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大直大樓突下陷14秒畫面全錄!「砰」一聲1樓直接消失

如果都更
應該要找其他建商承接
不應該找出事的建商
出事的建商只負責賠償住戶損失即可
joeybaby2017 wrote:
基泰允重建,大直倒塌...(恕刪)


20萬/坪,就不錯了,隨便找也找得到,

新建案在中南部,售價不到20萬/坪(含土地成本歐)一堆。

33萬一坪,真是鬼扯!
ez111111 wrote:
還好拉,這下強制都更...(恕刪)

下禮拜一從跌停拉到漲停
flystar1972

D大內行的,如果給基泰都更它不用賠還大賺! 如果地主們聰明與團結要求基泰就房價殘值賠錢(可能只有1-2百萬每戶)!然後說基泰營建品質不可信賴,另找好建商都更,可以一坪換一坪,資產大增值,又讓基泰賠錢!

2023-09-08 22:41
dohan8850

馬上都更意向書就出現了. 果然是賤商

2023-09-08 23:02
沒有把居民房子改好前其他案子不准復工最狠也最有效,逼他把所有人馬全調到這邊來24小時輪班,跟老共蓋方艙一樣.反正蓋不好你其他案子就永遠放著
那附近實價登錄 約60萬一坪
其實就只是單純的強制"都更"
頂多就是一坪賠一坪~ 建商現地整合重蓋新住宅大樓
建商其實賠的不會很多 (搬遷費, 暫時居住的費用)
打官司 老房子折舊不值錢, 也不可能賠的比實價多 (還有專業鑑價)

其實整體來看, 住戶不見得是損失, 反而會賺到
建商也不見得是輸家
真正的輸家,是新大樓蓋好後,前來購買新屋 的"冤大頭"
他們才是付錢的輸家
新住戶一坪買80~100萬.負責攤提所有費用

不易外, 這些所謂的受災戶, 一定會漫天喊價, 說自己一間一億, 要建商賠
吵到最後, 拖了幾年, 再也沒人會同情"受災戶"
其實真正的受災戶也許只有 5戶~ 其他的用灌漿扶正, 維修結案
只是記者愛寫的很嚴重

SSUUY wrote:
近實價登錄 約60萬一坪
其實就只是單純的強制"都更"
頂多就是一坪賠一坪~ 建商現地整合重蓋新住宅大樓
建商其實賠的不會很多 (搬遷費, 暫時居住的費用)
打官司 老房子折舊不值錢, 也不可能賠的比實價多 (還有專業鑑價)

其實整體來看, 住戶不見得是損失, 反而會賺


應該說
不能讓建商從中賺到錢,甚至連打平成本都不行
基本上做錯事就該有懲罰...
如果都能讓建商從中得利,那以後大家如法炮製就好了

台灣缺少的是懲罰性賠償
目前只有看到食安法可以罰到上億的
其他幾乎都是照價賠償,根本沒震攝的意義
SSUUY

沒有所謂的公平,只有利益分配。只有一個輸家,就是購屋的新住戶。道理很簡單,撞壞二手toyota,不可能要求賠新的賓士。

2023-09-08 17:14
CcCManCcC

我是完全希望台灣法規走老美那樣,基本上涉及他人姓名安全,每戶搞不好上億賠償金跑不掉。😁,而不是法規幫商人找台階下,這樣台灣不會有進步,都是犯罪天堂。

2023-09-08 20:24
clement_26 wrote:
北車是外勞的地盤
要問外勞同不同意


乞丐趕廟公, 一定會上頭條新聞 XDDDDD
Trillionaire2020

我覺得外勞對台灣貢獻很多 [都買][都買][都買][都買][都買]

2023-09-08 17:53
SSUUY wrote:
這種事情 重蓋 時間會拖很久很久
基本上只要有 住戶"貪心"要多要一點好處
時間就會一直拖下去 (最後死都住不回去)
真正聰明理性, 其實是實價看多少錢, 跟建商依照行情市價拿現金
拿著賠償款, 直接去買其他新房子

但也必須說, 這種老式房子 基本上沒有地基
雖然是建設公司造成
但不可忽視, 台北土地"液化"嚴重
老天爺都更 早晚會發生
台北若發生強震 倒20萬棟房子 不是不可能

有老房子在,就不應該這樣隨便挖,畢竟是別人的財產。建設公司造成就得負責

SSUUY wrote:
真正的輸家,是新大樓蓋好後,前來購買新屋 的"冤大頭"
他們才是付錢的輸家
新住戶一坪買80~100萬.負責攤提所有費用

問題是真的有人買單嗎?信義區那間旋轉大樓,價格太貴到現在都沒人買單。
SSUUY

確實施工是隨便了點。至於80~100萬,內湖大直是有這個行情(新的)。所以會有大頭買單

2023-09-08 19:13
Trillionaire2020

樓上真的敢買大直這邊? [都買][都買][都買][都買][都買]

2023-09-08 20:04
大直78年前地圖曝!「一片水田窪地」他揭1隱憂:地基怎麼可能穩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94巷民宅昨(7)日晚間發生嚴重傾斜塌陷,甚至整棟直接下陷「1樓變地下室」,意外發生原因是鄰近的基泰建設工地出包,有網友翻出1945年的古地圖對照,坍塌的位置以前是一片水田,地基含水量超高,「地基怎麼可能會穩」。

原PO在PTT發文,「那裡以前可是一片水田窪地,地基怎麼可能會穩!」出事的大直街民宅位於基隆河附近,雖然有一段距離,但是基隆河河道曲折,每當颱風或豪雨來襲時,易造成下游地區的水患,因此曾進行2次「截彎取直」工程。

原PO又貼出一張1945年美軍的航照測量地圖,「紅色圈起來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大直,而在蜿蜒的舊基隆河和四海潭之間,很明顯有一片埤圳窪地」,將現在地圖與古地圖疊在一起,深藍色的部分就是舊河道,淺藍色的部分就是埤圳窪地,「而出事的地方就在兩者之間」。

原PO建議,買房子之前可以對照古地圖,「因為台灣太多地方把舊河道、舊圳埤填起來」,這些地基含水量超高,蓋房子時地基一定要加固、再加固,「只要一偷工減料,就會出現今天的慘劇了,可以問當地人,他們一定知道哪邊不能買」。

貼文曝光,掀起網友驚呼,「地質鬆軟本來就很危險」、「還有倒塌點的附近 這幾年也完成了許多建案」、「認真給推」、「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可以直接套疊圖層」、「建商最喜歡這種了,沒蓋之前地價還能壓低」、「哇塞,還有這種眉角要注意喔,長見識了」、「這樣看起來美麗華和捷運站好可怕」、「建商100%有責任」。
Trillionaire2020

鄉民真厲害。看這災情就猜到應該是窪地填出來的 [都買][都買][都買][都買][都買]

2023-09-08 21:29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