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ba wrote:
台灣對中國依存度越高...(恕刪)
魯拉拉拉 wrote:
謝金河的文章中談到的是2022年部分月份,整體蔡英文執政還是有史以來最依賴大陸,niaba 還在騙嗎?我說的就是你
反服貿9年後 國銀對中曝險65%降至25%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今年是反服貿太陽花運動後第九年。根據最新統計,二○一四年首季底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占比達六十五.二%,到今年首季底僅剩二十五.六%,曝險金額大減五二三二億元,且趨勢持續向下。馬政府二○一○年與中國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二○一三年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引發社會強烈質疑且爆發太陽花運動,服貿協議被擱置至今;而金融業被當時馬政府視為服貿協議的重中之重。
曝險金額大減5232億元
「曝險」指銀行業的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總額,曝險越高、代表風險越大。太陽花運動爆發的二○一四年首季底,國銀對中曝險達一兆五八六六億元,占淨值比六十五.二%,隔年首季底持續上升至六十七.一%新高,之後就明顯下滑;到今年首季底占比僅剩二十五.六%,創史上最低,曝險金額一兆○六三四億元,相較九年前也大減五二三二億元。
太陽花學運當年對中曝險占比前四大國銀依序為中信銀的九十六%、兆豐銀的九十二%、渣打銀行台灣的八十九%及上海商銀的八十七%,均逼近法定門檻的一○○%;到今年首季底,中信銀降至五十九%、兆豐銀更跌到十八%、渣打銀行台灣剩十二%、上海商銀降至三十六%,都明顯銳減。
新南向獲利是中國2.8倍
另今年首季國銀在中國只賺二十二.九億元,輸給新加坡的獲利三十五.二億元;整體「新南向國家」獲利達六十六億元,是中國的二.八八倍。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直言,「台灣正逐漸擺脫一中市場,不該又走回頭路」,國銀大幅降低對中曝險比重,就顯示中國市場經營風險日增;中國金融市場不僅透明度低,又頻傳弊端,不管怎麼看,都不該重啟服貿。
PropagateGreat wrote:
你講的就是手機,晶片,筆記型電腦 ......?
台灣不能供應的話,美國本土,日本跟韓國也能供應,歐洲的部分你還沒算上。
什麼叫作國家利益?
你搞不清楚嗎?
你才搞不清楚
說說看哪一國能拿到訂單?
台積電靠先進封裝技術獨攬輝達AI晶片訂單 三星分不到半杯羹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南韓BusinessKorea報導,輝達的人工智慧(AI)圖形處理器(GPU)拿下全球逾90%的市佔率,且因供應吃緊而價格飆升;其中,生成式AI應用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所使用的為輝達的A100和H100 GPU,這2款晶片目前完全外包給台積電代工生產,三星電子未分到半杯羹,主要因為台積電擁有先進封裝技術CoWoS。報導說,AI晶片需要快速有效處理資料,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需要先進的封裝技術,隨著超微製程最近達到了人類髮絲厚度的20%極限,封裝技術因此被視為提高半導體性能的重要方法。在封裝過程中,晶片以3D方式堆疊,可縮短晶片彼此間的距離,加快連結速度,進而能將效能提高50%以上,晶片堆疊、封裝的方式,會對晶片的效能表現造成明顯差異。
台積電是在2012年推出CoWoS,此後持續升級這個封裝技術。與此同時,全球半導體產業也出現結合記憶體、系統單晶片等不同半導體,來創造全新等級半導體的新技術,即所謂的異質整合。除了CoWoS,台積電還咬其他封裝技術。如今,輝達、蘋果和超微半導體(AMD)若無台積電和其封裝技術,將無法打造核心產品。
皮卡思樂冰 wrote:
中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框架的兩岸統一」為目的,這點毫無疑問。
但除了唐納.川普執政時期外,美國其實也從未真心想對中國全面貿易制裁,當前的狀況主要是延續了川普時期留下的中美心結。
首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並不是什麼心結哦,單純的就是美國為了維持自身的強大,一定要設法壓制中國的發展而已。在這個基本的目的下,如果中國以脅迫方式來進逼台灣(或香港),達到一定程度時(例如武統),美國就可以找到藉口搞制裁,限制中國發展了。
皮卡思樂冰 wrote:
中國需要世界話語權,然而近期最合適的時機點也就全球面臨新冠病毒危機的期間,而中國已經錯過了這個機會了。
台灣與中國不是單方面的依賴關係,中國也在半導體的部份同樣依賴台灣,實際上,兩岸若相互依存性高,反而不容易劍走偏鋒,比起互相傷害,共存共榮既有面子,也有裡子,但美國也許不樂見。
這個也是錯誤的,中國的話語權是來自於自身的經濟、軍事,一時性的風波可能會有所增減,但影響其實有限,就拿我上面說過的航空界來說好了,如果中國政府再喊一次,強制要求世界各國的航空公司於網站及機票上標明中國台灣,請問會因為啥新冠病毒而產生不同結果嗎?不會…大多數的航空公司只會重新乖乖服從中國政府的指示。
同時,半導體啥的,中國對台灣真的有依賴性?你要想想,現今台積電大量的晶片最終是賣到哪裡?AMD、高通、聯發科、NVidia,這些都不是中國公司,但他們的晶片最後是流到了哪裡?那你覺得是中國市場在依賴台積電,還是台積電在依賴中國市場?也許雙邊依賴是有的,但不會成正比,因為…這就是所有大國與小國在深度貿易後的現實,差別只是在於大國有沒有侵吞小國的想法而已。
-
後面的問題我想強調,我並不是站在民進黨這邊的,他們騙票是事實、無所作為也是事實。
探究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民進黨除了『糖衣毒藥』之外,並沒有對台灣人民說過『中毒已深』的事實。
也因此台灣人沒有想過『戒毒』需要付出的代價,沒想過、也就不打算承受,於是民進黨執政之後就縮了,不敢兌現他們選前主張的那些…。
麵包與主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當然…你也許認為麵包比重要,哪怕被統一,能富裕活著就好了。
但也許真的也有人認為寧可吃苦也要維護好主權、維護好『中華民國』,所以最重要的是公開透明的討論一個結果,然後少數服從多數,不服就滾出台灣…,如此而已。
星幻 wrote: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並不是什麼心結哦,單純的就是美國為了維持自身的強大,一定要設法壓制中國的發展而已。在這個基本的目的下,如果中國以脅迫方式來進逼台灣(或香港),達到一定程度時(例如武統),美國就可以找到藉口搞制裁,限制中國發展了。
...(恕刪)
美國自然不願意讓中國成為能夠威脅自己世界地位的對手,只是美國也不會放棄中國市場,要放棄早放棄了。
星幻 wrote:
這個也是錯誤的,中國的話語權是來自於自身的經濟、軍事,一時性的風波可能會有所增減,但影響其實有限
如果中國政府再喊一次,強制要求世界各國的航空公司於網站及機票上標明中國台灣,請問會因為啥新冠病毒而產生不同結果嗎?
...(恕刪)
從您的敘述可以看出來,我們對話語權代表意義的看法不完全一樣,個人同意話語權少不了經濟、軍事,但要有話語權也不是只有經濟、軍事而已。
美國還能拿普世價值、自由平等當藉口,中國要是能照本宣科拿來用那就神奇了。
身為聯合國五常之一的俄國,一樣被美國聯合部份國家搞制裁和軍援烏克蘭。
要講光靠經濟、軍事就有話語權也行,但有經濟、軍事的美國一樣沒能力助台灣穩定邦交。
星幻 wrote:
麵包與主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當然…你也許認為麵包比重要,哪怕被統一,能富裕活著就好了。
但也許真的也有人認為寧可吃苦也要維護好主權、維護好『中華民國』,所以最重要的是公開透明的討論一個結果,然後少數服從多數,不服就滾出台灣…
...(恕刪)
點出關鍵,不代表同意被統一。
上一次,個人已經點明
如果人民可能因政府昏庸而:
(1)受到經濟困頓
(2)發生有機會避免的戰亂
這樣的政府就沒有資格繼續被賦予權力。
第一點,在民主體制下,不是只要會喊抗中就有資格被賦予權力,政府的責任如果只要會抗中就好,那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選總統了,只要沒有智能障礙,抗中誰不會呢?
問題是經濟呢?治安呢?交通亂象呢?拼命拿抗中當神主牌,只是突顯在其它國政上沒有任何過人之處而已。
第二點,哪一次民進黨上臺執政,兩岸沒有高度緊張對立呢?
陳水扁如此、蔡總統也如此,但蔡政府青出於藍,給了中共武力進逼的足夠藉口,足夠到連台海中線都丟了。
馬政府時期在台海和平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當初馬政府努力後,台海還是不穩定,人民知道政府努力過了,就算兩岸開戰,台灣人也會團結。
反而像蔡政府這種連努力都懶的,兩岸若開戰,對人民來說就是原本可能避免的戰事,政府卻不努力避免,這種政府引發戰事,人民不可能團結支持,最終必定導致分裂。
個人甚至發現有些人之所以支持民進黨,可不是因為民進黨主張台獨和企圖改國號,而是因為認為民進黨可以加速兩岸統一,這些支持者才是真的希望早點被統一的人。
星幻 wrote:
後面的問題我想強調,我並不是站在民進黨這邊的,他們騙票是事實、無所作為也是事實。
探究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民進黨除了『糖衣毒藥』之外,並沒有對台灣人民說過『中毒已深』的事實。
...(恕刪)
Don't worry!
只要不是利益掛勾,您要支持民進黨,我也尊重您的選擇,不會因此用有色眼光看待。
個人從蔡政府競選第二任期觀察到現在了,如果只是ECFA這類問題,民進黨罪不至死的,我不是在反這類能原諒的芝麻小事,比這些更糟糕的早就多到能列一大篇章。
星幻 wrote:
所以最重要的是公開透明的討論一個結果,然後少數服從多數,不服就滾出台灣…,如此而已。
...(恕刪)
少數服從多數合理,但是「不服就滾出台灣…」,個人希望您再想清楚一點。
要意見不同的較少數人離開台灣,那是要求較少數人移民,那多數人要幫忙備妥移民資格嗎?
還是沒有能力移民的人自己活該沒能力呢?
現狀下個人沒主張統一,但反對民進黨式的非我族類,就視為中共同路人,那不是在促進團結,而是搞分裂。
您的觀點有所不同也無所謂,沒有人觀點會完全一致。
誰該下架?目標一致就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