響不大!!)
1.調度價值是什麼意思?
2.他這裡用的104年版本未免太舊了吧?
3.沒有機組去做備援是什麼意思?? 數據請求.
4.整篇文章沒說綠能不能減碳,為什麼會出現綠能不減碳的結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