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根本沒有實際的方案
政治人物喊爽的而已
看起來日本有14項發展目標
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就是了
--------------
https://mnscdn.moea.gov.tw/MNS/ietc/bulletin/Bulletin.aspx?kind=54&html=1&menu_id=33779&bull_id=8838
三、 相關措施(如何達成淨零碳排的具體方式)
(一) 制定綠色成長戰略
日本經濟產業省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於去年12月25日公布「綠色成長戰略」,並選定14個「綠色成長戰略」重點領域,並訂定下列發展目標:
1. 離岸風電:2040年達成離岸風電機組發電容量達3,000至4,500萬kw。
2. 燃料氨:以2030年混燒比例達20%為目標,發展以氨為燃料之火力發電技術。並於3年內進行實證研究。
3. 氫能:2030年使用量達300萬噸、2050年達2,000萬噸;並將氫之製造成本壓致20日圓/立方公尺以下。
4. 核能:推動日本企業成為小型爐(SMR)國際協力計畫的主要成員。與他國核能相關單位合作將日本的高溫瓦斯爐(不會發生爐心溶解的核子反應爐)規格普及。
5. 汽車‧蓄電池:2030年代中期禁賣燃油車。2030年代內將車用蓄電池的價格壓低至1萬日圓/kwh。
6. 半導體‧資通訊:立法限制資料處理中心使用的電力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2040年實現資通訊產業之零碳排。
7. 船舶:透過提升LNG燃料船之效率,結合低速航行及風力推進系統,減少86%之二氧化碳排放;透過活用再生甲烷,達成淨零碳排。
8. 物流‧人流‧土木基礎建設:整備港灣設備,俾自海外引入新世代能源資源。
9. 食糧‧農林水產業:檢視、修改相關法律以推動地產地消型的能源系統。
10. 飛機等航空器:以2035年導入氫能飛機為目標,強化氫氣供應鏈及加氫設備等基礎建設。
11. 碳回收:搶佔2050年的全球二氧化碳分離回收市場(規模估計約為10兆日圓)3成之市佔率,換算約為25億噸之二氧化碳。
12. 住宅‧建築物/新世代太陽能:推動未來新住宅及建築可達ZEH(Net Zero Energy House, ZEH)水準;加速研發perovskite等新世代太陽能發電技術。
13. 資源循環:發展廢棄物發電技術,確保即便垃圾品質低下依舊可高效率回收能源。
14. 生活樣態關連:將J-credit制度(二氧化碳減排證書)的申請手續電子化,並推動觀測二氧化碳排放量資料及Credit認證手續的簡便化及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