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真不爽..防了3年~結果要和疫情共存....

如果之前沒有他國與民間捐贈疫苗

台灣現在情況會很難想像

民進黨政府每次都是嘴巴講講說買到了、洽談中、要買了
結果連個屁都沒有
最後還是要靠別人捐
自己搞的高端連自己人都不打
maxboss wrote:
如果之前沒有他國與民(恕刪)

總是騙~還都騙成功了~能拿他們怎麼樣?
蠢~是無藥可醫的群體感染症~要小心呀
一個鼻屎大的國家都能揶揄我們~還無可反駁
該氣新加坡還是該怨"無藥可醫的群體感染症"?
光騎機車還強制戴口罩.你在跟我說共存.開放.是要跟誰接觸啊.
ppl2012 wrote:
有個未經證實的算法~不宜公開說~但是以這種中央公布的數據
還有待商榷~這2年多來在各醫院因病併發症而死亡的~不知有無列入
又如何判定死亡與疫情有無相關~再者有無列入數據當中

問題很多~數據的可靠性~又如何~請別怪我多疑~科學本就需要步步精準
差之毫里失之千里~也因這個黨前科太多~讓人想要更精準的數據


在台灣只在確診者還沒出院或者還沒解除隔離,不管是怎麼怎麼死的,就算是自殺或者因為火災被燒死,全部都算在染疫死亡的數字中。

如果是重症確診者,就算已經治癒出院,即使過了兩個月左右因其他嚴重疾病死亡,通常也會認定其死亡和之前的新冠重症影響其健康況狀有所關聯,也會算進染疫死亡的數字中。
說要共存啊
何時能完全擺脫喙罨還不知道
我不屑筆戰~因為EQ會變低
bd_player wrote:
在台灣只在確診者還沒出院或者還沒解除隔離,不管是怎麼怎麼死的,就算是自殺或者因為火災被燒死,全部都算在染疫死亡的數字中。

如果是重症確診者,就算已經治癒出院,即使過了兩個月左右因其他嚴重疾病死亡,通常也會認定其死亡和之前的新冠重症影響其健康況狀有所關聯,也會算進染疫死亡的數字中。

喝醉了胡說八道?又是聽誰說的?
拿你的命

換大家賺錢機會

你願意交出命

那就沒啥問題了


黨說甚麼就該挺甚麼
中獎的是你~請再說他們幹的好不好
沒有配套沒有計劃,說好的超前佈署呢,空心國家隊。
ppl2012 wrote:
bd_player wrote:
在台灣只在確診者還沒出院或者還沒解除隔離,不管是怎麼怎麼死的,就算是自殺或者因為火災被燒死,全部都算在染疫死亡的數字中。

如果是重症確診者,就算已經治癒出院,即使過了兩個月左右因其他嚴重疾病死亡,通常也會認定其死亡和之前的新冠重症影響其健康況狀有所關聯,也會算進染疫死亡的數字中。


喝醉了胡說八道?又是聽誰說的?


你怎麼這麼不關心台灣確診死亡的854人是怎麼死的啊,這樣太缺乏同胞愛了啦。

台灣昨(1)日新增13起死亡個案,重返兩位數,今(2)日則是增加15例死亡個案,另外再新增57起本土病例。而今日新增死亡個案中,案12132為一名40多歲女子,正是彰化喬友大樓防疫旅館火災死亡者,她6月29日解除隔離,隔天30日遭遇火災身亡。

COVID-19/染疫心理壓力大?三十歲確診者病房內輕生死亡 COVID-19/染疫心理壓力大?三十歲確診者病房內輕生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6426),為60多歲女性,有慢性病史及萬華區活動史,今(2021)年5月19日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5月22日因快篩陽性由衛生單位安排隔離,5月27日確診,5月31日收治住院,7月23日解除隔離,9月29日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5920),為7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無相關活動接觸史,8月10日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8月11日確診,9月4日解除隔離,10月2日因其他原因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2598),為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者接觸史;個案於5月11日出現發燒等症狀,5月19日就醫採檢,5月20日確診並住院治療,6月11日解除隔離並出院。7月10日因其他原因死亡。

台灣和香港是採用「COVID相關死亡(Die WITH COVID-19)」的認定方式,只要是確診者死亡,不管真正死因是否和新冠有關,全部都算。

新加坡和美國是採用「COVID導致死亡(Die OF COVID-19)」的認定方式,除了要確診,COVID-19還必須是造成死亡的死因。
ppl2012 wrote:
我不想知道你貼了什麼想證明什麼
總之~你的說法是荒繆不羈的~如果防疫這麼玩
那~一出生打的那些疫苗~不就是仙丹?

更別說什麼百分之一死亡率~千分之一死亡率
這些跟"慰安婦是自願的"一樣荒唐不可信
一面說著廢死~一面說著感染死亡率高低
人命在你們口中根本無足輕重~荒唐可笑

不懂~就滾下台~讓專業的人上台~不要浪費時間
台灣不是你們的實驗室~台灣人不是你們的實驗品
要死你們家人可以先請~我們多數人不願意參加~懂嗎?


沒想證明什麼,就你提了問題,幫你解答清楚啊,但是看起來你根本沒有想要知道真正的答案啊!

其實一出生打的那些疫苗,很多在台灣早就不再流行了,在一生中也幾乎沒有機會遭遇到,就單一個人而言白打的機會其實蠻高的。而新冠不久後在台灣將無所不在,就單一個人而言打新冠疫苗防重症的性價比算是超高的。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